分享

再见,我们在此相见

 星河岁月 2020-01-12

再见,我们在此相见

《文汇读书周报》编辑部

  2014年12月26日,我们与独立的《文汇读书周报》说“再见”了,但读者对周报的不舍之情,又促使我们在人手依然紧缺的情况下,“终于出发,断然向前”,于12月19日提前运行此微信,以便能与那些忍痛说“再见”或不忍说“再见”的读者,在此相见。

心,相通着——很多话,实在无须多言;或者说,该说的,也都早已说了。

今年1月24日,独立的《文汇读书周报》第一千五百期,我们写下了《暖意》——

今天,本报第一千五百期。
  明天,七十六年前的明天,《文汇报》创刊; 二十九年前的明天,《文汇读书周报》试刊。


  1938年1月25日,《文汇报·为本报创刊告读者》说:
  报纸是人民的精神食粮,其所负的使命,一则为灌输现代知识,另则为报道消息,是以报纸的生命,在其独立的报格,不偏不倚,消息力求其正确翔实,言论更须求其大公无私,揭穿黑幕,消除谣言,打破有闻必录之传统观念。所以本报同人必遵行此记者纪律,始终不渝,以建树本报高尚之报格。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当纸媒陷入所谓的“寒冬”,重温文汇前辈写下的承诺,虽心中惭愧,却也能感觉到丝丝暖意,尤其是那可谓“文汇祖训”的“独立之报格”、“高尚之报格”,令人顿生一种似乎久违了的尊严感。


  1985年1月25日,《文汇读书周报·致读者》说:
  您爱读书,那您总会爱上这张周报……
  就在此前五天,后来一直关心、支持本报的巴金先生,在给本报另一位重要作者杨苡先生的信中写道:
  这次作协代表大会开得很好,开了头就好办了。“作家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维”,祝词里讲得很明白。可能还有人想抵制,但作家们就不能反抵制吗?
  巴老提到的那次作协代表大会,召开于本报紧张的筹备阶段。而那次大会的祝词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时代氛围:
  作家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来思维,有选择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的感情、激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充分自由……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当纸媒陷入所谓的“寒冬”,回想本报草创时整个社会对读书的崇尚,回想曾由本报主办、一年一度的“文汇书展”盛极一时,虽伤感难免,却也能感觉到丝丝暖意。


  2004年4月23日,本报第一千期恰逢世界图书日。那一天,我们怀着无限感慨,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许多个春夏秋冬过去了……周报和广大读书人一起,坚守着心中共同的思想文化绿洲。多少文化学术界前辈和新秀在此耕耘、守望,更有多少爱书人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无私的关爱,他们中有的从创刊号起即珍藏周报,有的为周报的拓展殚精竭虑,有的看到周报的一个错字怒不可遏,有的为周报的某种“偏差”拍案而起……正是这批最值得我们骄傲的读者,常常在我们最疲惫的时候赐予我们一种义无反顾的力量……
  我们拥有最值得骄傲的读者。
  ——这里的读者,当然也包括我们可敬的作者朋友们。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又十年过去了,新媒体的呼啸而至,使纸媒仿佛一夜间天寒地冻……但就在这所谓的“寒冬”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丝丝暖意——


  来自邮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本报今年发行量逆势而上,稳中有升,其中外埠读者同比增长4%。


  读者在用他们的眼睛“投票”,令人不由想起“抹着感激的热泪”的徐铸成先生:
  有一天黎明,我工毕回家,到霞飞路、吕班路口时,就下车让汽车回去,到当时的“法国花园”去走了一圈。看到树荫下、水池边靠椅上坐着的人,不少埋着头在看报,我走近一看,十之八九都是《文汇报》。我抹着感激的热泪,暗暗自己发誓:尽管我十分幼稚,我一定尽力办好这张报纸,尽力跟周围的恶势力斗争,决不辜负读者的鼓励和期望。
  文汇老报人的“暗暗发誓”,是人格,也是报格,令人想起屈原的千古名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历史,总是风风雨雨;任何一家报纸的成长道路都难免艰辛、曲折。毋庸讳言,这艰辛与曲折既有来自外部的“挤压”,也有出自内部的“消耗”乃至折腾……但总有一种“纠偏”的力量让报人坚定,乃至让报纸振作,那就是来自读者的力量。
  我们拥有最值得骄傲的读者。在所谓的“寒冬”里,我们的读者又一次带给我们丝丝暖意,令我们“抹着感激的热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今年10月31日,我们发出了《致本报读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

永远值得我们骄傲的

读者、作者朋友们:

金秋十月以来,我们收到了你们中许多人的来电、来信,就本报明年随《文汇报》发行、不再独立出版,抒发了各自的感慨,提出了各种建议。你们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你们的建议,我们分外珍惜。我们也已将你们的愿望和建议向文汇报社领导作了汇报。


  坦率地说,你们对本报的厚爱,令我们深感愧疚。长期以来,由于人力不足及我们自身能力的欠缺等等原因,《文汇读书周报》尚有很多很多的不足,而我们也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如果让我们自己给周报打分,至多也就是勉强六十分及格。但你们却一以贯之地热情支持本报,给我们以鼓励。如今,你们的来电、来信,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文汇前辈徐铸成“抹着感激的热泪”时的心情……


  本报因为有了你们而骄傲,却也因此令我们愈发愧疚,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候,面对你们的感慨和建议,我们只能抱憾,甚至都无法一一回复你们的来信,你们的来电也常常无人接听——因为本报现在每周要出版两份报纸合计二十四版,而编辑不过三四个人(全职的仅三人),也许你们来电的时候我们正在电脑房做版面……在此只能恳请你们谅解、包涵。


  显然,绝对大多数本报读者系个人自费订户,且与《文汇报》读者“交集”不多,因此,不少读者在来电、来信中希望本报明年仍能单独订阅,否则便要与本报告别了……你们的想法,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同时也深感惋惜、遗憾。但倘若一定要告别,那我们也只能“抹着感激的热泪”,说:对不起……珍重,再见!


  尊敬的读者、作者朋友们,无论明年我们是否相见,我们都会永远记着你们,是你们让我们懂得应该如何办报、如何坚守——你们才是我们真正的同道,《文汇读书周报》永远的骄傲!


  也曾是本报重要作者的巴金先生说“把心交给读者”。这封信也是向我们的读者交心。


  路漫漫依然修远,但我们相信,纵然世上万事万物有生必有一死,但就人类而言,“读书”却一定长存;而且,绝不是徒有其名的“读书”。

今天,忍痛说“再见”或不忍说“再见”的读者,能与我们在此相见,是一种执着和坚守,更是一种可贵的不离不弃。相信我们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2015,周报的这一“微”步能成为读书的一个大跨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