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文化 | 金、元朝中医

 扶学 2020-01-13
正文
金元时期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女真语为amba-an antʃu-un,"谙班按春"),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为辽朝臣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
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 
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
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
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女真贵族大肆占领华北田地,使得双方的冲突加剧,汉族纷纷揭竿而起 。
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经济方面多继承自宋朝,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对外贸易的榷场还掌控西夏的经济命脉。
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约成书于西周时期。起初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占算时检索吉凶的结果。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战国时期,一些儒家学者系统整理了一批解说《周易》的作品,并把它们编纂成书。到了"独尊儒术"的汉代,《周易》被奉为儒家经典,成为经学家们研治的一项专门学问,这就是易学。《周易》经、传、学始终稳居中国封建时代学术的核心地位,成为人们观察宇宙人生,锻炼思维能力,建构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对于形成中国文化的特色,提升中国文化的内涵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长河里,《周易》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书,但它也是谜案最多的一部书。)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
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 、投下制 、驱口制 、匠籍制 、籍没制 、人殉 、宵禁 、海禁 等,中断了唐宋变革的进程 ,深刻地重塑了宋后中国的历史。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但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
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正面影响方面,蒙古统治者严格控制医疗事业的执行,并立法禁止某些毒药的使用。

如1268年禁止乌头毒草及砒霜在市面出售。

蒙古人也协助开辟了中亚欧地区的贸易,著名意太利探险家马可.勃罗,是首位成功从欧洲乘船航行到亚洲大陆的欧洲人。

他多次往返亚洲与欧洲大陆从事贸易及探索旅游。

当时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

著名医家的创新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临证实践,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医家们开始自成一说,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出现不同的学派。以下是金元时期的重要医学家及他们的学说。

刘完素 - 火热论

完素(1120-1200),河间人(今河北河间),他的医学主张又称河间学派。刘完素曾三次拒绝金政府的招聘,贡献一生在民间行医。

他对《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不断研究,结合自己的经验,译注了《素问要旨论》、《宣明论方》等著作。

刘完素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 学说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医师必须通晓五运六气学说,把它运用到医疗过程中。

他针对当时伤寒病证(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流行,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倡立了火热病机学说。

认为各种证候的出现与火热有关,据此刘完素在伤寒病证的治疗中,善用寒凉药物如肉桂、熟地、麻黄及薄荷等,以清热为主

后世亦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 - 攻邪论

    张从正(1156-1228),又名子和,亦是河间学派的一位重要医家。他致力研究医学经典,学识渊博,着有《儒门事亲》十五卷。

《儒门事亲》,中国古代中医著作之一,张从正编撰,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张最闻名的理论是 "攻邪说",他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都是由邪气所致;而邪气分为三类,有天之邪、地之邪及水谷之邪。这些致病因素,并非正常人体所有的。所以治疗手段必须以消除邪气为主,从而恢复体内正气。

另外,张从正提倡 "六门三法",所谓 "六门"就是以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将疾病归类,以此作为辨证用药的基础。

临床治疗就灵活运用发汗、催吐及泄泻"三法"去祛除邪气。

他扩大了这三种中医治法的应用范围。

世称他为"攻下派"。

张元素 - 脏腑辨证论

张元素(1151-1234),易水(今河北易县)人。

故称为易水学派。也是一位主张革新的医家,1186年完成其著作《医学启源》,描述到"古代医方不能完全治疗现今的疾病"。

(《医学启源》据传系金·张元素(洁古)为教其门人而作。书分三卷,上卷论脏腑、经脉、病因、主治心法等;中卷述《内经》主治备要及六气方治等;下卷为用药备旨。据文献考证,本书流传很少,点校者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中医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见到一部摄影本,系明成化八年(1472)刻,该书脱误颇多,故点校者先据《中藏经》《内经》《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汤液本草》《本草发挥》等书仔细点校,继又据"元刻本"进行补校,使全书通顺可读。)

张元素经过二十年的刻苦学习及总结实际经验,以《黄帝内经》、《伤寒论》及《中脏腑》为基础,发展了脏腑辨证及药物归经的理论。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对疾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临床思维方法,它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

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一经络及其相关的脏腑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他制定"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对脏腑的辨证及用药的模式,加以归纳形成规律。

给后来辨证用药带来很大方便,成为一种通用程序,为推广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作出很大贡献。

李杲 - 脾胃论

又名东垣老人(1180-1251),出身富豪之家,早年母患病,为庸医所误而病死,于是发愤习医。

他着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医书。

《脾胃论》,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李杲撰,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内外伤辨惑论》,李杲撰,三卷,1232年成书,1247年刊订。

该书卷上为辨证,详论阴证、阳证、脉象、寒热、外感八风之邪,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气少气盛,不恶食,不渴,劳役受病,辨证与中热等诸证候内伤与外感之别;卷中为饮食劳伤、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等医论及补中益气汤、神圣复气汤等方论内容;卷下为用药所宜、所忌,以及酒客病,临病制方,随时用药等内容。

《兰室秘藏》本书三卷,分为21门,载医论21篇,列方280余首,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医论集中体现了东垣“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理论,认为多种病证的发生均与内伤脾胃有关,强调治疗应以脾胃为本。所列诸方,如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法度谨严,匠心独运,均为后世常用的名方。本书充分反映了东垣学说在临床各科的经验与成果,是一部临证实用的综合性医著,对于学习研究东垣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以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现存元、明、清等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李杲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脾胃论,即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而脾胃内伤则元气自衰,继而百病丛生。

至于造成内伤脾胃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三条:饮食失调、劳役过度及精神刺激。

李杲在临证治疗中,采用了一套以升举中气为主的方法,分别补益上、中、下三焦元气,尤以补益脾胃为主。

他善于运用温补脾胃的处方和药物。

因此被称为"温补派"。

朱震亨 - 相火论

朱震亨(1281-1358)又名丹溪翁。是元代敢于创新、很有见地的医家。

其名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提出多种疾病的病机是由于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又充分研究相火理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指出物欲是引起相火妄动,造成阴精亏损的根本原因。要人们节饮食、戒色欲,养心收心,不使相火妄动,从而保持'阴平阳秘',达到防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他所创用的方剂如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迄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此外,本书内容还广泛涉及临床内、外、、儿各种,其中对养生学、老年医学、优生学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见解。

《局方发挥》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剂局方》只列各方主治症候,不载病原;立法虽简便,而未能变通,遂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全书针对局方配伍原则与辨证论治等共提出三十多个问题,着重阐发了滋阴降火的治疗法则,指出《和剂局方》常以温补、辛香燥热之剂治病的偏向,主张戒用温补燥热之法。现存元刻本、三种明刻本、日刻本和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相火源自命门之火,蓄养在肝肾脏,与君火相配合以推动脏腑功能活动。

朱震亨认为人体内经常处于"阳动"的状态,精血阴气最容易损耗。

而"相火"是阳,容易被外界所刺激而"妄动",导致阴精受损,引起疾病。

因此他在治疗时擅长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或方剂。

另一方面,他也鼓励人们要节制饮食及性生活,以保养身体的阴气。

他的学说又称为"养阴说"。

针灸治疗

这时针灸医疗的应用非常普遍,很多腧穴及其疗效已被证实, 更创作出新的应用手法。

1331年由窦圭方出版的《针灸四书》是此期的代表。

(《针灸四书》本书不仅从针灸学理论,也从针灸手法、穴名、针灸位置、针刺深浅、留针时间、禁刺禁灸及误刺误灸所带来的后果等实际应用方面,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全书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为从医者必备之良书。如丛书中的《子午流注针经》,为金人何其愚所著,何氏在书中首次提出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法,达到治疗保健的主张。此论与医典 《千金翼方》 "采药论"主张依据不同时辰、不同部位、不同症状采药的原理不谋合同。本书自刻印后,广泛流传日、韩及东南亚各国,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子午针经专著。可以说 《针灸四书》是集我国宋代以前针灸学之大成之作,为针灸学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

举例书中论述之 腧穴鸠尾,可应用于心悸、癫痫等。

与现代中医针灸治疗的指引相近。

此外不只是中国人发展了针灸事业,蒙古人亦作出贡献。

传统蒙古医术如"蒙古灸"、刺血疗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系统。

跌打创伤科

 由于长期战争,蒙古族又崇尚骑射,造就了外伤科的发展。

代表元代在外科学的成就,有齐德之于1335年撰《外科精义》一书。

此书共两卷,上卷描写外科治疗小手术,特别是皮肤科治疗方面,下卷载汤、丸、膏、丹等方剂。

他的其中一个创新是用光合疗法治疗皮肤病。

另外,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方面,又提出新的观点。

与齐德之同时期,还有危亦林撰于1337年的《世医得效方》

此书充分表现了危亦林在骨科上的高超技巧,他精于骨折及骨关节脱位整复与固定。

书中记载之麻醉药如蔓陀罗、乌头等的应用亦是先例。

危亦林是应用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术的先驱者;相对西医学方面,要直到1927年,英国医生达维斯才提出此法。

中医食疗

元代皇家厨师忽思慧,于1330年撰《饮膳正要》一书。

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般饮食卫生法则。

图文并茂,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的专书。

也是一部古代有价值的食谱。

他特别提倡中庸之道,认为饮食要平均配合,不可过量。

书中列出230种五谷类、肉类、鱼类水产及生果疏菜等食品,并确实其营养价值。

如对狗肉的描写有:"犬肉味咸、温和无毒、安五脏………。"

其他重要贡献

金元时期,其他贡献还有儿科医师曾世荣于1294年着的《活幼心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