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文化不仅仅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优秀分支,而且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性的优秀文化历史遗产。桑文化在历史研究、文学研究、美学研究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最可贵的是它对当前社会依旧起着推动作用。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精神文明的建设决不能落伍。桑文化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激励了无数国人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默默奉献。 除了无私奉献,桑文化还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桑树既能生长于肥沃的土壤,也能生长于贫瘠的土地,既能抗旱也能抗寒,生命力极其顽强。尤其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阶段,桑文化所代表的寓意,正是当时人们最好的心灵慰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即使到了现代,农业依旧占据了很大比例,而桑文化对弘扬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发挥了示范作用。桑文化是我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桑文化,既能集成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还能重拾现代文化的内涵。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桑蚕文化正式跻身世界级文化殿堂。 而桑文化对于现代桑蚕产业的发展还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的桑文化在历史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现如今的桑产业正在经历着各方面的变革,此时宣传桑文化,毫无疑问能够重塑桑产业的辉煌,也为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开展“桑椹节”以及丝绸、服装为主体的桑蚕文化艺术表演等,这些活动能够不仅能够将精神、文化、艺术、经济融为一体,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最重要的是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们决不能丢弃它,而桑椹节等活动的存在,则是让我们能够最快速、最直接的去弘扬桑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