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札记】 茶与禅

 我的脚步是条河 2020-01-13

  闲来无事,就看一些闲书;偶有所感,就写一些闲话;读到妙处,就做一些摘录。权当做了读书笔记。我把这种读书笔记的形式谓之“札记”,“札”者,古时写字的小木片也。我感觉在手机上写文章,颇有一些在小木片上写字的味道,故谓之“札记”。


    前段时间从网上购得一本《茶经》。这恐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茶”的专著了,唐人陆羽所著。之所以想读这本书,是因为平日里颇喜喝茶,算是一个不入流的“爱茶人”。喜爱喝茶,却对茶的知识一无所知,就有一点“叶公好龙”的味道,那是很愧对大自然的草木精华的。


    《茶经》,这部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的专著,其实篇幅并不长,总共分有十个章节,约七千余字。加之现代白话的译文和一些茶文化知识的典故、趣闻、轶事,以及一些茶和茶器、茶具、茶道的基本常识等,便洋洋洒洒,厚厚的一本,足够让你在茶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畅游一番。

  陆羽在写《茶经》之前,有一个忘年交的好友,名曰“皎然”。皎然是个出家的僧人,其在中国茶史中堪称茶道的创始人。陆羽写《茶经》,在很多方面都得到皎然的悉心指点。


    以皎然的观点看,陆羽写《茶经》,还仅仅是比较系统完整地阐述了茶的历史、产地、栽培、采制、煎煮、器具、饮用、功效等,并没有上升到茶在哲学和精神上的更高层次。

  皎然出身名门,却笃信佛教。不仅擅于烹茶,更是潜心佛学、道学、茶事、茶理的研究,对禅宗茶道和唐代茶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也把茶文化上升到哲学和精神的层面。皎然写有一首非常著名的饮茶诗,对茶在哲学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和作用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经典的阐述:

      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皎然创导的“全真茶道”,包涵了文人雅士相聚品茗、清谈、赏花、弄月、抚琴、吟诗等各种的艺术境界,对后世的茶艺、茶文学、茶文化的形成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影响。

  自古以来,茶与禅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禅茶一味”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年出家人生活清苦,寺庙内外广植茶树,采制茶叶是寺庙收入的重要来源。寺庙僧人的生活亦十分清淡,没有更多可供享用的食物,唯有茶是寺庙礼客的必备之物,也是僧人清修的辅助品。如此,茶与禅的关系便变得十分密切。禅是朴素的、自然的、平静的,这与饮茶的趣味有异曲同工之妙。加之世事无常,人心动荡,欲求本心清净,何如喝一杯茶去!

  讲到“禅茶一味”,在禅宗的公案里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吃茶去》。这个故事若是铺开来讲,篇幅可能会有点长。但这个古代赵州柏林禅寺里有一位十分受人尊崇的老禅师赵州从谂,却是有必要说一说的。他不仅以“平常心是道”作为传法的要旨,而且认为习禅先要吃茶去。这位老禅师一生清贫,饮茶是他最大的生活嗜好。老禅师活到120岁,他的切身体会是,茶能让人生活平静。茶味清香甘甜,略带苦涩,蕴涵大自然的真味。只有在平心静气的情形下,才能充分品尝茶的妙处。也正是在品尝隽永的茶味时,人心渐渐淡定下来,人生种种繁杂的念头消散,内心逐渐变得清明,这是喝茶的最大妙处,也是“禅茶一味”的真谛所在。

  日本茶道受中国的茶文化影响颇深,日本茶道的核心,就是通过饮茶来悟禅。日本著名禅师泽庵宗彭在其《禅茶同一味》中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如此,倘若你现在正春风得意需要冷静,倘若你现在正挫折失意需要淡定,倘若你现在正迷惘困惑需要心静,那么,不妨“吃茶去吧”!早在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就曾告诫过我们:

    不羡黄金礨,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竟向竟陵城下来。

       陆羽在千年以前写下这首《六羡歌》,今天,我们捧一杯清茶,笑傲沧海,淡然世事,与茶圣陆羽对坐而饮,恬然一笑,难道不是茶中禅味?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