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淡的?

 小猫倩倩 2020-01-12

这是2018年春节之后的第一篇推送~想和大家聊聊从开公众号以来一直想说的主题【成长】。什么是成长呢?成长其实是一件听起来很酷但是其实有点伤感甚至残忍的事,它意味着你总是要告别一些东西。


16岁那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恋。那天刚考完期末的最后一门,下了很大的雪,整个北方小城都湮没在一片白茫茫的静谧中。我冲出家门坐在公园湖边的长椅上哭了很久,天很冷,滚烫的泪珠顺着脸颊落下,滴在雪地里凝成冰珠。枯黄的苇草穿过厚厚的冰面和雪层探出头随风摇曳,好像在嘲笑我的脆弱。我哭啊哭,浑然不觉手脚已经冻僵。扫雪的清洁工大爷看着快变成雪人的我,哑声道:“小姑娘,天快黑了,回家吧。”我这才惊觉已经过了整整一个下午。

在那时的我的眼中,他像是从书卷里走出的翩翩君子。他成绩很好,排名表上总是和我的名字挨在一起;他写得一手好文章,语文老师经常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读;他的衣服总是平整干净,有淡淡的墨水香气,不像那些男生只有汗臭味;他博闻强记,会在给我讲三国的轶事和楚辞的脚注;他很有才华,会拉小提琴。

当同班的男生都在打打闹闹,女生八卦谁又喜欢上了谁的时候,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可以谈理想、谈人生的人。简直符合“完美情人”的设定,我以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我了。

年少的恋情总是不需要理由地无疾而终。分手的时候,我觉得世界都崩塌了。

家中积攒了交往时留下的百余封书信,分手之后拿出来读过多次,每每感慨于才情如斯,可惜有缘无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信连同盒子一起蒙上了灰。去年收拾旧物,在角落里发现了这个盒子。想不起来里面装的是什么,花了很大力气掰开,结果折成“相思叶”形状的信纸散落了一地。

疑惑间拾起一片拆开来看,才恍然发现是旧信。只觉辞藻空泛华丽却索然无味,拉拉杂杂的琐事不知怎地就唠唠叨叨写了一百多页,我无法回忆起片刻的怦然心动,更无法理解当时自己怎么会被这些东西打动。

索性连盒子一起丢进了垃圾桶。


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和我如影随形的闺蜜,我们俩常常被身边人戏称“双胞胎”。我有点强迫症,生活中有很多 “规矩”:比如说,看书之前必须洗手,我书架上看过3遍以上的书依然崭新如刚刚拆过塑封;还比如说,我很守时,和别人约好的时间会精确地提前两三分钟到达。同时我也不能容忍别人破坏我的“规矩”。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我的书弄脏了、我还会借第二次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迟到15min我依然在原地等待而不会转身回家的人。我笑着说,“如果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高的忍耐度。”

大学的时候她学了文科我学了工科。她一周只有2门课,我的课很多,每天都忙忙碌碌地奔波在图书馆与教室之间。刚入学的时候,她会经常给我打电话讲学校的一些趣事,讲她买了一件新衣服要十一的时候穿给我看,讲代课的老师有多么变态,讲她今天刚刚和室友拌了嘴,和男朋友分手了又复合了。有好几次我都是从自习室悄悄地溜出来,一边陪她聊整整一晚上,一边在楼道昏暗的灯光下继续看第二天要交的作业。她的生活丰富多彩,弹琴、练舞、参加学生会和社团的各种活动;我的生活像高中的时候一样,三点一线。后来我们各自有了新朋友,不再任何事情都想要第一时间和对方分享;打电话的频率从一周一次变成一两个月一次,时长也从几小时变成了几分钟,最后成了朋友圈里习惯性给对方点赞的那个人。

前几天过年回家,约了好几次总有一方有事,最后终于在一家咖啡馆见了面。谈话礼貌而克制,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东西隔在了中间。我们回忆起往事,询问了几个以前同学的近况,简单地聊了聊未来,然后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热气在我的眼镜片上氤氲出细密的水珠,不知为什么,鼻子有点发酸。


我从小由父母一手带大,不曾被托付给任何一方的老人。小学的时候,妈妈每天早起给我做好早餐,看我吃完,在阳台上目送我走到楼下、消失在马路上才会离开。每天放学回到家,来不及放下书包,我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他们今天学校又发生了些什么。从老师的板书写了一个错别字,到班里谁谁谁掉了一颗扣子,爸妈对我们学校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不理解、越来越多的“你应该这样做”成了主旋律,一次次争吵之后我也渐渐学会了沉默。工作以后,节假日偶尔会回家,“吃过了”“不冷”“知道了”成了说的最多的词。和他们谈未来谈理想?不存在的。前日偶然透露自己对于职业发展有新的规划,爸爸立即强烈地反对“女孩子还是稳定最重要”,“早点结婚生孩子才是正经事”。我倏地噤声,懊恼自己言失。

过年的时候舅舅一家来我家拜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妹妹拉着我妈(妹妹的姑姑)给她讲,前几天绘画班的老师又教给她画什么画,说她不小心把颜料蹭到衣服上了。爸爸妈妈笑嘻嘻地逗着小妹妹,我在厨房给他们倒茶水,突然就想起小时候自己在饭桌上叽叽喳喳地和他们说着心里每一件重要的事,不知为什么心里有些淡淡的失落。

我依然深爱父母,却不再想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


人真的是一种喜新厌旧的动物,前一天还海誓山盟说一辈子,却不知你我口中的“一辈子”不过是当下而已。

分手的恋人也好,渐行渐远的朋友也好,只剩寥寥数语的父母也好,看起来形态各异的孤独,本质其实是相同的。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契机相遇,又因为各种各样的特质相互吸引成为恋人、朋友;但仅仅靠“吸引”并不够长情,周遭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三观,直到有一天与之前大不相同。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是我们的全世界,后来我们懂得的越来越多,为各种各样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我们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在家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暂;而他们却渐渐老去,直到跟不上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

人生就像一段不断变化频率的电波,这一时段的你恰好和这一时段的我同频,于是我们共同走过一段时光。当我们其中一方成长快一些,另一方还在原地踏步,就没了共同语言。渐行渐远的罪魁祸首不是谁变了心,而是原本就是两条方向各异的轨迹,只是在某一瞬间产生了交集。虽然心有不甘,分别却是必然。

成长本身就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我们看到更大世界、结识更优秀的人的同时,也注定要与原来圈子中的人和物告别。

留一份情感的羁绊,把旧的“自我”留在了回忆里,开始一段全新的征途。

不必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