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文建画作,人物高古灵秀山水厚重清透花鸟更精于设色,浓艳如生

 mengk4fz0yyf5h 2020-01-12

吴文建

一九八二年生于浙江瑞安。

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青年画家。

师从刘德水,陈万亨,方严诸位先生。

浙江存德堂成员,千竹书院成员。

2015年作品《再回首》入选浙江省群星视觉艺术作品展

2016年作品《荷韵》入选“云江飞鸿”瑞安市美术作品展

2016年作品《春声》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温州美术作品大展

2017年八月存德堂《意与古会》中国画作品上饶邀请展

2018年六月存德堂《意与古会》中国画作品苍南邀请展

2018年七月存德堂《云山嘉处》中国画作品台州邀请展

导师寄语

文/刘德水

初识文建之时,但觉其身姿高雅,虽不善言辞,然笑意向人,文质彬彬,蔼然君子。

定交倏忽三年,则于其志学不殆,尊师重教,古道热肠,深有所会。古人云:“以画名家者,亦须看人品何如耳。人品高则画亦高。”此文建之谓与?

文建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科皆有小成,画作轻松豪迈,幽秀旷逸,笔简意远,天真淡雅。于萧疏清远之中,自有一股文人雅气在。假以时日,积学既久,可以名家矣。

《松溪高隐》 58×32 cm 纸本扇面设色

《松溪高隐》 (局部)

《春山踏青》 52×28 cm 纸本扇面设色

《春山踏青》 (局部)

《秋山访友》 30×70 cm 纸本设色

《秋山访友》 (局部)

《秋山访友》 (局部)

《秋山访友》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夏山访友》 78×30 cm 纸本设色

《夏山访友》 (局部)

《夏山访友》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不如归去》 71×28 cm 纸本设色

《不如归去》 (局部)

《不如归去》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溪山高隐》

122×28 cm

纸本设色

《溪山高隐》 (局部)

《溪山高隐》 (局部)

《溪山高隐》 (局部)

《溪山高隐》 (局部)

《溪山雪霁》 35×83 cm 纸本设色

《溪山雪霁》 (局部)

《溪山雪霁》 (局部)

《溪山雪霁》 (局部)

《溪山高隐》 35×91 cm 纸本设色

《溪山高隐》 (局部)

《溪山高隐》 (局部)

《溪亭高话》 35×98 cm 纸本设色

《溪亭高话》 (局部)

《溪亭高话》 (局部)

《溪亭高话》 (局部)

《春风浩荡满溪山》 35×112 cm 纸本设色

《春风浩荡满溪山》 (局部)

《春风浩荡满溪山》 (局部)

《春风浩荡满溪山》 (局部)

《秋山访友》 39×96 cm 纸本设色

《秋山访友》 (局部)

《秋山访友》 (局部)

《秋山访友》 (局部)

《拟云林笔意》 35×72 cm 纸本设色

《拟云林笔意》 (局部)

《拟云林笔意》 (局部)

《长乐山居》四条屏

11×51 cm ×4

纸本设色

《长乐山居》四条屏 ——渔

11×51 cm

纸本设色

《长乐山居》四条屏 ——樵

11×51 cm

纸本设色

《长乐山居》四条屏 ——耕

11×51 cm

纸本设色

《长乐山居》四条屏 ——读

11×51 cm

纸本设色

《晴雪图》中堂 画心35×72 cm 纸本设色

《晴雪图》中堂 画心35×72 cm 纸本设色

《晴雪图》 (局部)

《晴雪图》 (局部)

《晴雪图》 (局部)

同门寄语

文/王错

文建兄是瑞安人,与我相距不远,近来常携其新作约我同去乐清存德堂寻德水先生,德水先生展卷,指摘错漏,批评改正,直达根源所在,使人受益匪浅,此幸甚,得遇良师哉,而我又同受益!

文建兄谈吐文雅,相交数年,其更显品行敦厚,亦使我倾心相交。数年前初见文建兄时,其正梗着脖子执笔习画,余不解,遂问之,答曰练习所致。心想不至于吧——对于我这被老班长称为“匪类”的门外汉来说——何必这般?问及诸位师兄,皆曰然,更问德水先生,答亦然,余心中默然也想得此病症了,呵呵!

然文建兄勤于练习,每次上课便带来厚厚数卷作品,且次次精进,反观己所持二三,嗮然而笑,心内想以后多多用功,也是可追的,可懒散之人又玩心大起,也就忘了用功,及至结业,师兄早已得入千竹书院,方严先生亲炙,文建画艺大进,常于千竹才俊中拔萃而出,于是,我也就不想再得此病症了,呵呵!

年前师兄与我谈及其问道存德堂之初,差点放弃学画之经历,蔚然而叹:半途而废人皆知其意,而天下诸君不知有几人能不废,画虽小道,当孜孜以求,有不倦之意,再有欢喜之心,定能得入正道,入得堂奥后得窥精义理法,那就得此病症又何妨,看来我又想得此病症了,呵呵!

文建兄让我写篇短文,我便满口答应,心想老同学了,那么熟悉,应该容易写出,不想都写了'半篇',总觉得不好,于是就搁下了。近日看到李泽厚先生的几段文字,便豁然开朗,遂写下这几句真话,不想得个时人的“吹捧症”!

《拟方严老师笔意》 35×69 cm 纸本水墨

《拟方严老师笔意》 (局部)

《拟方严老师笔意》 (局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35×78 cm 纸本水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局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局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局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35×72 cm 纸本水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局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局部)

《拟方严老师高士图》 (局部)

《柳下读书》 35×70 cm 纸本水墨

《柳下读书》 (局部)

《柳下读书》 (局部)

《松下会棋》 33×128 cm 纸本水墨

《松下会棋》 (局部)

《松下会棋》 (局部)

《松下会棋》 (局部)

《出猎图》 35×70 cm 纸本设色

《出猎图》 (局部)

《出猎图》 (局部)

《出猎图》 (局部)

《出猎图》 (局部)

同门寄语

文/正原居士

少时初识文建兄,其人不苟言笑,其画一丝不苟。

二十年来,勤耕不掇,广涉众家,于山水、花鸟、人物各得妙趣。

循道穷理,上追宋元理法。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

近观其画,人物高古灵秀,山水厚重清透,花鸟更精于设色,浓艳如生。

因画结缘,有幸与文建兄同入千竹門下,志趣相投,相知相识。其人平易亲和,心热性真,真诚清迈,真乃君子之风。

《松下悟禅》 35×68 cm 纸本水墨

《松下悟禅》(局部)

《松下悟禅》(局部)

《松下悟禅》(局部)

《罗汉图》 36×72 cm 纸本水墨

《罗汉图》 (局部)

《罗汉图》 (局部)

《松下悟道》 36×68 cm 纸本水墨

《松下悟道》 (局部)

《松下悟道》 (局部)

《罗汉赏梅》 33×66 cm 绢本设色

《罗汉赏梅》 (局部)

《罗汉赏梅》 (局部)

《拟宋人笔意》 33×79 cm 绢本设色

《拟宋人笔意》 (局部)

《拟宋人笔意》 (局部)

《拟宋人笔意》 (局部)

《罗汉图》 40×77cm 纸本设色

《罗汉图》 (局部)

《罗汉图》 (局部)

《罗汉洗濯》 58×112cm 纸本设色

《罗汉洗濯》 (局部)

《罗汉洗濯》 (局部)

《罗汉洗濯》 (局部)

《观世音菩萨》中堂 画心35×98 cm 纸本水墨

《观世音菩萨》中堂 画心35×98 cm 纸本水墨

《观世音菩萨》(局部)

同门寄语

文/金文才

文建兄尚古、善学、 勤勉,于艺孜孜以求。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近年来更是 苦练潜修、素心力行、取法乎上、理法严谨、勇猛精进。

观其作品, 皆笔笔生发、从容不迫、心素手敏。用笔清刚秀逸,设色蕴藉华滋,构图别致,穿插揖让奇异多变,颇得古人之韵致。

如此,吾兄可期!

《三阳开瑞》 46×90cm 纸本设色

《三阳开瑞》 (局部)

《三阳开瑞》 (局部)

《三阳开瑞》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溪山雪霁》 68×28cm 纸本设色

《溪山雪霁》 (局部)

《溪山雪霁》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溪山行旅》 72×35cm 纸本设色

《溪山行旅》 (局部)

《溪山行旅》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西岳降灵图》 91×35cm 纸本水墨

《西岳降灵图》 (局部)

《西岳降灵图》 (局部)

《西岳降灵图》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出行图》 134×35cm 纸本设色

《出行图》 (局部)

《出行图》 (局部)

《出行图》 (局部)

《出行图》 (局部)

《桃花山鸟》 29×26cm 绢本设色

《桃花山鸟》 (局部)

《秋葵图》 25×25cm 绢本设色

《秋葵图》 (局部)

《百合图》 48×35cm 绢本水墨

《百合图》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海棠绣眼》 65×32cm 纸本设色

《海棠绣眼》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觅香图》 80×35cm 纸本水墨

《觅香图》 (局部)

《觅香图》 (局部)

(敬请横屏观赏)

《春韵》 60×35cm 纸本水墨

《春韵》 (局部)

《春韵》 (局部)

《春韵》 (局部)

同门寄语

文/舒世益

初识文建兄便有一见如故之感,为人良善和蔼,在陌生人面前略有腼腆,久之乃知其胸中自有丘壑,非寻常画者。兄常言,人之于世,总要有所寄托,否则如浮萍一般,心之安处何在?况近世人心浮动,能沉静下来创作自己热爱的中国画,乃是乐事。

能者必有其师,入名师之室,称饕餮之心,亦艺者之快事。文建兄从师范美术教育毕业后,师从刘德水先生研学,师之口遗手传之际,己之揣摩浸润之中,醉心绘事,率尔操觚,登堂入室,可谓难能。于今,画境渐进,笔法近熟,画之秀出者也。

其善为古意山水,兼有花鸟人物,流连于花青赭石之间,濡毫使纸,笔歌墨语,模物赋形,中情敷采,笔精墨妙,浑厚华滋,行笔落墨,注重古人理法,而又自出新意奥理玄妙,无趣自然,不入媚俗。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有一句话:“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望兄在心与物、笔与墨、今与古之间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衷心祝福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