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理性指数的设计5-均线

 鳄鱼漫步 2020-01-12

在106课中设计这个均线系统指标的目的有两个:

1. 预估在一个下跌趋势中个股反弹的位置。因为在一个趋势中,N个中枢对应的压制均线大致都是相同的。

2. 通过衡量板块的强弱来把握板块轮动。

可见,这个均线系统指标是具有衡量一只股票的强弱的作用的。因此,用该指标作为一个因子是合适的。

缠论理性指标的第七个因子:

因子名称:均线强弱

取值范围:股价大于均线的条数;

级别:中长线

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提示:

注意了,均线系统的设置,一定要根据实际的走势来,也就是你设置的均线系统,一定要和实际已有走势相吻合。例如,从6124点下来,我们选择51321345589144233参数构成均线系统,各位可以看看,该系统就完全和走势极端吻合。

也就是说,这个均线的参数选择是需要动态调整的,因为每一波趋势的节奏都不一样,要想具有预估的作用,则参数的设置必须要根据实际的走势来。不过如果只是用来描述强弱,选择一组固定的参数是可以的,因为并不涉及到预估反弹或者调整的位置,这点一定要搞清楚。

另再附带写一个均线强弱系统的公式(通达信、同花顺适用):


参数:N1=5, N2=13, N3=21, N4=34, N5=55, N6=89, N7=144, N8=233

公式正文

MD:=CLOSE; (可以改成HIGH)

M1:=IF(MD > MA(CLOSE,N1), 1, 0);

M2:=IF(MD > MA(CLOSE,N2), 1, 0);

M3:=IF(MD > MA(CLOSE,N3), 1, 0);

M4:=IF(MD > MA(CLOSE,N4), 1, 0);

M5:=IF(MD > MA(CLOSE,N5), 1, 0);

M6:=IF(MD > MA(CLOSE,N6), 1, 0);

M7:=IF(MD > MA(CLOSE,N7), 1, 0);

M8:=IF(MD > MA(CLOSE,N8), 1, 0);

M:M1 + M2 + M3 + M4 + M5 + M6 + M7 + M8;

【扫地僧点评】

       均线系统就是最基本的分类,参数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一个统一的评估强弱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