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你回家吗? 临近年末 听到最多的问题是 “你什么时候回家?” “票买到了没?” ”假期怎么安排?” 不知从何时起 过年又多了另一种声音 “我今年,不回家了” 这种声音似乎慢慢的多了起来,甚至就连回家的人语气中,也少了些新年的欣喜与雀跃。 什么时候起,过年开始变成了一件不值得开心的事?过年不愿回家的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壹 在上海做IT的小凡已经提前抢到了回家的车票,当他站在熙熙攘攘的机场前却突然有点迷茫。 提着装满年货的行李箱,思绪万千,还有1小时飞机就要飞起了。究竟,要不要登机? 3年没回家了,他想念爸爸妈妈和那只总是很傲娇的橘猫,时间还在流逝,小凡仍在犹豫。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行李办理了托运后,握着仅剩2100元的银行卡,朝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写字楼走去。 今年他依旧会选择与往年一样,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与父母视频通话,然后说自己很忙,公司很需要自己,客户很需要自己,然后假装全世界都很需要自己...... 虽然大家总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唱这首歌的王宝强也曾因身无分文而三年没有回家。 也许回家是一种孝顺,但对于时刻面临生存压力的人来说,回家过的可能不是年,而是各种心酸。 过年过的是年,也是钱!路费、年货、压岁钱、聚会、新衣等等,哪些是几百块钱能搞定的?再加上给爸妈包的孝敬钱,想想自己口袋里的钱,回家真的很需要勇气。 贰 比起“干瘪”钱包,更可怕的是亲戚串门时的高谈阔论,他们口中的子女在“北上广深”买了房,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自此走上人生巅峰。 然后他们还会特意问你“买房了吗”、“谈恋爱了吗”、“升职了吗”...... 从择业、婚恋、生育,到房子、车子、票子等等,都会被一一翻开,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所有想谈的不想谈的话题,都会在这7天内日复一日的被询问。 春节也是一场亲戚的大规模审查现场。 一无所有的人,总是能见到他们最为“关(gao)切(ao)”的一面; 而功成名就的人,也能见到他们最为“关(chan)切(mei)”的一面; 他们对前者指点江山,对后者总是虚假的奉承讨好,总希望什么时候用上后者时,你能“赴汤蹈火”。 无论一事无成还是功成名就,想必对这种毫无意义的“外交”都甚为反感吧! 只是人情世俗,总是强迫着你在不用被工作、事业打扰时,却要被人情世故“捆绑”。 不想回家过年,其实也是不敢回家过年! 叁 卸下工作压力与生活重担回到家里,我们只想图个清静。 “为什么还不起床”、“中午想吃什么饭”、“这么晚了还不睡”、“手机有什么好玩的”...... 很多时候,父母的关怀和询问,在我们听来却总是那么刺耳。觉得他们这样的唠叨很烦人,不想回家。 甚至有种快点过完年,快点去上班的感觉,但往往等到分离的时候,你却很是不舍。 虽然大家口口声声说着“不想回家”,但我们终究还是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即使错过了早已飞起的飞机,我们还有火车、客车,甚至还能自驾回家。 我们总是嘴硬的说“就是想吃妈妈做的那盘红烧肉”。 但是,亲爱的,何必伪装呢? 其实我们都明白,我们之所以愿意冒着各种“风险”回家,不过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父母的爱与挂念。 肆 静静的想一下,我们自上学之后,有多少时间是留给父母的? 我们总是忙着学习、工作、事业、爱情、家庭,我们总是有数不尽的事情在忙碌,而父母却在用一生为我们忙碌。 我们所厌烦的“喋喋不休”,只是他们想要找个话题与他们的“全世界(你)”聊聊天。 也许在你看来无足轻重的话题,却是他们在心中反复琢磨多次,才“敢”说与你听的话题。 在你埋怨他们不能“与时俱进”的同时,你可有想过他们的世界很简单,就是想要你抽出些许时间玩手机的时间,陪他们说说话。 没有人不想回家 特别是在这个“举国团圆”日子里 哪怕卡里没有钱 哪怕亲戚再烦 还是要回家过年 不想回家的回家的理由 有千千万万种 想回家的理由却只有一个 何其有幸 家里有父母在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