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桑是一个「花痴」。 32岁,没结婚,接手了一个1800亩的荒废农场, 农场在她的改造下,爆红网络。 在人们传统意识里须花重金打造的巨型农场, 她只花了100万进行翻新, 却获得了市场绵绵不断地“掌声”。 如今,她经常会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在湖边的草地里摆上餐桌, 放上最爱的那块桌布,剪一把花, 就着阳光喝下午茶。 她的生活美好到让人羡慕嫉妒, 却不曾想,她以前是个抑郁症患者。 阿桑说:「治愈我的,我也想用它来治愈这个世界。」 而她口中的“它”,竟我们熟知的“花”, 于是,她遇到了这个1800亩的农场。 初见农场,一片荒芜, 在荒废的这几年里,地上多了些草与小动物 但在她眼中,却觉得这是大自然给的礼物。 直到现在,阿桑还记得第一眼看到农场的样子:很大的湖,湖边有各种颜色的小木屋,小山坡上有吃草的牛、羊、马,大片的芦苇随风飘荡…… 阿桑毫不犹豫地搬进了农场。 很快,困难接踵而至。 冬天最冷的时候,晚上夜太黑, 走在路上,阿桑时不时就要掉进水坑, 鞋子湿透,手脚冰凉。 雪下的最大的时候, 农场白天是美丽的童话世界, 到了晚上,因为没有保暖系统, 小木屋里冷得跟冰窖一样。 最糟糕的是,因为没有经验, 没有给水管做防护, 天一冷,水管就结冰了, 停水停电! 还要担心种了花草的大棚是否温暖, 每隔两小时, 就要特地跑过去查看烧柴、生火的情况。 还有很多细碎的活儿, 除草,种花,每天修这补那的, 没有一刻得闲儿。 寒冷的冬天慢慢熬过去,温暖的春天总会来到。 到了三月,风开始变得和煦,草地上的嫩芽开始冒出,梅花在春寒里开满了枝头。 此刻的农场,美丽到让人忍不住想在草地上打滚。 原来农家乐的餐厅被阿桑改成了花艺教室, 到了春天,可以看到窗外摇曳的紫色花的湖景。 红色的小房子落成一间湖边书屋, 铺上地毯,好友来了就在这里闲聊, 就像瓦尔登湖一样。 大大的温室花园里种满鲜花, 飞燕草、大冰菊、三色堇、 郁金香、木绣球、洋水仙、 还有大朵大朵浪漫的月季, 和各种爬藤类植物相呼应。 阿桑把这里叫奇幻花园, 在室外,则种上大块的鲁冰花, 冰岛虞美人、萝卜花…… 冬草在这里睡去,春草又在这里成长。 阿桑还要把爱了很多年的人们都请到农场来。 湖边的水泵房改成了「沉默之屋」, 这是个让人隔离喧嚣吵闹的地方, 可以画画、看着湖水发呆、 但不能说话。 到了盛夏,办一场草地音乐会, 把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 或躺或坐或耳语,听着音乐,感受美妙。 农场里还有特殊的家人们, 羊咩咩每天在小山坡上转悠, 看到生人毫不胆怯。 每一年,春夏盛开,秋冬注目, 那些过去积攒的能量得以这片农场释放, 那些真爱过的人们得以在这儿重逢, 相信很多的人,开启农场之路的初衷都似曾相似。 阿桑给农场取名叫「春夏」,灵感来源于BBC纪录片《园艺世界》。 取于:「屡屡听到这,总觉着一年又一年的希望要破土而出,生命繁盛,无论过往如何枯败。」 农场存在着普遍的共性问题是经营,是内容输出的匮乏,跨界的结合有很多内容可结合呈现,并非只能靠重资产的押注才能脱困。也许那样的投资能让农场整洁了,但是美少了,因为所谓的美是模仿的城市,痕迹感太重,最终使人疲劳。真正的美在自然中,在情感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