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能调和药性,解药毒。热药用其解热,凉药用其除寒,还能补中益气。 甘草的解毒功能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早在20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甘草列为药之上乘,称其具有坚筋骨、长肌肉、增气力和解百毒之功。明代名医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种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甘草泡水有哪些功效? 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朱叶珊介绍: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味甘,纤维性甚强,似草质,故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甘草被历代医家视为最清纯、最和美之药品,有美草、蜜草、甜草、国老等美称。甘草主要功能是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等,是处方用药过程中最常用到的一味中药,来看看甘草泡水的功效吧。 1 治疗咳嗽痰多 如果身体出现了咳嗽、痰多等毛病,那么将甘草泡水喝能够治疗这种症状,它能起到止咳化痰的功效。将甘草泡水喝,不仅能令喉咙感觉到通透舒畅,对于一些咽喉方面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 2 清热解毒 冬季气候干燥,这个阶段的人群比较容易出现口渴以及上火的情况,甘草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有效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3 补脾益气 甘草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促进肾脏以及脾胃的健康,所以可以缓解一些脾胃虚弱以及身体倦怠乏力、疼痛、腹泻等情况,令身体状况更加的好。 4 去除身体寒热邪气 如果能够科学的服用甘草,那么可以有效的促进五脏六腑的健康,同时还可以令筋骨更加的强壮,同时元气以及肌肉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除此之外,服用甘草还能够起到延年益寿以及清热解毒的效果。 5 美容养颜 甘草泡水喝的功效还包括了美容养颜,它可以令身体的状态更好,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排出身体毒素,令肌肤以及身体状况更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中药材并不能够长期服用,否则健康会下降。 甘草的禁忌 当然,甘草作为中药, 古代就有本草学家指出甘草“有小毒”,所以不宜长期或者大量应用甘草,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 1 高血压慎用 高血压患者使用甘草制剂,这是因为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家都知道,长期服用激素可以引起血压升高等等,因此,甘草虽然属手天然植物,相对比较安全,但长期滥服甘草的话,还是会产生全身浮肿、血钠浓度增高等现象。长期的水肿加重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上高浓度钠离子对血管壁的损害。服药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必要时可以配合服用安体舒通来对抗甘草副作用。长期服用甘草可引起水钠潴留、浮肿、血钾降低等,故高血压、病人要慎用。 2 肾病慎用甘草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灵枢·五味》篇提出:“肾病禁甘。”仲景宗此训,创制温补肾阳的“肾气丸”即不含甘草,后世医家据此而衍化的肾病诸方,都未用甘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促进水、钠潴溜和排钾增加,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症,说明“肾病慎用甘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湿病忌用甘草 《汤液本草》明确指出:“甘者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甘缓而壅气,非中满者所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凡因湿所致的呕恶、痰饮、中满、水肿等症皆不用甘草,例如攻逐水饮的五苓散等。 4 急证少用甘草 甘味药性缓而善守,而甘草为甘味药之代表,其甘缓柔润之性,决定了它在急证运用中的局限性。以《伤寒论》为例,阳明急下三证、少阴急下三证,都用不含甘草的大承气汤,意在急下以存阴,避免甘草甘缓影响大黄、枳实的效用。 甘草不能大量服用 过量的服用甘草容易对身体产生危害,甚至于出现呼吸系统停止的症状。如果没有科学的使用甘草,则容易呼吸衰竭,这样生命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一定要适量使用甘草,特别是儿童更应该减少甘草的使用量。如果是疾病需要使用到甘草,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朱主任为大家推荐几个小验方: ※酸梅汤:甘草、陈皮、山楂、乌梅按1:1:2:3的比例,煎汤代茶饮,治脾虚消化不良、消暑生津。 ※甘草薄荷饮:甘草和薄荷叶洗干净后入锅,加入1000ml水烧开,熬煮三分钟之后,关火将汤汁过滤出来,即可饮用。治疗咳嗽咽痛。 ※甘草杨梅干:将甘草打碎,将杨梅,白糖,打碎的甘草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熬制水份蒸发。将熬好的杨梅直接摊开在是平盘上晒开,然后再放入微波炉四分钟即可,等到杨梅变成杨梅干即可食用。治疗食欲不振。 ※甘草菖蒲煎:甘草、石菖蒲各 3 克,水煎服。每日 1 剂,分2 次服。治疗失眠、心烦多梦。 ※甘草山豆根粉:将甘草与山豆根按照 1:3 的比例,共研细粉,搅拌均匀。每次服0.3-0.6 克,温开水送服,每日 3-4 次。治疗咽喉肿痛。 ※甘草油:甘草 50 克切片,浸于 75%的酒精100毫升内24小时,滤出浸液,加入甘油和水,混合后搽患处用于治手足皲裂。 作 者 简 介 朱叶珊,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唐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科副主任。河北省三三三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师承人员,全国名老中医王国三工作室负责人。唐山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星标河北中医药,中医大事漏不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