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体验成为概念教学的驱动力——由数1亿粒米作业引发的思考

 乐桦婕 2020-01-12


 [摘要]概念教学一直是难点,尤其是学习素材抽象单一,远离生活背景的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且逻辑性很强,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掌握数学概念是教师教学重要开端,也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点的基础。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体验式教学是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因材施教提升学习效果和培养数学素养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  体验

    广东佛山一位数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数1亿粒米”,由此引发网友对一亿粒米概念的热议,如“一亿粒米有多重,数一亿粒米要花多长时间,需占多大空间…”等问题,即便是成年人回答以上几个问题也得花费一番脑筋,更别说阅历尚浅的小学生,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丰富的人才能逐步理解这些知识。日常教学中,概念教学一直是难点,尤其是学习素材抽象单一,远离生活背景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其学习表现各异,有的善于理解思考,有的习惯接受结论,有的在似懂非懂间徘徊……。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且逻辑性很强,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掌握概念是教师教学重要开端,也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点的基础。而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伪存真,提炼本质属性,反映在头脑中的过程,形象思维占优势。小学生概念学习的特点: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形成减少,同化增加。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再完美的描述也无法让学生真实了解饥饿的感受,但一两顿饭不吃就可亲身体验饥饿的感觉,亲身体验的魅力就在此。因此概念的正确建立离不开真正体验,离不开活学活用。概念教学中如何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有效体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中的几个课例和学习视频探讨抽象的概念需要怎样的切实体验。 

    一、营造共情力,互换角色思考问题,丰富数学概念内涵。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是行文的典范,更是课堂教学的真义,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应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设置多种实际问题或生活案例,让学生去探究与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抽象的知识。我们不妨处在小学生的角度设置一种生活场景,如,在认识“吨”时,搜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将长沙人都熟悉的橘子洲青年毛主席头像雕塑介绍作为数学阅读材料,即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伫立在长沙市橘子洲头,总高度为32米,长83米,宽41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巨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余吨,雕塑再现了青年毛泽东宽阔的胸怀、青春励志的豪情,激发学生们兴趣;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带动湖南省博物馆的热搜,在认识公顷与平方千米时,紧跟时代节拍,引入湖南省博物馆的文字介绍,湖南省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与烈士公园毗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公用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又如在认识方向东南西北时,引用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中“湘江北去”告诉学生们湘江的水是由南向北流的,诸如此类,激发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让他们用心去体验活动,使数学课堂生动而深刻。

二、注重动手力,增强学生操作体验,促进数学概念理解

“说”代替不了体验,智慧就在学生们指尖上,动手亲身体验,注重学生活动经验积累,学生能够根据这个活动构建出这个操作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在概念教学中积累活动经验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让学生们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去体验。设计开放的、有层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大胆的去体验,对其在探索中形成不完善、不准确的认识给予肯定和鼓励,在比较、质疑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结论,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数学,感受到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教师寻找到学生的思维起点,感悟数学与生活同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真正了解并体会数学概念。体验知识的形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 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到。如在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关于1立方米的认识,出示12根1米的小棒,让学生上来组成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让学生们把搭建好的教具抱一抱,搬一搬;在吨的认识里,让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比一比,先对重量有个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们提1斤水,再提5斤水,再层层加码,引导学生同时领略加法和重量。结合实例,经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一系列活动如折纸,画图,能识别,会操作,旋转画图时先转一转直角三角板为以后数学学习定性的认识和定量的研究做好铺垫;自制七巧板和剪纸玩俄罗斯方块俗称游戏搭积木,综合感受旋转、对称,、平移在游戏中的每一步操作都蕴含着图形的运动,在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发现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发挥想象力,搭建信息技术平台,深化数学概念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应用引领课堂教学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在教学中可用来辅助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小学生兴趣,利于小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利用多媒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真实体验,具体化展示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活案例导入和分析重要的数学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机结合图片、视频与文字,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让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比如在认识公顷时,最好的体验是带着学生们在1公顷的土地上实际观察一番,效果最佳,但缺乏可操作性,如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又叫灵境技术体验就可达到较好的效果。VR体验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虚拟实景,让学生们沉浸式地体验实景,俯视大面积,估测大面积,VR眼镜仿佛给学生们的想象力添加了一对翅膀,使孩子的间接经验直观化,并凭借参照物类推更大的面积单位,发展了空间观念,比现有采用教科书的方式要有效得多。在体验中我们可采取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如,1平方米的纸板扔进1公顷的广场上,你能找到吗?要想知道结果,大家戴上眼镜从广场上空看看吧。从空中落下来了,在广场的角落观察一下1公顷的大小,然后再飞到我们学校的上空,看看它有多大,比1公顷大吗?1平方千米又是多大呢?沉浸式体验大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进率体系,这样一节融合VR技术的数学课,会给学生带来奇妙的变化,吸引学生的眼球,兼顾生动和深刻,用简单的材料上出富有思考生动的课。在认识吨时,播放一吨水冲击力视频,一台车可被高处落下的一吨水砸得报废,播放节约用水生活宣传视频,告诉学生们要节约每一滴水;在认识对称图形时,让学生们观看对称舞蹈动作视频,直观看街舞的动感视频,通过视频中双人或多人的同样动作,直观发现对称的特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们也随着音乐节拍一样动起来,直观亲身体验对称的美感,通过自身动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观看港珠澳大桥通车视频直观感受几何图形,海底隧道6千米(公里)行车,直观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概念的建立,需要举三反一才能建立模型,而概念的巩固应用更要不断地训练,逐渐形成概念。基于小学阶段实际,许多概念教学也是有阶段性的,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真实看到知识的运用, 才能更好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 让其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全面提升其素质。充分挖掘体验的内涵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只有有机体验与思维,才能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所以,只有促进思维发展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体验,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外壳,思维是内核。因此,重视概念教学、善用直观体验,让抽象的概念变为可学可操作的具体活动,释放课堂教学智慧与力量,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莉.关于小学数学概念课的点滴思考  期刊

【2】宋艳.小学数学概念课教学探析 EPUB 期刊

【3】张丽敏.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和应对策略EPUB 期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