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但是对很多陆地植物来说, 水太多了也会被淹死。 被水淹没的土壤中氧气不足, 植物的根部无法从土壤中 吸收到足够的氧气, 就会引起缺氧, 导致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大大降低, 最后植物被“饿死”。 但是有很多植物却能一直生活在水中, 例如荷花、茭白等挺水植物, 还有长在水底的金鱼藻、苦草等沉水植物。 这些长时间生活在水里的植物 为什么不会淹死呢? 原来它们已经掌握了一套适应水生环境的本领。 为了应对水中缺氧的环境, 水生植物都自备了一套“充氧泵”。 仔细观察芦苇、睡莲等的叶柄、茎干和地下茎, 你会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孔, 这就是专门用来运输气体的管道切面, 称为“通气组织”。 这些植物的叶片 通常高出水面或漂浮在水面上, 通过通气组织, 能够使空中的氧气进入叶柄、茎茎干, 再向下扩散到地下茎, 这就保证了水生植物的根 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 在水生植物中, 还有一些种类的身体全部沉在水面以下, 如金鱼藻、苦草等。 它们既没有高出水面的“出水叶”, 也没有浮于水面的“浮水叶”, 那它们又是怎样存活的呢? 沉水植物的叶片又细又柔软, 例如金鱼藻的叶子为丝带状, 宽度不足0.5毫米, 这有利于它们高效率地利用 水中有限的阳光和空气进行光合作用。 金鱼藻的茎叶里还有许多孔洞, 这些孔洞可以用来储存水中的空气, 也可以存放光合作用时产生的氧气, 供给植物进行呼吸和生长。 |
|
来自: 昵称20010796 > 《转载图文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