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骨风韵 厚德泽人——记书法家张福记先生

 mengk4fz0yyf5h 2020-01-13

熟悉安新县潘龄皋书法研究会会长张福记先生作品的人,会有种不同的触动——他把书法这项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文人艺术,烙上了人格的魅力。正所谓见字如见人,其作品妙韵独具。书法是一种文人艺术,关乎文人的内心世界、内心怀抱和艺术操守。如果一个人的品格不端正,那么,技术上的高超也只能是亡羊补牢。炫耀技巧,舞文弄墨,这不是书法,只是一种游戏。现在很多社会上的人士,都把书法当成一种娱乐消遣,而没有用一个“端正”的态度去审视他,重视它,并使它成为一种内在的修养。在这一点上,张福记先生就远胜一个层次。

张福记,字墨石,1963年出生于安新县安州镇,耕读传家。张福记先生在小时候就步入了书法的殿堂,先后师从邵锦平先生、张美忠先生,后长期临摹潘龄皋先生的书体,之后又得到过吴占良先生、张旭光先生的指导,开始了追随二王书体之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写风格,线条流畅细腻婉约,以行、楷见长,并善写榜书。

张福记先生的书法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作品在海内外展览、比赛中屡屡获奖,并被业内人士收藏。

他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完善着书法的审美坐标。看张福记先生的字,你会体会到一种骨架感,这种骨架感与神韵贴合得很好,洒脱而不失内在结构,飘逸中有着独特魅力。这是很多书法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就像前文中提到的,许多现代人写书法,缺少反身自视,而张福记先生做到了,并成为了他的优点。

张福记先生对于“二王”的书法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和学习。他说,我们常说的“二王”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就是人的风度、自由、尊严和潇洒,所以“二王”的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的第一个高峰,历代历朝文人心之所向的一个境界,原因恰恰在于此。

真正热爱书法的人不会只固守着自己的天地,而是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张福记先生热衷参加社会活动,积极投身对下一代的教育,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进而激发许多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当地总校的支持下,他常年坚持到多所小学义务担任书法老师,填补了这些学校书法教育的空白。很多孩子在他的指导下大大提升了书法水平和自身素质,一批“小书法家”破土而出,并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在2016年安新县教育局主办的中小学师生才艺比赛中,有5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2016年7月,在“中国梦 全国优秀艺术特长生展演活动”(河北赛区)中,5名同学获金牌、6名同学获银牌;2017年在保定广播电视台庆六一书法比赛节目中,有13名同学获书法表演奖……张福记先生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爱国文化名人潘龄皋先生就是安新县人,是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自成一家。当地人都以出了这样一位爱国文化名人而自豪。在张福记先生及其他几位书画家的积极筹备下,于2009年成立了潘龄皋书法研究会,旨在研究、学习和传承潘龄皋先生书法艺术,弘扬潘龄皋先生爱国精神。张福记先生担任会长。自研究会成立以来,多次举办书画展、笔会交流活动、公益教学等,传播文化的种子,并协助一家杂志出版了潘龄皋先生专刊,得到业界的认可和赞誉,并成为“保定电视台2018梦想启航迎新年少儿晚会”合作单位。2017年4月,潘龄皋书法研究会与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保定市文联、保定佛光美术馆等单位,成功举办了纪念潘龄皋先生诞辰150周年研讨会暨《洁清自守——潘龄皋书法作品集》首发式。

“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安新县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为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下一步,我们潘龄皋书法研究会和潘龄皋书院将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雄安新区的文化发展繁荣贡献积极力量。”张福记先生表示。

作者:刘子康

【河北工人报·公益周刊2019年9月25日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