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春花:企业家自律“秘诀”背后的六个新内涵

 谢礼军kdhfdt6h 2020-01-13

导读:未来企业家能否抓住这个时代机遇,带领企业取得持续成功,关键在于企业家能否自律。企业家自律有六个新内涵:持续自我反思、持续奋斗的信念、成就创新的自我认知、君子谋财取之有道、长期主义的行动以及愿景使命的格局。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网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40多年,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成功,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

有一次,一个全球排名前列的外国企业领导人问我,为什么我们企业花了120年才走到第一的位置,而中国企业只花了30年就成为世界第一?

我的回答是,其实我们也用了100年。在企业家的带领下,所有员工的工作时间基本都要超过18个小时,甚至可以达到20个小时,所以才能在30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其他企业100多年的成效。

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群体极为特殊的地方,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拼搏、严格自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在未来能否带领企业取得持续成功,关键在于其能否持续自律。

01 企业家自律是成本最低的管理,也是战略逻辑的呈现

但凡能持久成功的企业家,除了勤奋、坚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严格自律。任何一个企业家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以及整个企业的文化或价值观。

《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之一罗伯特·沃特曼就曾指出:

人类似乎有两种学习途径,第一,通过分析我们的缺点并努力改正;第二,通过观察佼佼者并试着模仿他们。

很多管理者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领导者要求员工“照我说的去做”,而事实上员工是照领导者“做的去做”,而不是领导者“说的去做”。这就是企业家在行动上呈现的内部“标杆的示范作用”。如果领导者了解到这一点,在日常管理中身体力行,行为示范,所带来的管理效果将事半功倍,其实企业家自律,才是成本最低的管理。

一家企业能否获得更加广泛的合作,寻求到更多的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仅取决于企业自己的实力,以及市场环境及行业发展的阶段,更取决于企业家能否约束自己,建立共生发展的价值共创的可能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能够维持成功的状态。

拉姆·查兰在《求胜于未知》一书中写道:

我们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无论是在变化的规模、速度还是迅猛程度上,都与过去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上。

这种不确定性能带来整个行业格局的彻底颠覆,导致曾经叱咤风云的行业巨头,市场急剧萎缩甚至迅速消失。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是技术颠覆了这些企业,的确是的,但是核心并不是技术,核心是企业家是否有足够的危机意识,自我变革的能力,有效约束自己的定力,以形成更大的价值创造和命运共同体。

德鲁克关于企业家的定义正可以揭示这一点:

企业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从来不引起变化,但又是对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利用变化转化为机会的人。

这种对于变化的敏感和利用,就是源于其对于外部世界的持续不断探索,以及对于内在认知日益精进的自律。

企业家的最大魅力,就是“使众人行”。在价值观多元的现代社会,企业家要想激活个体,在组织平台上释放创造力,必须要成为一个布道者。人们高效合作是因为相互信任,他们拥有相似的道德价值观,遵循相同的道德默契,这种基于价值观一致构建的信任,才是组织取得成效的关键。

所以要求企业家必须要给员工一个明确的价值观,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因此,要想获得持久发展,对于今天的企业家自律而言,有了一些不同的要求,我们称之为企业家自律的六个新内涵。

02 企业家持续自我反思的自律与持续奋斗的信念自律

1.持续自我反思的自律

不能持续自我反思的企业家,不是被竞争对手淘汰,而是被自己所淘汰。

纵观企业发展史就会发现,世界500强的前100强经历不到100年的时间,能够依然保持强大地位的企业只有20家。

正是由于对企业发展规律的深入洞察,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选择以“危机意识”推动华为持续增长,并将其列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之一。

2001年,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指出,“10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多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因此,华为有一件东西是别人没有的——不讲历史只讲未来。华为通过“没有自我批判的人不能提拔”的制度安排,以及“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的企业内训,已经将持续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融入到每一个华为人的基因当中。

2.持续奋斗的信念自律

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驱动下,数据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资产,中国企业已经处于数字化生存与管理重构的新时代前沿,企业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挡。从外在看,外部条件全变了。从内在看,曾经很笃定的东西,今天都没有了,经验不再管用。原有经验与核心竞争力可能变成陷阱,这使得管理者们倍感焦虑。

现在企业咨询我最多的困惑就是企业转型的问题,企业转型是一个必然选择,而且要持续转型。如果不选择持续转型,企业发展就不可能持续。

事实上,未来问题一定是越来越多的,所以企业家必须给自己一个训练,就是相信问题总能解决,解决的方式就是要进行持续奋斗。

在《基业长青》一书中,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指出:

让你与众不同的不是你的信仰,而是你相信的程度。

企业家能否持续走向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持续奋斗”的信念自律。管理学就是要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任何一家企业实体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满足顾客无限增长的需求,本身就是具有不可持续性的。但是当企业家开始约束自己,用持续奋斗的思维去行动时,结果就已经注定会有所不同了。所以,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不断调整自己,持续奋斗。只有当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时,才能带领企业走出一条发展之路。

03 企业家成就创新的自我认知自律与君子谋财取之有道的自律

1.成就创新的自我认知自律

唯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对于创新的包容和人才的尊重,是企业家需要始终坚守的原则之一。

我们去访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他谈到华为如何理解创新人才,他说,“在华为这个地方,能够把创新做出来的人叫天才,这种人很少。努力创新但没有做出结果的人,很多,这些人在华为叫人才,因为经历过创新和失败的考验,这个我们公司也需要”。正是任正非这样去理解,才保证华为内部始终具有创新的内驱力。

关于创新的容错率方面,谷歌创始人佩奇甚至还表扬一位造成数百万美元损失的高管,“我很高兴你犯了这个错误。因为我希望公司能够行动迅速、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而不是谨小慎微、什么也不敢做”。这与华为“做出来是天才,做不出来是人才”,对人才的容错率极为相似。就是因为华为有这样一个对人的认识,对于创新的认识,所以华为一直具有非常强的创造力。

埃德蒙·费尔普斯的《大繁荣》为我们解密了美国持续繁荣的根本原因,那就是草根创业,就是企业家经济。因为企业家群体的出现,带来了自主创新和本土元素,使得美国经济持续繁荣。

结合德鲁克先生《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中的观点,我们知道,创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需要企业家具有极高的对于成就创新的自律。企业家必须帮助整个组织真正开放,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自发的创新和创造。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组织文化上的包容度。对于员工的创新,组织需要给予尊重和包容,唯有如此,才能将个人创造力更好释放。所以,企业家要保有企业家精神中关于创新的本色,同时秉持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持续创新的认知自律。

2.君子谋财取之有道的自律

《增广贤文》中记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何去理解盈利,理解企业家的责任,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解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理解企业存在的意义,这些命题都需要企业家有清晰的答案和选择。

如果一个企业家仅仅是关注自己的盈利,没有去理解人性的关爱,没有理解企业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没有理解盈利必须来自于人性的关怀,而是一味选择自己的利益,甚至伤害到社会进步,这不能称之为企业家的行为。

《论语》中有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其含义是,“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摆脱,是摆脱不了的”。

这其中的“道”,是仁义之道,是君子安身立命之根本,即使颠沛流离也不能违背。对我们当代企业的借鉴就是,企业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守自己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才能成其久远。

04 企业家长期主义的行动自律与愿景使命的格局自律

1.长期主义的行动自律

暂时性的胜利者可以是个机会主义者,阶段性胜利者至少要是实用主义者,但是真正永久的胜利者其实是长期主义者。任何成功的企业家,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都需要有长期主义的行为选择。这就要求企业家要能抵抗住短期的诱惑,着眼于长远布局企业发展。

企业如何才能在巨变时代保持长期主义的行动选择呢?其实,在我们近30年的企业研究中,发现可以长期存活企业的共同特点,就是企业的基本假设包含爱、承诺和贡献价值。

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企业发展遇到挑战时,我们会发现在和企业家们讨论价值观的时候,“顾客第一、社会责任履行、产品高质量等都会得到认同,但一旦真正遭遇挑战和冲突的时候,人和人、企业和企业真正的差距便呈现出来了。

当我们去深入探索的时候,才发现其根本原因是,文化的终极力量在起作用——企业基本假设的作用。由于这种力量一直隐藏在“冰山”之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我们将其称为“潜意识”。所以我们必须要实现文化层面“潜意识”的改变,才能外显为“长期主义”的坚决捍卫者。我们需要从关注企业利润的获得,转移到能否真正推动行业和社会的进步上来。

2.愿景使命的格局自律

成功企业家被称为“英雄”“领袖。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们具有使命感,对社会、民族的责任心,对行业有足够的认识,并能够推动行业进步。之所以是“领袖”,是因为能够把企业家自己的使命、愿景和员工紧密联系起来;既要能够发展自己,也能够发展别人。

这就需要企业家以更高的格局来自律,要求自己具有价值观牵引,鼓舞人心的能力;同时要有所坚持,在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能重拾信心,力挽狂澜;还需要企业家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行业或是社会的美好负责。也正是因为如此,企业家具有了高效协同组织内外资源的能力。

格局决定结局,企业家胸怀是企业发展的天花板,而愿景使命就是企业格局的外化。

商业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发展需要更加互动的关联以及更加开放的格局。正如我们在2018年发布的新书《顺德40年》中提到,没有什么是可以借鉴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去寻找答案。这就需要企业家构建一个能够与整个共生系统相连接的愿景使命。

所以企业家要严格自律,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来看待整个商业,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复杂、多元、自组织以及演进和共生,用愿景使命构筑更加深度的关联开放的商业格局。

自律带来真正的自由发展。人最难的是自律,正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企业家只有在严格自律的状态下,才能对外部巨变的环境保持敬畏,对个人成就保持归零心态;才能通过自我的不断反思和精进,带领企业走向更好的明天。

注: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朱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美]詹姆斯G.马奇著,张晓军、郑娴婧、席酉民译:《论领导力》,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②陈春花:《领先之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③[美]拉姆·查兰著、杨懿梅译:《求胜于未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④[美]埃德蒙·费尔普斯著、余江译:《大繁荣》,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⑤陈春花:《改变是组织最大的资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  转载授权、演讲资讯,请联系花小蜜  ·

微信 ID:chunnuanhuakai-cc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