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10年470万医学生毕业,但医生都去哪了?

 厚德载物乾 2020-01-14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些年来,不少老百姓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大家很疑惑,大学扩招之后,医学院校也一路高歌猛进,校区新建扩建了不少,医学生录取人数也大大增加,毕业的医学生也不少了!居然还会出现医生短缺的现象,真是令人难以理解!

Lancet杂志一项研究曾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发现在10年中,中国大学培养了470万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而医生总数只增加了75万,增幅为16%。

在10年中,中国毕业的五年制学生是431万名,7年制硕士是41万人,合计473万。但在这一期间,中国注册的医生仅增加了75.2万人,增幅15.9%。

此外,10年中25~34岁的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而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 11.6%。农村地区医生缺口达到50万人。

其他有数据表明,中国医务工作者在 2006年是670万,2014年是1020万。但执业医师仅240万人,执业助理医师50万人。其中还包括14.5%的传统中医人员。

其实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公共信任资本,这是最受尊敬的。让员工成为最受尊敬的人,让医院成为最受尊敬的医院,那就是好的品牌。

在2019年1月19日,“健康中国2030品牌计划”——鹊鸣演讲中,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副主席袁钟教授以医学的角度、哲学的思考向公众提问:中国医疗行业的信任资本到哪儿去了?

引起在场人们深深地沉思......

点击可观看完整视频

↓↓↓


但是,如果深层次地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现阶段医生短缺还真是难以避免:

一、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不够多是一个重要因素

医生短缺,主要是体现在临床一线看病的医生不足。事实上我国总体的医务人员数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增幅,但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并没有很大变化。

按照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我国大陆2016年共有执业(助理)医师319.1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0.0万人,2016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3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1.51人。

也就是说连乡村医生一共在内共有419.1万医生为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而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9.1万人并不能全部有效上岗:一是不少医院的管理层都是由医生担任的,这些人很多不在从事临床一项工作。大部分从事行政、后勤等管理工作,这些人不再是纯粹的医生了;二是执业助理医师在二级以上医院是没有单独行医资格的。

这样一来,实际上医生要少于上述的人数。面对全国13亿多人的医疗需求,这些医生显然是不够的!

既然不够应该增加医生呀,事实上要增加医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现有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占绝对主力,医生也是事业身份,医生数量不是医院想增加就增加,要受到单位规模、编制控制、医院效益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在没有改变医院事业单位性质的前提下,任何大幅增加医生的行为都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每年有限的编制指标又难以解决医生短缺的状况。这样一来,又衍生一些怪现象:一是医学生流失非常严重。

很多医学毕业生放弃从医,有的是因为医生这个职业投入大、风险高、报酬低。医学生大量流失,优秀人才不愿从医。有的是因为临时工的身份挣钱又不多、前景又不看好,直接就改行了!于是大量的医学生就这样放弃医生生涯。

Lancet之前的分析数据指出,在2000-2005年,医师增加了15.7万人,同期所有毕业于医学和卫生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达67.4万人。即使假设储备的卫生人员耗损率为每年3%,也有20.6万名医学院校毕业生没有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二是现有医生流失现象逐年增多。

尤其是表现在一些专业上:工程院李兰娟院士的一份调研指出,由于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妇幼保健人员成为医疗卫生行业中人才流失的重灾区——“48.68%的医院有儿科医生流失的现象”。有媒体报道,东南部沿海的厦门市曾出现儿科医生集体离职、人手短缺、招聘难等问题,引发业界忧思。

无独有偶,媒体透露青岛市现有精神科医生230人,护士700人,缺口较大,而且精神科医护人员流失较为突出。至于基层全科医生缺口之大,以至于教育部门提出要培养10万全科医生的宏伟目标。

这样看看,进来当医生的人少了,流失的医生又不时出现,医生短缺现象就不可避免了!

二、病人大幅度增长是最重要的原因

医改这些年,由于国家在构建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取得非常大的进步。尤其是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女职工生育险、学生意外伤害险等等一些列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老百姓能看病、敢看病了,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因此得到充分释放。病人大幅增加在2009年后表现尤为突出。但是,医生的数量并没有得到同步增加。

据卫计委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4亿人次(增长3.1%)。2016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8次。2016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3人次和住院2.6床日。一年要增加几个亿人次的病人,这种工作量增幅之大,大大超过了医生增加的幅度。这样一来,医生相对短缺就出现了!

实际上,在大幅增长的病人中,绝大部分是医保体系建设后合理出现的正常增长。

但是不可否认增加的病人也存在一定的水分:一是过度医疗的现象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这一点医疗行业的人士都有程度不同的认知,不再展开讲述。

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主管部门的考核体系有不足。主管部门对医疗机构业务量增加的考核时有加分、病人增幅下降的要扣分,这样的指挥棒下,也促使医疗机构大量增加病人以应对考核。病人被大量增加,医生又跟不上,短缺就出现了!

三、医生短缺,应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是提高医生待遇。包括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让医生在经济上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收入,维持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医生收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这就涉及到让医生自由执业的问题。

让市场来调节医生的收入,然而这一点医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医生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改变现有社会对医生偏见和有色眼镜下的丑化!只有医生待遇好、社会尊重医生,大学生们愿意来从医,现有的医生流失少。那么,医生的队伍肯定会越来越壮大!

二是构建合理的疾病预防与医疗救治体系。目前,三级医院的医疗救治力量并不差,当然在基层还是有很大的短板。因此一定要提升基层的医疗救治能力,把多发病、常见病留在基层,形成一套分工合理、有序流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另外我们在疾病预防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有的疾病预防体系在应对急性传染病和流行病方面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慢性病防控等方面基本上流于形式,每年花费国家资金不少,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可以减少相当一部分病人的出现。这样一来,医生短缺的现象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有幸的是2017年11月7日,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当前人才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也就意味着,国家将从顶层设计方面来逐步解决卫生计生人才短缺问题!医生们请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