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黎族过春节人人参加围猎,场面热烈,是少有民俗

 历史解密坊 2020-01-13

今天,小编要给您说的,是一个关于黎族的春节习俗——围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黎族的春节围猎习俗颇有乐趣,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公平的方法分猎物。究竟是什么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提到黎族,或许很多读者都不太熟悉。从全国人口普查来看,黎族同胞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其中以陵水,三亚和五指山等县市居多,总人口约16.7万人(2010年统计结果)。黎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岭表录异》中就有记载,如“儋、振夷黎,海畔采以为货”,其中的“黎”就是黎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黎族同胞也都能歌善舞,每到传统节日时,村里男女老少们也会载歌载舞地庆祝。不过,在众多的节日中,最热闹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春节,而且还会举行围猎活动。

围猎顾名思义就是很多人一起狩猎,因此在每年春节前夕,村里的人就要开始商量围猎的相关事宜了。首先,要确定一个好日子,最好是在大晴天的时候;其次,还要确定参加围猎的人数,另外也包括猎狗的数量也要确定;最后,还要选出一位经验丰富的人当“猎头”。这样一商量,起码得一整天的功夫,等都确定了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围猎了。另外,在围猎的当天,村里的妇女和儿童,也都不能在家待着,而是要到村外的山坡下,等围猎的人满载而归。

围猎的时候,在猎头的带领下,猎手们手牵猎狗,身背弓箭,腰挂夹刀,然后整齐划一地向山林中进发。在进入山林后,首先是放猎狗,以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让躲藏着的野鸡,野兔和野猪等全都窜出来,然后猎头一声令下,分配好猎手从不同的方向围追堵截,最后将猎物擒获。围猎的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十分困难,不过经过忙碌之后,都会收获颇丰。

因为是春节围猎,所以打回来的猎物自然也会人人有份,不过如何分配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是按照“平均主义”,还是按照“按劳分配”呢?如果是按照前者,那就降低了人们的积极性,但如果是按照后者,那就照顾不到弱势的家庭,故此,黎族同胞本着都是“一家人”的原则,选择了在“按劳分配”的大前提下,实行“平均主义”的分猎物方式。

比如说,猎到了一头野猪,首先要将猪头分给本次狩猎的猎头,表示一种尊敬,然后将四条猪腿,分给四个出力最多的猎手,表示对其功劳的认可,为了让每家每户的男男女女,也都能公平地分到猎物。他们将猎物宰杀后,先分割成不同的大小,然后再用竹签串起来,最后在分肉的时候即有大串也有小串,既有好肉也有坏肉,保证谁都没有怨言。不仅如此,就连猎狗都能分到一些内脏作为奖赏。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然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围猎活动也开始逐渐淡出了黎族同胞的生活。每到春节前夕,黎族同胞还会自发的去山上走走,或者举办其他的节庆活动,一来增添节日气氛,二来也是一种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好运连连。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