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全面解析!

 SCLG2016 2020-01-13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

  • 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含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60项。

  • 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分别颁给了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
初评与最终获奖情况

今年初评通过的项目数量为近年来最多,达到324项,正式授奖数量也创近年来的新高,今年的授奖数量比初评少了28项,我们可以从表里看出最近三年的变化率明显高于2016年,整体来说自然奖和发明奖的变化率更高,进步奖的变化率较低。汇总表如下:

特等奖、一等奖项目情况
按照《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文件要求,“提名一等奖的评审落选项目不能降格参评二等奖;提名二等奖的项目可以破格评为一等奖”,从2018年、2019年评审情况看,该制度基本得到贯彻实施,但是提名特等奖的项目依旧可以降格参评一等奖。在2019年度更是首次出现提名二等奖破格评为一等奖的情况,遗憾的是该项目最终未能拿到一等奖。

2019年国家奖通用项目提名特等奖、一等奖共计85项,初评通过24项,最终获奖17项,特等、一等(含创新团队)得奖项目列表如下:


三大奖各评审组情况
     2019年受理的通用项目总数为1291项,初评通过总数是261项,最终获奖数量是239项。各评审组获奖情况如下:

获奖单位情况

中国科学院:共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8项(人)。曾庆存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自然科学二等奖1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其中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项目获技术发明一等奖(专用项目);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其中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晋闽牵头完成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牵头完成的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专用项目)。中科院提名的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尼尔斯·克里斯蒂安·斯坦塞斯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高校:从通用项目获奖情况来看,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共239项,其中144所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198项,占授奖总数的82.8%;

其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1项,占授奖项目总数4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的69.6%。

  高校作为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8项,占授奖总数47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6项)的83.0%。
  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115项),占授奖总数146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131项)的87.0%。其中,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8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创新团队奖1项,二等奖79项),占授奖总数的60.3%。
  高校创新成果不仅有“数量”,更有“质量”。高校在高等级奖项中的表现更加亮眼。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总共授奖1项,授予南开大学“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一等奖总共授奖1项,授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杂机场高精度飞行校验技术及装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特等奖总共授奖2项,其中1项授予上海交通大学“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奖总共授奖1项,授予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精密制造创新团队;一等奖一共授奖12项,其中7项分别授予东北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牵头完成的项目。

从获奖单位排名情况来看(第一完成单位,通用项目),清华大学获得10项,高居榜首,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获得了5项,详表如下:

(数据不含专用项目和科普组,附属医院未合并计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