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员新作|汪泉:骡坪的传说

 闲云野鹤b8ooo1 2020-01-12

巫文弄墨是巫山县文学艺

术联合会创建的文学艺术公众号,

旨在展示《巫山》杂志佳作,

交流传播巫山本土文化艺术,

为文学艺术爱好者提供

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

欢迎各位投稿

 骡 坪 的 传 说   

巫山县骡坪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湖北巴东毗邻,南与三溪接壤,西与金坪、两坪临界,北与竹贤相依。这里空气清新,景色秀丽。

骡坪驻地,又名寻骡坪,被人们称为棋星地。站在高高的寻骡坪山顶,远远望去,整个骡坪坝子,恰似一方棋盘。坝子里,点缀着大大小小32个小山包,酷似32枚棋子,尤如32颗珍珠。春夏之交,棋盘里麦浪滚滚,灿灿如黄金;小山包上,松涛阵阵,碧绿如翡翠。风景美如画屏,让人美不胜收。

巫山县的生态环境,在国家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政策的扶持下,得到较大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9%,而骡坪镇又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成为了三峡地区最具人气的绿色画屏。

这里村村绿,社社绿,有山就有树,有树便成材,成为了人们消暑纳凉、观景休闲的好去处。

在骡坪境内,政府建起了梨子坪国家森林公园、朝阳坪林场。这里,似王冠上的明珠,璀璨耀眼。这里,村村有造林规划,社社有护林守则,将森林保护当成了生命里的源泉,种植不断,爱护有加。

种树大王廖习良,用一生的执着和热情,让松杉柏绿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头,几千亩土地。他为骡坪这方热土奉献了今生,又奉献子孙,而今的“廖林”面积越来越宽,树木越长越大……

人人种树木,人人爱树木。生长在沙坪地界的千年八角树,村民自觉修起了花木护台。生长在骡坪附近的迎春古树——七仙女树,村民们逢年过节常去披红挂彩,以达爱护敬慕之情,此树投桃报李,在树根下沥沥渗出一眼清泉,以报乡民之恩。

正是这一片绿色的土地,润泽出了淳朴的乡风,善慈的民风。关于骡坪及骡坪人的良善济助,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有一位白姓书生,湖北人,从此地界路过,骑着骡子赴京城去赶考。路经一块坝子,一条溪水从坝子中缓缓淌过,田中麦浪滚滚,房顶饮烟袅袅,梧桐婆娑栖凤凰,杨柳依依戏鱼虾。好一个人间天堂,世间乐园。

白书生一看夕阳西下,遂决定在这里住宿一晚。勒缰下骡,准备住店歇息。这时,天空黑下来,忽然一阵狂风,骡子受惊了,行李仍在鞍上,就“嗞——”的一声窜了出去。坝子里划出一道弧影,瞬间就消失在了坝子尽头的茫茫森林之中……

白书生叫苦不迭,挂着李记招牌的客栈老板从屋里跑了出来,赶忙说:“客官,别着急,我们去给你找回来。”说罢便朝隔壁邻居喊:“陈二狗、谢三娃、罗四棒、王五壮,你们跟我来,”

四个棒小子赓即从屋里跑了出来,跟李老板朝坝子边山林子追去。白书生跟去,却远远地落有他们后面。

山坡上,树大林密,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又加之此骡身高过人,膘肥体壮,四蹄雪白,奔跑如飞,人们实难追赶。李老板一行五人,分成三路,包围搜索。

他们追出林子,来到二墩子的一个平坝上,在荆棘柴柯上,发现骡子经过时留下的些许骡毛,一问当地老乡,有发现的便告知,骡子朝三墩子方向跑去了。

李老板他们又朝三墩子方向追去,这里更是森林茂密,荆棘丛生,在羊肠小道上几乎不能直立行走。他们拔草柯,钻刺丛,终于来到山顶垭口的一块平坝里。在这里他们发现了骡子的粪便和尿迹,一问当地老乡,有人便指,朝东南方向的镇子上跑去了。

当白书生赶来时,看到李老板他们和当地老乡几十人,将骡子围在一块坝子的空地上,一步步逼拢,李老板冲了上去,一把抓住了骡子的缰绳,终于将跑了十多里路的狂骡,“捉拿归案”了。经过仔细检查,骡驮上的行李、参考印信、必备书籍等,一样都没有丢,大家甚是庆幸,李老板亲自将缰绳交到了白书生的手中。

白书生一个鞠躬长揖,用发自内心的大礼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是众老乡帮我捉到了骡子,帮我找到了印信,是神骡把我引到了这方文曲祥瑞之地,我若有幸进京高中,我一定禀报皇上,为这一块风水宝地求一块金字招牌。”

继后,人们把骡子丢失的地方唤名为“失骡溪”,把骡子落毛的地方唤名为“毛坪”,把骡子拉有粪便和沙(屙)有尿迹的地方唤名为“沙坪”,把找到骡子的地方唤名为“寻骡坪”。

白书生进城考试果然高中进士,还被皇上钦点为状元。半年后,白状元归来,果然带回来一块皇上钦赐的金字招牌——“乡风纯正”。四个大字金光闪闪,璀璨耀目。

据传,皇帝亲赐的御匾已高高悬挂于寻骡坪的山崖之上。每当风和日丽之时,远远望去,崖壁上的褶皱里能清晰地显现出来,夕阳返照,散发出熠熠光辉。

朝元观的传说

朝元观位于巫山县两坪乡朝元山顶,这儿林木葱郁,云雾缭绕,风光秀丽,被称为五龙捧圣之地。放眼望去,五道山梁蜿蜒如龙,均向朝元山聚集,观址所在峰峦恰如五龙捧出的一颗圣珠。

朝元观建于清乾隆年间,分前院和后院,三进三出,砖石墙体,木檩青瓦,穿斗结构,院坝为麻条石培坎。它曾香火旺盛,信客如织,辉煌数百年。

朝元观毁于“大炼钢铁”时期,复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乡民的捐助下,简易地盖起了后三间偏殿,前三殿仍是有墙无顶,整个大殿杂草丛生,沧桑荒凉。因此观历史悠久,名声远扬,直到今天,仍有主持居住观中,常年香客不断,香烟袅袅。

相传朝元观先有菩萨,后有道观,再有道钟,这是怎样一回事呢?

很久以前,巫山地界有个姓汪的铁匠,是铸锅炼铁的顶尖高手。他在铁炉坪地界支起铁炉、风箱,开起了铁匠铺。他打出的钢刀,能劈石断金;他铸造的宝剑,可以削铁如泥。

一天,他一炉生铁炼了又炼,就是不开化。这一炼,就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这天清晨,汪铁匠刚打开铁炉,忽见一只凤凰飞进炉膛。但见炉中金花四溅,佛光灿灿,一炉生水涌出炉膛,瞬间凝成了一尊真武祖师菩萨,让所有在场人惊诧不已。

接下来,更加惊异的事情出现了。天空中飞来五彩祥云,隆隆的雷声有如龙吟虎啸……

在五彩祥云的护罩下,神像飞到了三会铺对面的石柱山上。落下去,落下去,轻轻地落下去,竟然把这尊石柱压歪了。

神像又飘飘忽忽地飞了起来,这时,五龙翻腾千兽吟啸,百鸟朝凤蝶飞蜂舞,吉云祥雾护佑菩萨飞到了朝元山,落到了朝元山顶。这里正是神圣天尊之所,真武天师稳稳当当地安坐于此。人们就在这里修建起观宇,使菩萨有了安身之所。

菩萨有了,道观建起来了,没有钟怎么行呢?但凡著名道观必有道钟,道钟是道观重要法器,它声音洪亮,驱魔佑民,召唤信众。

说来也怪,一天清晨,伴随着五彩祥云,一口大铁钟降落到了朝元观的大殿内。据说,是天帝挂念女儿瑶姬落户巫山这方热土,特恩赐给朝元观的。  

后来,朝元观方圆几十里,都能听到悠扬悦耳的钟声。遗憾的是,神像和大铁钟均毁于“大炼钢铁”时期,现无存。

这里还流传着“先朝元、后武当(湖北省);一天一朝元,三天一武当”的说法,传之久远,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朝元观的菩萨真武祖师,又称玄武大帝、无量祖师、荡魔天尊、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是汉民族的北方之神,是道教崇拜神仙中的玉京尊神。他驱邪镇魔,总会巡视一方水土,荫护一方子民。

真武祖师“上班”,总是先到朝元,后到武当。朝元观是天天要来“办公”的,而武当是三天才去一次。这样看来,历史上朝元观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当,它经久不衰的香火绵延至今也就不足为奇了。

站在朝元观的高处,能远远看见观门前两丈高、一丈宽的奇峰岩石,突兀险峻,人称为“系船石”。岩石的腰脚处有一石孔,人称“系船孔”。传说盘古时代洪水齐天时,玉皇在此系过船。

当时,洪水来势汹猛,从沟河淹到山脚、山腰、一直到山巅。这里,水涨,山也涨,系船石也涨,水,就是淹不到山顶。因为朝元观有祖师菩萨真武大帝在此,岂是你蛟龙可以随便侵犯的。

据说,如今,有缘之人来到朝元观,在天气晴朗之时,还能看到那座高高的岩石奇峰,奇峰下那个系船的孔洞,以及孔洞上系船的铁链子。那铁链子时有摆动,在夜深人静之时,还会发出“哗哗”作响的声音呢!

 有《朝元观》诗一首,赞曰:

朝元观

在松冠上叠加

链接出一种高度

从残垣上读出  

春的气息

松杉柏

还有小草和野禽

逶迤走来

漫延开去——

钟声

从心灵深处叩响

袅袅余音

在凡根的污浊中涤荡

香火的轻烟

在祷告声中飘渺

牵动灵魂的风筝

从你手中放飞

进山的路.

用虔诚丈量

梯级延伸  

人生的福缘延伸

合十的梵语

成就信女的善缘

蒲团上的长揖

拜出善男的本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