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防抖镜头遇上防抖机身

 秋风为伊 2020-01-15

—— —— ——

因为尼康对Z 70-200/2.8 VR S的防抖模式、防抖效果语焉不详,ET做了一些功课,也和网友们进行了相关讨论。这里算是给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相机笔记”。

首先,我们要知道防抖的轴向包括:

俯仰和摇摆:这是最常见的抖动类型,远摄时更加明显。

X轴和Y轴的平移:这是微距拍摄时容易出现的抖动类型。

旋转:这是低速快门、行进中视频拍摄中容易出现的抖动类型。

机身防抖可以对全部5个轴向进行抖动补偿,而镜头防抖不能补偿“旋转”抖动。

—— 以上作为背景,割割割割割 ——

索尼、富士的做法是机身提供平移/旋转补偿,镜头提供俯仰/摇摆补偿。

松下、奥林巴斯最新一代产品是机身提供平移/旋转补偿,机身+镜头共同提供俯仰/摇摆补偿 —— 所以你看到这两家的防抖效果可以达到6.5挡、7挡甚至更高。

尼康Z 6、Z 7转接带VR防抖的F卡口镜头时,可以实现3轴防抖。不过,根据尼康的描述,我们只能知道机身提供了旋转补偿,无法确定俯仰/摇摆轴向上,机身、镜头防抖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索尼的相关描述,X/Y轴平移防抖是需要镜头提供对焦距离信息的(本质上是需要知道镜头的放大倍率)。原则上,尼康D型以后镜头(包括G型、E型)都具有距离编码器(最初为了实现3D测光)。所以尼康转接后不能实现5轴防抖,感觉更像是故意做出的限制。

然后再来看Z 70-200/2.8 VR S。尼康Z 6/ Z 7的机身防抖是【5挡】,镜头标称的是【5.5挡】。参考之前F卡口电磁炮AF-S 70-200/2.8E FL ED VR的防抖性能是4挡,ET倾向于在俯仰/摇摆轴向有协作防抖。考虑到是原生Z卡口镜头,而之前的Z卡口镜头都能用X / Y平移防抖,那么这里是【5轴】5.5挡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