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皆知章《老子指歸》诗解

 琴诗书画情 2020-01-12


天下皆知章《老子指歸》诗解

题文诗:

天地有情,情生万物,一情所通,自然而然.

飭人之容,傷人之性;養人之欲,損人之命.

至美非見,至善非知.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無以有亡,有以無形;難以易顯,易以難彰;

寸以尺短,尺以寸長;山以谷摧,谷以山傾;

音以聲別,聲以音停;先以後見,後以先明.

至无而有,至虚而实,然否相隨,終始反覆,

榮華扶疏,始於仲春;薺麥陽物,生於秋分;

冬至之日,萬物滋滋;夏至之日,萬物愁悲.

至真之情,向死而生,真情常在,常在常再,

非死非生,非功非名,忘功功存,不居不去,

不望其功,不求其報,雖欲不居,是以不去.

正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王弼本《老子》第二章)

指归:

(七)人之聰明可絕而不可散,人之情欲可逆而不可順。飭(1)人之容,傷人之性;養人之欲,損人之命。世人所謂美善者,非至美至善也。夫至美,非世所能見;至善,非世所能知也。(唐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引)((1)飭,修饰)

 (八)無以有亡,有以無形。難以易顯,易以難彰。寸以尺短,尺以寸長。山以谷摧,谷以山傾。音以聲別,聲以音停。先以後見,後以先明。故無無則無以見有,無有則無以知無;無難無以知易,無易無以知難;無長無以知短,無短無以知長;無山無以知谷,無谷無以知山;無音無以知聲,無聲無以知音;無先無以知後,無後無以知先。凡此數者,天地之驗,自然之符,陳列暴慢,然否相隨,終始反覆,不可別離,神明不能遁,陰陽不能違。由此觀之,帝王之事不可以有為為也。(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引)

 (九)昭昭不常存,冥冥不常然。榮華扶疏,始於仲春;薺麥陽物,生於秋分;冬至之日,萬物滋滋;夏至之日,萬物愁悲。(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 引)

 (一○)夫唯不敢寧居而增修其德者,則忘功而功存,故不居而不去。化與道均,不望其功,德與天齊,不求其報,遁功逃名,深隱玄域。雖欲不居,是以不去也。(唐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引)

王弼注《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偏举也,此六者皆陈自然不可偏举之明数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自然已足,为则败也。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智慧自备,为则伪也。

 功成而弗居。 

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使功在己,则功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