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俗大话:舟山流行的除夕“不杀鸡”之说 缘起竟是出于对鸡的感恩

 宏罗观史 2020-01-14

之前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传闻,在浙江的舟山一带,除夕讲究不能杀鸡。但传闻归传闻,却不知道为什么?个人感觉是因为要过春节,除夕之后的第一天大家都在以第一声鸡鸣作为新年曙光的使者信号,图个来年大“吉”大利,所以不能杀“鸡(吉)”。可是,今天才知道它居然还有新解。  

这事还得从清军入关那会谈起。  

据说在明朝末年,南明辅佐鲁王的抗清名将张名振,他为舟山人氏。当时清军进逼,张名振屡次击败清军。  

在1651年除夕之夜,清军趁着张名振元征攻打松花江的机会,突然发动对海城舟山的袭击,舟山失陷,此时,人民群众就开始遭殃了,清军逢人便杀,他们约定,一直杀到鸡鸣便停止。当晚,他们杀了舟山百姓1.8万多人,最后杀的只剩下六户人家,清军正打算继续进行这一罪恶行为,可就在此时,突然一声“哦——哦——哦!”鸡鸣叫声响起。于是,清军的杀人行动便因此停了下来。舟山的这六户人家,也因一声鸡鸣而就此得以活命,这才使得舟山人得以繁衍。  

从此,舟山人为了感恩公鸡挽救人们性命之恩,从此规定,除夕不杀鸡。而且这一传统一直保存至今。  

以上说法的可靠性,源于一则历史传说,是不是真的这样,还需要身在舟山的朋友们帮忙考证其详了。总之,除夕不杀鸡,总会图个吉利是没错的。大家都在过新年,公鸡也在等着望见新年的曙光发出第一声希望之鸣而一鸣惊人呢!  

—————— / END / ——————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