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中华田园犬”改名为“中华帝王犬”,你觉得如何

 灵魂出窍KKK 2020-01-14

欢欢爱生活

随着深圳等城市将中华田园犬从禁养犬名单中移出,“大黄”、“小黑”们似乎看到了出头之日,为了能够让它们更能为这个社会所接受,不少网友提出要给中华田园犬们换一个霸气点的名字,新手养狗大全的粉丝也有类似的留言,比如“中华帝王犬”。

暂且不说改名的事情,我们先来看看“中华田园犬”这五个字到底是咋来的。

在上世纪是没有中华田园犬这个词语的,一直被叫做“土狗”、“草狗”、“柴狗”等,直到大概20年前,在一些爱狗人士的推动下有了类似的名字,至于“中华田园犬”这五个字到底从何而来,据说还是英文文献里“chinese rural dog”反向翻译而来的,同时,它们被分为三个品系:北方品系、江浙品系和两广品系,主要在耳型、毛色、体型等方面有所区别。

然而,目前绝大部分中华田园犬已不具备稳定的遗传性状。

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犬种,关键要看它们具不具备“稳定遗传的性状”,官方认证时必须提供三到五代稳定遗传的基因和性状证明,这也就是为何拉布拉多性格都如此温顺、哈士奇为何如此之二、英斗为何如此之慵懒,这些品种犬生的娃也都是一个模子。

而不具备稳定遗传性状的土狗,一窝狗崽可能五花八门,甚至成年后的体型上也会相差巨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以下2个概念:“中华田园犬”和“中国原生犬”。

★中华田园犬:基因、外观,毛色,习性等差异性很大,后代不能稳定遗传,一般意义上的土狗、草狗、柴狗等。

★中国原生犬:具有相似的外观和习性,且后代能够稳定遗传,比如CKU认证的藏獒、陕西细犬,下司犬、莱州红犬,还有去年力压全场“洋犬”夺冠的唐狗等。

当然,中国原生犬可以简单理解为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中华田园犬。

为何现存的中华田园犬们不具备稳定的遗传性状了呢?

中科院院士张亚平发表的文章中显示,东亚南部地区的家犬的基因组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也就是说,它们的祖先原本杂交得就很严重,虽然这种杂交使它们更有杂交优势,杂交出的更多性状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但在当今人为制定的标准体系下就无法被认证;同时,上世纪外来品种犬的入侵,继续加速了它们的杂交,已经很难再找到当年苏东坡诗句里“左牵黄右擎苍"的“大黄”了。

所以对于这部分串得看不出是什么品种的狗狗,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称之为“中华田园犬”,久而久之中华田园犬的意义被扩大成了“除了品种犬以外的犬种”,要想从它们中选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性状品系的“大黄”、“小黑”们,难于上青天。

综上所述,把“中华田园犬”改名为“中华帝王犬”,本质上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