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花径葳蕤 2020-01-14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霜雪姿。欲开时。未开始。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辛弃疾《江城子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初衣解诗:少年成名,中年退休是当代许多人的愿望。如果让你40岁退休,你一定倍感快乐。但总有些人是另类。比如辛弃疾。22岁的他起兵归宋,为的是收复金国的北宋失地。一腔血勇,孤军杀贼,人在金朝心在宋,匹夫一怒,血溅五尺,辛弃疾成就了宋朝的侠客行。

但问题等待他的,不是驰骋疆场,等待他的是漫长的朗诵的内部消耗。可把这个英雄少年双双折杀死了。这部40出头的辛弃疾,弃置不用18年,豪情无处释放,看花吟花,看酒对酒,犹不解恨,自己愿意当农民,说是闲居生活,实际心理哪里闲得下来,无非是将一把力气,播撒在自己的庄园和土地上。

辛弃疾至少养了桃李和梅花。而且以他的豪放劲,一颗两颗岂是心愿,千树万树才是王道。然而犹有不平。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这梅花养得好,暗香横路,雪枝低垂。这是稼轩自己的庄园里,这不是驿路的梅花,看了早上看不到晚上。辛弃疾早也看,晚也看,早上的风吹过来,晚上的风吹过去,在一年最寒的季节,梅花争春,先出岁寒枝。

“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这句话可是颇有深意。什么叫缘太早却成迟呢?算起来一年当中的春事,只有梅花春天结缘最早,但正是因为这种早,反而让它生平落寞。因为百花开放的季节,梅花的花期已过,得不到东君的眷顾和人们的热赏。

而这句话里明显带进了自己的身世之感。成名太早,与世不宜。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

这是细细的观察梅花,才得到的梅花在各种状态下的美感。梅花未必完全是诗中所标榜的霜雪之姿,你看她将开未开的时候,和风丽日,粉面含春,一点朱唇,淡淡胭脂,何等的清丽妩媚。

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我这样在微醺的状态里这样说梅花,梅花,你不会恨我吧?因为我知道你最妩媚的样子,我知道你最娇俏的颜色。他们都说你冷若冰霜,和冰雪共存,可是我知道不是这样的。你只是遭遇了大雪,而你这美丽妩媚的样子,也不会有人知道吧!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辛弃疾的这首诗很有意思。他不写梅花的冰雪品质,却反其意,说梅花,只是因为和春天结缘太早,反而错过了浓烈的春天,她那横绝四海的妩媚清新,那倾城之美,雪藏在春初的寒冷里,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已。

他这是诽谤梅花吗?不对,他这是爱惜梅花,知解梅花。所有的花都愿开在春风里,梅花当然也不例外,所有的花都应该是享受东风与热烈,并非梅花清高,只是因为她来得早了,反而错过了百花争艳的春天。

辛弃疾的这首诗,很有李商隐“为谁成早秀”的风味。不过英雄和天才的出世,往往不会逢迎世事。英雄和天才也并非一定要逢迎世事才会做出成就,但英雄和天才向来命运多舛。英雄比如辛弃疾,天才比如李商隐,大有生不逢时之感。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辛弃疾醉里看花,是另一种醉里挑灯看剑,梅花剑气,虽寂寞,但清奇锐艳逼人。

我可以想见辛弃疾在自己的庄园里,一口酒,一把剑,梅花四绕,如太白醉月,说的都是痴话,又如何说的不是真心实话。

宝剑雪藏,梅花冷淡,那其实最美的最挥洒的情致无人得见。这是英雄的悲哀,好在辛弃疾英雄末路成了文豪。

问世间多少文人末路能成英雄?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霜雪姿。欲开时。未开始。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辛弃疾醉里看梅花,为什么说梅花缘太早,却成迟?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