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躬身入局,以始为终:1879计划《咨询伦理与法律》课堂实录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1-14

01

写在前面

文章很干,干到我一度产生怀疑,这样的文章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读下去。

这门课程讲到的是《咨询伦理与法律》,授课专家侯志瑾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之所以提到侯老师,是因为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反复强调要切身遵守咨询伦理,在3天的课程中,老师没有讲到一例完整案例,所截取的案例片段也是为了有助于大家理解课程内容,大家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自觉没有拍摄案例内容。

很多老师讲课愿意讲成功案例来彰显自己的专业,侯老师偏要拿自己失败的例子来警醒大家,如何不逾规、不越界。

讲课过程中随时插入讨论,1879计划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而伦理本就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议题,各有各的角度,课堂氛围很热烈,留下了很多思维碰撞的精彩瞬间。

身为专业人员,我们不能“知法犯法”,因为文章要传播,老师课堂中讲到的伦理两难问题的案例片段都被我隐去,只是从我的角度来对课上内容进行梳理,选取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呈现给大家。

3天的内容,信息量很大,哪里写得完,只能忍痛割爱,将网络咨询伦理与青少年伦理与法律的部分去掉,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相信参加过1879计划《咨询伦理与法律》课程的学员,已经将老师讲到的内容深深印刻在脑海里,自此以后,踏实学专业,自觉守伦理,为咨询行业的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新年第一天,所有同学都收到了项目组的祝福

躬身入局,以始为终:1879计划《咨询伦理与法律》课堂实录

02

以下为3天课程内容摘录

一、专业伦理是保证咨询关系公正与客观的行为准绳

多重关系是咨询伦理中特别重要的议题之一,很多人不明白为何要尽量避免给熟识的朋友或是有各种关系的人做咨询,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多种复杂的连带关系会影响咨询师的专业判断,通过影响咨询的公正性与客观性来影响咨询的效能。

如何更进一步理解这个话题?

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工作关系,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形成专业的咨询关系。作为咨询师的一方很难再保持专业的角色。

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对来访者没有期待,是运用专业的技能、跟随来访者的脚步协助他探索自己,了解自己,最终获得人格上的成长。而一个在生活中的朋友、爱人或者同事,很大程度上会要求我们更优秀、更体贴、更努力,会很容易将这些期待投注在咨询过程中,也会产生情感的卷入。比如会忍不住给来访者提建议,甚至会评价、指责来访者的生活方式等等。咨询师角色的混乱,也会让来访者在不同的身份中切换,难以在咨询中坦诚以待,最终影响咨询的效能。

多重关系带来的另外一个挑战是保密原则,因为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生活中有共同的社交圈,很难做到真正保密。来访者会因为怕咨询师透露信息给其他认识的人,咨询师也会担心自己哪天不小心说漏了嘴,侵害来访者的隐私。

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伦理守则(第二版)1.7:心理师要清楚地了解多重关系(例如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展家庭、社交、经济、商业或其他密切的个人关系)对专业判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损害寻求专业服务者福祉的潜在危险, 尽可能避免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生多重关系。在多重关系不可避免时, 应采取专业措施预防可能的不利影响, 例如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多重关系可能的风险、寻求专业督导、做好相关记录, 以确保多重关系不会影响自己的专业判断, 并且不会对寻求专业服务者造成危害。

提到保密原则,还有些有意思的事情值得探讨:

不少咨询师喜欢在咨询结束后在朋友圈发咨询感悟,而为了联系的方便来访者往往会有咨询师的个人微信,这实际上是违背了保密原则的,因为即使咨询师的感悟屏蔽了来访者,只要公开的信息,就有大规模传播以及被来访者知道的可能。

可以沿着保密原则再往深处想一点,如果来访者看到这条感悟的话,除了感觉到隐私被侵犯,也许还会有自己的事情被拿来消费的感觉。对于购买了专业服务的来访者来说,这大概是一种不大好的感受。

咨询师讲课很喜欢引用自己做过的案例,他们觉得只要隐去关键信息就不算违反专业伦理,也不会被来访者知道。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网课、直播,允许无门槛加入学习,之后的回放更是会在网上大规模传播,被当事人知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伦理投诉并不少见。

侯老师在课上建议,在使用真实案例之前,除了征得来访者的书面同意,咨询师还要去思考,你要用这个案例说明什么,除了讲案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注:根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规定,在咨询开始前咨询师要与来访者讨论咨询保密原则以及各种保密例外,案例如果需要在督导以及同侪督导下进行,需要提前告知来访者相应信息以及案例扩散的范围。

无纸化办公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实际上电子档的案例记录比起书面版泄露的可能性要大很多,保险起见,用于储存案例记录的电脑至少应该满足3个条件:存放在固定的位置、设置密码、不能联网。把资料泄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班级合影

躬身入局,以始为终:1879计划《咨询伦理与法律》课堂实录

二、专业伦理发挥约束和保护咨询师的双效机制

咨询师的工作对象是在生活适应上产生困难的人,不排除会有采取极端行为的可能性。在咨询过程中,在伦理框架中进行工作,签署必要的文件,各个咨询阶段有迹可循且无逾规之处,一旦发生法律纠纷,会让咨询师免于被起诉,有效保护自己。

越来越多的来访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会选择向专业机构投诉或是在各种媒体上发声,前者很大可能会断送咨询师的专业生涯,而后者往往会影响整个的咨询生态。咨询师群体作为整体形象为大众提供专业服务,任何一点负面的消息都可能被大范围传播,使公众逐渐丧失对咨询行业的信心,这时候每个身处行业内的咨询师,都会深受其害。作为咨询行业的一份子,每位专业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保障咨询的专业性。遵守咨询伦理,就是专业保障的最重要基础。

虽然目前咨询行业炙手可热,可身处其中的人能够了解咨询师的从业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大众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是咨询师专业水准有待提升。如果每个咨询师都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如果每个来访者都能从咨询中获益,心理咨询势必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专业伦理的意义

躬身入局,以始为终:1879计划《咨询伦理与法律》课堂实录

三、在文化框架下处理伦理两难议题

虽说在伦理守则中规定了咨询师的行为准则,而在实际的咨询情境中,还是会出现难以决断的时候,比如说,来访者的礼物要不要收?

除了考虑到礼物金钱价值、送礼物的时机以外,咨询师还要有文化的敏感性:来访者的送礼行为在他的文化脉络下意味着什么,是表达感谢、提出期待还是要突破咨询边界,甚至控制咨询关系?这需要咨询师和来访者去讨论和澄清,以此来衡量是接受还是拒绝这份礼物,以及相应的动机是什么。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在我国很多学校的咨询师同时兼有行政职务如教导主任等,两者的角色不同导致工作分工的差异,以及完全不同的价值导向,如何在双重关系中拿捏好分寸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时候咨询师的工作一定要在伦理框架下才会避免混乱,比如说固定的时间(区别于教导主任对学生随叫随到)、固定的地点(在咨询室而非办公室)、明确的专业职责(咨询辅导而不是批评教育)。

侯老师在课上特别提到,要尽量避免咨询师和老师的双重角色。这是因为咨询师很容易因为学生的某些问题而想要以老师的身份对其成绩或操行做判断。而且在华人文化背景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生关系往往持续时间久、感情联结深,发展成咨询关系有违咨询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在遇到伦理两难问题无法决断时,咨询师还是要回到伦理总则来做判断:1、善行:是否把来访者的福祉放在首位;2、责任:是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清自己专业的、伦理的及法律的责任;3、诚信:是否能够保证自己行为的诚实性及真实性;4、公正:是否公平、公正而不带偏见的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其他人员;5、尊重:是否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权、保密性及自我决定的权利。

在总则框架下,咨询师可以根据每个来访者的具体情况来做具体分析。专业伦理很多情况下都是介于黑白之间的模糊地带,很难有绝对的标准,在遵守伦理总则的前提下相信自己的判断。

侯志瑾老师授课中

躬身入局,以始为终:1879计划《咨询伦理与法律》课堂实录

四、警惕!咨询师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咨询效能!

在课堂中侯老师做了个特别有意思的讨论,首先问你有没有不喜欢的人,教室里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喜欢墨迹的、理解能力差的、固执的以及偏激的……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你有没有不喜欢的来访者。教室霎时间安静了一瞬,随后又有人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警惕!咨询师的价值导向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咨询关系!

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伦理守则(第二版)1.5 心理师须尊重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文化多元性。心理师应充分觉察自己的价值观, 及其对寻求专业服务者的可能影响, 并尊重寻求专业服务者的价值观, 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寻求专业服务者或替其做重要决定。

无论你是否承认,咨询师的价值观都会对来访者产生影响。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加在来访者身上的,毋庸置疑这是违反咨询伦理的。而咨询师更应该注意的是,自己的哪些价值观会对来访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里所指的“潜移默化”是个中性词)。

打比方说,咨询师可能对某类来访者有着天然的好感或厌恶情绪,咨询师带着这种天然的好恶去和来访者工作一定会影响他的客观判断,因为会有不知不觉的情感卷入与价值评判,从而影响咨询关系。

所以,自我觉察是咨询师持续一生的功课,觉察得越细致,就越能判断在咨询中哪些反应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哪些是基于来访者的需要,究竟是反映了自己的问题还是来访者的问题。

觉察自己的价值观有多种方式,1879计划中有专门的咨询师自我成长与探索团体帮助学员做价值观梳理,有各类价值观测评,也可以通过专业督导和同侪督导的深入讨论。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价值观的深度敏感性,咨询中让“第三只眼”持续让自己保持警醒与觉察。

03

结语:躬身入局,以始为终

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的“公共服务奖”授予了美联社的4位女记者,她们历经4个国家、耗时18个月的调查揭开了印尼渔工奴隶的悲惨世界,解救了2000余名被困的渔工奴隶。本来可以在一年前就发翔实的报道文章震惊新闻界,但她们决定不发,直到所有奴隶都被安全解救。

我想,这是作为新闻人的伦理。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伦理,如何最大化保证当事人的福祉,如何在伦理与法律之间做权衡,如何维护咨询的专业形象及行业的整体发展,相信1879计划的学员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很多人说,咨询行业不好做,困难重重,却唯独没有把自己投身在困难中,去直面困难解决困难,为这个行业的提升促进出一分力。每当抱怨时,退缩时,想想当初的你为何选择心理咨询这个职业,想想怀揣的初心,难道不是以一己之力尽其所能的去帮助每个个体得到幸福吗?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又有何值得抱怨的呢?

2020年,躬身入局,以始为终,心理咨询行业因你的努力与坚守而更加美好。

编辑|如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