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感悟】陈亚强:我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太行森林 2020-01-13


作为一名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和从事摄影数十载的摄影师来说,我深深地体会到,摄影不仅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也是一项文化与艺术内涵很深的艺术门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摄影,认为摄影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也导致劣质照片满天飞。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数码相机的发展与普及,摄影逐渐被简单化,甚至娱乐化,使得不少人在初学摄影的时候就轻视了摄影的审美价值和摄影的内在含义。

 
那么,对于一名职业的摄影师来说,我始终觉得摄影的功能和作用,才是摄影的灵魂,如果我们对摄影没有正确的定位,也不去独立思考自己拍摄的的选题和内容,肯定难以拍摄出优秀的摄影作品,也难以与社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只有正确理解摄影,认真对待摄影,从而避免娱乐化的摄影,我们的摄影艺术创作才能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反映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同时也能够通过我们的摄影艺术创作,敦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

 
记得几年前,我在拍摄《四川大凉山》的时候,我发现他们每个人艰难的生活背后,都有极其质朴的一面。经过五年的往来和采访拍摄,不仅让那里独特的文化和他们特有的价值观打动了我,也让他们纯朴厚道精神信仰洗礼了我,使得我在摄影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怨无悔,一年四季不分白昼地穿行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寻找和探索着摄影艺术的真情实感。


近年来,我的镜头主要是对准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现状。为了表现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我先后在四川大凉山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住就是数月。对他们将近十年的关注,让我不仅了解到了他们贫穷,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他们的民族特性,无论是民俗、宗教,还是他们的精神世界,都一次次地打动着我。也使得他们的生活在我的胶片上一次次定格,并把他们生活现状传播出去,让世人了解,让世人关注,渴望他们的生活通过我的作品有所改观!




陈亚强,1955年生于江苏宜兴,1970年参加工作,1980年开始摄影艺术创作。现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
 
出版有《克里雅之心》《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于田·昆仑》《不朽的传唱》《荒野非洲》《快乐与纯粹》《鸟天堂》等摄影作品集和摄影专著。
 
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平遥国际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节举办《达里雅布依·克里雅人》《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时光肖像》和《陈亚强摄影作品展览》,曾获中国最佳摄影师奖。
 
多次参加全国影展和国际影展,在国内外影展和影赛中数次获奖。2011年曾获中国最佳摄影师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