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岛国新片,最诱人的居然不是女主

 youxianlaozhe 2020-01-12
原创 马香玉 独立鱼电影 5天前
美食片都习惯性开挂。

不是黯然销魂就是原地高潮。


或者走日系治愈路线。

青山绿水,清新田园,与世无争。


但是今天的,有点不一样——
 
《今天也是招人嫌的便当》

今日も嫌がらせ弁当



在这个被外卖统治的快餐时代,便当,简直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偶尔香玉勤快,自己下厨带饭上班。

当同事们为日复一日点着已经吃过八百回的外卖叹气时,我自豪地掏出便当——

瞬间slay全场,感觉一整天走路都能昂首挺胸。


在以往的影视剧作品里,便当也往往都是爱的体现,亲情友情爱情,全都能往上套。

喂饱肚子的同时,治愈你的心。

可在这部片子里,怎么会变成「招人嫌」的呢?

这还得从一场吵架说起。

高一少女双叶,进入青春叛逆期,在家里与母亲实行「绝交式」相处。

「不听 不说 不看」


哪怕与母亲同处一间屋子,也非得用短信交流。


母亲持丸,是一位单身12年的单亲妈妈。

面对叛逆女儿的胡作非为,也是秉持不隐忍不纵容原则,手麻脚利地开启了「反叛逆」战斗模式。
 
具体方案,就是做出「会让女儿在同学面前出丑丢脸」的奇怪便当


抱着「既然你在家里无视我,那我就要用便当,让你在学校里出丑丢人!」的复仇心理。

所以这部电影又名「在女儿叛逆时,我是怎么样用花样百出的便当来惹她讨厌的」。

就……很霓虹味的脑回路吧。

这位中二母亲的饰演者,是日本宝藏女演员筱原凉子


《新娘厄运年》里的过气女主播,《非关正义》的高傲警官,《派遣员的品格》里的冷漠派遣员,《大姐头》里爽朗干练的OL……

无法停止散发魅力的熟女气质!

在此次新片《便当》中,她饰演的妈妈持丸,人设非常可爱。

不遵循以往东亚文化里低眉顺目的贤惠母亲形象,而是以跳脱滑稽的性格独当一面。


12年前,持丸的丈夫意外身亡,留下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长大,其间的辛酸艰难可想而知。

但持丸并没有被生活挫败,而是能以乐观积极的阳光面应对一切。

做饭时自言自语玩个人小剧场;

女儿任性时她也任性,斗嘴回怼完全不输;

被女儿冷战更是奋起报复,玩起了「便当拉锯战」


虽说原本目的是要「让女儿丢脸」,但实际上这些「奇形怪状」的便当非常匠心独运。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展示吧。

女儿讨厌低幼童话风,就故意用小红帽为造型气她;


贞子造型的恐怖主题便当:


留言「去洗盘子」的家务风便当:


发现女儿有暗恋对象后,用爱心造型来揶揄女儿:


还有填字型便当、谜语型便当,就偏不让你安心吃饭。


别人家的妈妈啊!
 
这哪里是在羞辱女儿,明明是在炫技!

每一个鬼斧神工般的便当,都是母亲持丸坚持每天5点起床做出来的

名义上是「恶作剧」,实则是汗水与用心,而且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也就是说,我们的少女双叶,整整叛逆了三年。

而母亲,就这么毫无怨言地陪着女儿闹。


除了便当可爱,影片的画风也很有趣。

在叙事中,应景地插入了一些超现实的漫画手法

适时而出的荒诞卡通、辅助叙事的动画调度,都使得整部影片轻巧灵动。
 
比如,在母亲持丸对女儿言行感到气愤时,脑袋上生出了两个牛角:


在她构思便当造型时,用搞笑的动画形式来链接结构:
 

还有各种拟人化便当的抢镜:


着实可爱。

平心而论,整部片子其实算不得出彩。

但在父母/子女代际沟通这个一贯严肃的问题上,本片却以轻松脱线的「中二母女二人转形式,探讨了母女之间另一种交往的可能性。

在以往众多作品中,对付青春期的叛逆女儿,母亲一方要不就横眉冷对地硬碰硬,要不就忍气吞声地吃刀片。

《伯德小姐》里,青春女儿和古板妈妈的互怼日常,就精准戳中「强势母亲叛逆女」这一人群的痛点。


可争吵或隐忍,都谈不上沟通,最后也不会有什么积极和解。

到头来不过是以「叛逆期的结束」自然又潦倒地收尾。

相比之下,持丸这个母亲在维持自己尊严和尊重女儿意志之间,采用了一种折中方式

我不扰你,不强求你,但也请你知道,我一直在默默陪伴与关心着你。


在这场母女关系拉锯战中,便当是两个人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缺乏沟通情况下借以表达的一个窗口。

花样百出的便当图案,是这个母亲发送给女儿的暗语。

表达着自己的脾气与情绪,关心与支持。

在女儿面临爱情的幻灭时,母亲鼓励她继续前行,在便当里留言给她后援。
 

在女儿决定追逐人生梦想时,又给予她勇气和支持。


当女儿的叛逆期终于结束,她也从这些便当里,明白了母亲的用心良苦。

最后也以自己亲手做的便当回赠母亲。


便当成为母女间传情达意的工具和媒介。

任何关系说到底,都是沟通与理解的问题。

《恋爱的犀牛》的编剧廖一梅有一句名言:

人与人之间,最难得是一个「解」字。

当双方直接的沟通存在阻碍时,不如先退一步,以更为温柔的方式努力获得对方的信任,再试图进一步的沟通。

这不代表父母一方就得一味地纵容与沉默,仍然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诉求。

而子女一方也不能过于得寸进尺,撒泼无赖,就算关上了心里的门,也至少给他人留一扇窗。


其实当代际问题出现时,单方面针对父母或者针对孩子时,都是不客观的。

所谓儿女的叛逆期,无非是「具有了成为大人的意识」和「不具有做大人的智性和能力」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在这个将要成为大人但还未能成为大人的转变期,孩子突然有了对自我人格的强烈保护意识,开始想要拥有掌舵的权力。

父母则往往站在过来人的角度,不想让小孩做出错误的选择,为他们异想天开的幼稚念头忧心忡忡,自认为理直气壮地进行干涉甚至控制。


一个想要自由与选择,一个不愿放手和退出,矛盾继而愈演愈烈。

明明双方都对彼此挂念和关爱,却因沟通失当而陷入僵局。
 
其实何必要胶着于一个火药点上呢?


父母有时候真的太心急了,来日方长,孩子的成长或许会迟,但终究会来。

在要求子女遵从自己意志的同时,是不是也该置身处地去聆听和理解他们的声音与想法?

子女有时候也确实太自信了,独立不代表要拒绝他人的参与。

刚刚步上人生之途的自己,在拥抱未来的同时,是不是也该适当听取前辈建议与忠告?

即便不认同,努力表达自我才是成熟与成长的表现。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蒙头耍脾气的都是幼稚鬼。

2018年的教育类节目《少年说》,孩子们在天台上对父母的喊话,其实就很有代表地指出现今家庭关系缺乏沟通的尖锐状况。


父母凭借着自己权力上的优势进行施压,而处于劣势的孩子保持沉默,把太多真心话憋在心里而无法言说。

如果父母自己没有尝试理解孩子,那么又凭何要求孩子理解父母呢?

很多时候,当其中一方做出改变,另一方也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对方的真心。

坦言相对,听取彼此的真实心声,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难。

「我们在等待父母一个道歉,而父母在等待我们的道歉,但我们谁也不会如愿。」

父母和孩子之间不同步不对等的发展,让很多情绪和认知总是错身而过。

父母需要耐心等一等孩子,孩子也需要冷静忍一忍父母。

深仇大恨都是制造出来的。

时间和顺其自然的成长,其实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