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家池街与当年汇泉楼饭庄

 llxzbpzxm 2020-01-14

在济南旧城西门外、共青团路东段路北,原有一条老石板铺成的南北小巷,它就是“老济南”人人皆知的江家池街。成书于清康熙年间、题名为西周生辑著的《醒世姻缘传》曾写道:小说主人公狄希陈同几位考生从趵突泉出来,“同到江家池上吃了凉粉、烧饼”。由此可见,远在明末清初这条小巷曾是出售饮食的市井之地。

顾名思义,江家池街是以巷内深处有一处名泉———江家池而得名的。而江家池则是因明代嘉靖年间官至陕西按察副使、锦衣卫武官的历城人江浚世居于泉池之上而得名。据史书记载,江浚,历城(今济南市)人,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他细心推勘,平反冤狱,曾任四川道监察御史.有一次,他跟随嘉靖皇帝巡幸承天府途径滹沱河,河上没桥,临时搭桥已来不及,他令地方官搭船为桥,上面盖上黄土,两边安上栏杆,让皇帝车驾从“桥”上过去,大家无不服其机智。

江家池街南北长虽然不足百米,但它在济南老街巷中却名声赫赫。这条街上不仅有着老济南老少皆知的名泉天镜泉,巷内的百年老店汇泉楼饭庄也同样是旧时济南的老字号。

提起江家池,老济南人都知道它是泉城的一处古老的名泉。孩提时,一旦我家兄弟几个调皮打闹时,大人们总爱说:“走!到江家池看鱼去!”那时的江家池是远近闻名的放生池,池内水深约二三米,水面阔达二三百平方米,池畔有山石砌成的半人高的护墙,池里蓄养了数百尾大鱼,其中多数是鲤鱼和鲫鱼,这些鱼都是善男信女们买来放生的。在我的记忆中,当时江家池水清澈见底,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水泡不断向上吐冒,游鱼自由自在地在池中遨游,给人一种清凉静谧、悠然安详的感觉,每日里引来不少人来这里欣赏泉水和游鱼。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提刑按察副使、曾任历城知县的张鹤鸣在游览了江家池后,触景生情,以该泉水面如镜,景物倒映,如天垂镜,遂将其改称为“天镜泉”。然而老济南们却因“江家池”这个泉名通俗、易懂、上口、好记,所以仍习惯叫它为“江家池”。


让老济南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除了到江家池观鱼,在它的北邻原来还曾有过一座闻名遐迩的百年老店—— 汇泉楼饭庄。


汇泉楼饭庄,自清光绪十二年(1886)开业至前些年因拆迁而消失,足有100多年的经营历史。据侯君杰先生在《汇泉楼饭庄》一文中记述,清光绪年间,江家池畔原有两家比邻而设的饭店,一家叫锦盛楼,一家叫德盛楼。清光绪十二年(1886),历城县张公坟庄人张钦投资铜钱百吊,在池东畔租赁古城陈家房屋,创办锦盛楼饭庄。它与别家菜馆不同的主要特色是,以活鱼制作菜肴招待顾客,著名的菜肴有活鱼三吃、糖醋黄河鲤鱼、锅塌蒲菜、糟煎鱼片、拔丝莲子等。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历城县遥墙人刘佩河等三人,出资百吊,租赁江家池北畔的原秦琼府拴马亭房屋,创办了德盛楼饭庄,有从业人员19人,经营地道的济南菜。为扩大营业面积,该饭庄将木桩打入泉池中,填石做基,改建了房屋,使饭庄半入池中,夏季凉爽,冬天温暖。

锦盛楼与德盛楼依池而立,因为只隔着一条丈余宽的小溪,两家饭店的竞争一直很激烈。初期两家虽不分高低,但日子久了,锦盛楼渐渐处于劣势。究其原因,德盛楼股东均系饮食业科班出身,三人熟悉业务,搭档得力。再加上用高薪聘请烹饪名家王志田掌厨,烹制的菜肴味美价廉。正是由于德盛楼人才济济,经营有方,故而其生意越来越兴旺。而锦盛楼店主张钦年老多病,独立难撑饭庄的经营局面。1927年张钦有意歇业,经人说和,由德盛楼接收过来,两家合为一家。两家饭店合并后,便用板桥联结起来,并增建了池北畔的二楼饭厅,营业面积较前扩大了将近一倍。顾客登上楼来,俯视池内游鱼。品尝酒菜,临流赋诗,心旷神怡,生意开始兴隆起来。

1937年,日本侵华,济南沦陷前夕,德盛楼主人觉得时局不稳,生意不好做,想关门歇业。由店中从业人员刘兴纲、张友笙、陈汉卿、于荫庭等人以8000元买下,并给饭庄起了个很有泉城济南地方特色的名字——“汇泉楼”。

汇泉楼自开业起,锐意革新,制定了新的管理制度、经营策略、分红结算办法,饭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由于营业厅已不能满足营业的需要,遂于1941年秋天增盖池北畔二楼,饭庄房屋增为11间,较原营业面积增加了1/3,基本上满足了营业需要。


汇泉楼饭庄,由于位居名泉之畔,具有得天独厚、近水楼台的泉水景观,又加以重金聘请当时的济南名厨掌灶,烹制出有名气的菜肴,使它很快便加入到济南著名饭馆的行列中。其正宗鲁菜和风味面点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其中尤以经营活鲤鱼三吃、糖醋黄河鲤鱼、红烧面筋、红烧肥肠、炸里脊等名菜闻名于省内外。

何谓活鲤鱼“三吃”?所谓“三吃”,是指一条鲤鱼的三种做法:红烧鱼头、糖醋鱼腰和清蒸鱼尾。来此就餐的顾客,只要言明要这道菜,可在江家池内单独的养鱼区内指定要哪一条,厨师立即将鱼捞出,让顾客看大小,然后用力扔向厨房,鱼在地上跳动几下,便走向刀俎了。约莫二三十分钟后,活鱼即变成美味佳肴。顾客品尝之后,莫不叫绝。对于汇泉楼当年的这道名菜,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吃的方面二三事》一文中记述道:“济南有个大馆子,里面有个大水池,当中养着条条鲤鱼,记得叫‘江家池’。来这馆子吃饭的人,主要为了吃这池中的鱼。这种鲤鱼,有四只眼,很有名,叫做河鲤,产于黄河。点菜之后,厨师亲自将活蹦乱跳的刚出水的鱼拿到顾客面前打个照面,一会儿,摆到桌子上来的是一大碗,仿佛还加上了萝卜丝。味道极其鲜美,肉嫩,汤也好。”

汇泉楼饭庄的另一道名菜就是“糖醋黄河鲤鱼”,南来北往及本地的客人来此必点此菜,以饱其口福。黄河鲤鱼以体大肉嫩、鲜美可口、没有泥腥味著称于世,时有“黄河之鲤,肥美佳天下”之说。用它制作的名菜“糖醋鲤鱼”独具风味。当时江家池的池子里养着每天早晨从泺口码头运来的头尾金黄、全身鳞亮、大小适中的黄河鲤鱼。此鱼从黄河捕来放入泉水中饲养月余,待其吐尽腹中黄河泥沙,通身闪着金灿光泽之时,方由食客挑选烹制。客人随意捕捞点食,并由伙计当着客面将鱼掷死,然后立即送厨房,进行烹制。等做好的鱼端上桌时,一股浓浓的酸甜香味扑鼻而来。再看那鲤鱼,焦黄若金,昂头翘尾,其上挺之势,真如鲤鱼跳龙门一般。尝一口,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妙不可言,真令人馋涎欲滴!

汇泉楼饭庄虽然隐蔽在小巷深处,但凭借着临轩赏泉和烹调有术这两条,使这里一年四季生意十分兴隆。每天食客盈门,高朋满座。店伙计迎来送往的吆喝声、食客们不绝于耳的猜拳行令声、厨师们锅碗瓢勺的碰撞声,菜香缭绕、酒醇香浓形成了一幅近似水墨画卷的济南世俗风情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共青团路的新建和泉城路的扩建,汇泉楼便由江家池街巷内迁至西护城河东侧、西门桥北的繁华地带,店名改称为“汇泉饭店”。1994年,汇泉楼整体并入三联集团,随后因拆迁而消失了。但是,老济南们至今仍然忆想着江家池边的那座汇泉楼饭庄。

直到2001年共青团路展宽前,天镜泉所在的街道仍称名为“江家池街”。可惜这条街巷随着共青团路的改造,已在济南地图上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