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想自己吐槽的痛快,还是想让人家改变?

 吴工图书馆 2020-01-13


在一次新人讲师内部试讲结束之后,一位“资深老师”对学员的点评非常犀利,我和一位“资深老师”发生如下对话。

我:“你觉得你说的、你反馈的,他都能接受吗?”
他:“他的问题太明显了,我不说不行啊!”
我:“他能接受的了吗?”
他:“那我不知道,但是他错了我就得告诉他。”
我:“他的感受和情绪都不能接受,你给他反馈有什么用呢?”
他:“。。。。。。。”
其实我内心最想问的问题克制住了。 

“你是想让自己吐槽的痛快显示你的存在,还是想让人家改变”。

多年前,我是那种在讲台上就像发疯一样,慷慨激昂到仿佛全世界都是我的样子,更恐怖的是对这种状态浑然不自知,盲目自信。有一天公司组织培训时我参加试讲,犹如“传销讲师”般疯狂的试讲结束,我拿起小本子等待评委的点评(你们懂得,一个传销般”状态的人怎么会谦虚呢,当时根本不在学习态)。其他老师的反馈完全忘记了,但有位姓原的老师,她的问题至今我还记得,并且是因为这个问题让我彻底放弃了以前的讲法,当时原老师注视着我说:“你很有激情,我们也能感受到你的感染力,你的嗓子现在感觉怎么样?”我说:“有些干燥”,她微笑着说:“我很好奇,如果是1整天的培训,你的嗓子如何坚持下去,坚持不下去,你的课堂后半程怎么办?留给你来思考,我没有其他建议了......”

这个问题让我瞬间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也让我对给他人的反馈心存敬畏,其实,原老师和其他老师的不同,从方法上来讲:

抛出一个对方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并留给其思考空间”。
 


5年前,那时候在一家公司做产品培训师,有一位培训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新人刚刚加入公司,安排他进行内部试讲,企业大学以及业务部门的领导同事都来当观众,他呈现过后,有一个所谓资深的老师反馈说:“大家都说的是好的,那坏人我来做吧”,第一:你的开场有问题;第二:你没有和观众目光交流;第三:课程展开逻辑还有问题。到这里这个新人表情已经开始有变化,倒霉的是并没有结束;第四:你的故事讲得很low,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说到第九点,终于!!!“我暂时说这么多吧”。

试想一下,你工作之余每天晚上准备到夜里2点,带着黑眼圈终于出现在新同事面前,想向他们展示最好的你,结束后你满怀期待的等待新领导、新同事对你的肯定和赞美,哪怕仅仅是肯定你的努力,这时,犹如导弹一样的“九连击”,你的感受如何?

过多的建设性批评,无非告诉对方,“你就是个十足的笨蛋。


所以,怎么能给到一个“让对方满意,促使对方改变的反馈呢?”

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一个寻求反馈的人是真的在要建议吗?
大学同学小张和小杨好久不联系,电话拨通了。
小张:“最近怎么样,我和你说啊,我这个领导真是个奇葩啊,!@#%%…………&&**
小杨:“嗯,你们领导真是不行,我觉得你应该换一家单位”
小张:“哎呀不行啊,这家单位钱给的多啊”
小杨:“嗯,那你应该换个部门”
哎呀不行啊!@#¥¥%……&
你应该!@##¥¥%%
“行,先这样啊,我到家了”
请问,小张拨去电话,是在要建议吗?很多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以寻求建议的方式去发泄情绪或确认自己的思考正确”

即使是课堂也同样,课程试讲的人想展现自己的实力,想自己的呈现方式获得肯定。一个人真的愿意去听建议基本上只在一种情况:“当你的权威性已经让对方五体投地,你直接给的答案可能才有效”。比如你是教育界的田老师。(即使是田老师:“只有在不得不给答案的时候才会给,其余就是激发思考”)

作为老师,或一个任何场景的反馈者,怎么能给对方好的反馈呢?克制自己的好为人师,相信对方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为对方的改变。不限于提出一个好问题,但凡能让对方情绪接纳并有新的视角去思考原有问题,这就是好的反馈。

怎么办呢?


一起来看这样一种场景,一家销售公司曾经有非常辉煌的历史,后来整体规模及投入均有下降,有一次在某城市的百人营销团队中授课,一个资深老员工举手发言:“老师你刚才讲的都对,公司现在一点营销都不做,我们在门店中真的是很困难,都快要没有信心了,你说该怎么办?”全场发出了哄哄的噪音,培训师突然想起来,前几年见到这个学员,是这个学员去北京参加公司“王牌销售”的那个人,非常正能量和有感染力。这时,所有人都看着你,你如何反馈?

曾经的类似场景出现过的回应:“你这种传播负能量的方式非常不好,想干干不想干X”,“公司有公司的考虑,你做好执行可以了”,“公司近期营销费用有限,我们努力去做好就可以了”“公司都那么好,要你们干嘛”等等,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我们从反馈的方法来看:

步骤1寻找正面动机或优势。
步骤2感受状态定义起点与终点。
步骤3让小孩坐上逻辑层次的电梯。

我们试着从以上三个步骤分析,第一:寻找正面动机,判断这个学员的情绪由来,一方面公司份额下滑,影响他的收入;另一方面,这个人还爱着公司,不然不声不响的离开组织了。而且他曾经的业绩做得非常好,能力不是问题,问题在情绪对环境的反应,也就是环境层。

感受状态定义起点和终点,他这么说,其实和他以前参加“王牌销售”时的演讲并无差异,无非是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他的状态根本不是要答案,引导的目标就是让这种负能量变成激发大家的正能量。

让小孩坐上逻辑层次的电梯,这个学员现在明显被情绪小孩控制,逻辑小孩出动并不能让对方认可,放弃逻辑小孩,让其他小孩回应,能引发思考的绝对不说服,分析完毕。


回应方式1
(感受小孩坐电梯至行为层)听了你的发言,我感受到你对公司一如既往的爱,也曾经见过你如更有能量的方式去传播爱,去展现爱,你是否有想过,你能做一些什么来去改变现状?

回应方式2
(意义小孩坐电梯至价值观层)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的失望是因为你对我们集体的爱,同时:你是在向我要信心吗?我不能给你任何信心,信心不是他人给你的,信心是源于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能力,自己选择的信任。

回应方式3
(想象小孩坐电梯至身份层)好久不见,我还记得你那时候正能量满满的样子,稍有遗憾今天的发表和第一次略有一些不太一样,哪个身份,哪种状态更能使你快乐,更能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存在?留给你去思考。

回应方式4
(想象小孩坐电梯至能力层,<隐喻>)谢谢你能坦诚的向我反馈问题,听了你的分享,我想到这样一件事儿,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去面试,10个有9个人都缺乏基本的尊重,有人让我等两个小时,甚至有人直接用一副高高在上的状态说“我不知道你为啥要从事这份工作,我从你的简历里丝毫看不出来,”把我气得啊,我起初还在想,你应该对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有基本的尊重啊。有一天我在家里看书看到一句对我启发非常大的观点:“只有弱者才会讲“应该”,强者只会思考我有什么样的能力去改变”。不知道对你有何启发。

抛砖引玉,你会如何回应呢?
也欢迎留言你印象深刻的反馈案例。
(以上回应方式:转化于田老师导师班五个小孩与逻辑层次的知识点)

作者:云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