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山家往事 2020-01-14

长安十二时辰,已经热播一段时间了,这场面、这情节,完全是拍电影的手法呀,拉着国产剧提升了一个档次,这水平不输于美剧《二十四小时反恐》。

盛唐,万国来朝,作为国都长安的治安,自然备受帝国统治者重视。为了使信息快速传达到决策中心,人们用不同颜色的方格并配以不同的组合来完成使命,而承担这项任务的载体,则是望楼。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历史上真的有望楼吗?还真有。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发展历程。

一 望楼雏形

我们先来看一个字---吴,这个字从夨、口,意思就是,一个人一边跑,一边张着嘴大喊。实际上这就是最早传递信息的方法。这种方式,虽然信息传递丰富,但是不方便呀,近距离的话,比如三五公里或许还行,远了呢?

公元前490年,有个叫马拉松的人跑了42公里,躺地上就起不来了。幸亏雅典那么小,这要让他来到咱们的大周,十个他也跑不下来啊!

而那个时候,我们早就不用“吴”了,用什么传递军情呢?烽火台!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比马拉松还要早几百年的时候,有个烽火戏诸侯的君王---周幽王。说他是癞皮狗鼻祖一点不为过,为博美人一笑,就拉着人家去烽火台上玩去。讲真,周幽王挺冤枉的。

实际上,从比他早几代的周夷王开始,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诸侯了,轮到他当君王,烽火台上点把火,那些诸侯就急赤白脸的赶过来?

另外,在古代,烽火台的狼烟是有讲究的,烽火台会根据不同的敌情传递不同颜色、浓度等形式的狼烟。而褒姒作为一个女人,是不大可能知道这些军情机密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即便是有“烽火台戏诸侯”,估计也就是随便拿点柴禾,弄几个士兵,玩点角色扮演,逗逗褒姒罢了。

二 望楼发展---坞堡

这种烽火台,后来演变成了多种形式,比如古代军队安营扎寨的时候,营盘四周会有这种门阙结构,就是用来瞭望敌情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到了秦汉时代,烽火台形制发生了变化,下放“民间”,许多大户豪强自己在家中建造起这种有一定高度的土楼,号称“坞堡。”尤其王莽之后,这种建筑已经较为成熟,在北方地区几乎是遍地开花。

这种坞堡,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威力,但是,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在上面居高临下,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尤其是好多坞堡具有掎角之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有的甚至还建有地下通道,里面马厩、粮仓、等一应俱全。比如河北的张壁古堡即是此等形制。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面对这种坞堡,消灭一个似乎不难,如果是大面积的呢?我想,即便是成建制的军队,也不得不考虑其代价,这就是西晋衣冠南渡后,北方虽然沦为胡人天下,但是还是有相当部分汉人得以生存下来的原因。

另外,汉人南渡,也将此技术带到了福建、两广等地,并衍生出了新的样式,比如客家土楼,就曾经让美国的国防部震惊,因为他们以为这是我们的核反应堆了。

后来,日本人全面侵华后,在华北建立了大量的据点,俗称炮楼,亦是此等样式。

这种阙,不但活人用,过世的人也用。许多帝陵的神道,都会摆设这种建筑。

三 望楼车

上述望楼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谈不上机动性,主要用于防御,如果用于攻城呢?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修建好望楼再继续打。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墙建筑越来越高,越来越厚,攻城就变得相对比较棘手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攻城器械也随之发展。

我们知道,古代两军对垒,结束战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击杀对方中军,中军如何辨别呢?大纛旗!只要将这个旗帜砍到,对方就失去了指挥中枢,自然就作鸟兽散。后来随着大规模兵团作战,这种大纛旗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战场需要。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望楼,真有这么厉害?起底它的前世今生

这个时候,望楼车走上了历史舞台。它承担起了指挥、调度的功能,影响全局,所以我们看历史小说会发现,好多神箭手都喜欢撩望楼车上挥旗的人。

据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攻城法》描述:

以坚木为车,坐并辕长一丈五尺,下施四轮,轮高三尺五寸。

这就是望楼车的样子,可以随时移动,这个望楼车的稳定与否,在战争中,可以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在冷兵器时代,我们用望楼传递信息、御敌、自卫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伤亡,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当西方人还靠奔跑传递信息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此等先进理念,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智慧。盛世大唐,盛世历史,其实也就是由这些细节组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