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正在致力于强化特种部队作战能力的改革,通过优化特种作战分队编组,提高美军特种部队遂行非正规战、受援国国内部防卫、直接行动、特种侦察、反恐怖行动、心理战等任务的能力,在不便于使用常规部队的时机和地点使用军事力量。美军认为,随着特种部队任务日趋多元,只有进行下面“四化”改革,通过优化编组形式,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 一是小型化。美陆军特种部队小队由1990年代的25人减至12人,一支典型的 “绿色贝雷帽”即特种部队大队编1个司令部与司令部连、3个特种部队营和1个支援连。特种部队营下辖3个连和1个司令部连。特种部队连编6个阿尔法(A)小队。阿尔法小队是所有特种部队大队的基本编组模块,由12人组成。贝塔(B小)队为特种部队连的指挥部分,通常由11~13人组成,主要部署于A小队的后方区域,其指挥官为少校,副指挥官为上尉。西格马(C)小队为特种部队营的指挥机构,是其下属三个连的作战、训练、通信与后勤支援的指挥与控制单位,指挥官为中校。
二是合成化。美军特种分队已由过去单一军种编组向陆、海、空合成特种编组发展。《联合特种作战顶层概念》要求,实施特种作战时,应综合运用各军种特战力量,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特混编组,组成联合特种作战小队。例如,绰号 为“三角洲”部队的第1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内编有一支小型航空中队,主要装备12架AH一6型攻击直升机和MH一6型运输直升机,便于其空中运输,而不必依赖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和美国空军战时设施。
三是多能化。美军要求特种分队具备多元作战能力,能同时遂行多项任务。陆军特种部队A小队的12名成员中,有2名军官、1名作战军士(通常为军士长)、1名助理作战和情报军士、2名武器军士、2名工兵、2名医务军士、2名通信军士。除了要熟练掌握本身的技能外,所有队员都是合格的空降兵,会说多种外语。每个A小队在需要时可分为两个6人组进行战斗,每个6人组就是一个独立小分队,可以单独执行各型作战任务。 四是军民一体化。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新编民事司令部,专门负责特种作战中的军民关系事务,其下辖的第95民事旅是一支专门支援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现役民事部队,第二支民事旅即第85民事旅以支援美国陆军一般任务部队。此外,美军还重视以传媒向外国受众传播信息和思想,将心理战大队转型为军事信息支援作战大队,当前2支现役军事信息支援大队——第4军事信息支援大队和第8军事信息支援大队部署在北卡罗来纳州布雷格堡,其下属单位隶属于战区联合作战司今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