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tyxyj 2020-01-15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小夕前段时间升职当了项目经理,升职加薪当然是件开心的事,但第一次当领导的小夕最近很苦恼,找我吐槽说她有个很器重的下属离职了。

我想着团队人员辞职也算正常情况,可能她第一次当领导,对下属离职有点伤感,于是随便安慰了几句,我这一安慰,小夕更难过了说:

客户满意度是他负责的,可他没维护好,月初的时候客户投诉了,这直接影响了团队绩效。我为了安抚住客户,亲自对接,为客户鞍前马后的,好不容易把这客户给稳定了,准备交接给他的时候,他竟然跟我说要离职。最关键的是,他还跟我说,感觉在我手下没有发挥的余地,我什么事情都自己干了,不需要用到他,他也不太想捡着我做好的果子吃。

拜托!这个客户本应是他负责的,我每天那么忙,还要帮他干活,我没扣他工资和绩效,不感谢我就算了,他还不领情,还要带着怨气辞职,我真是太难了!

听完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小夕吐槽的情况,其实在团队中挺常见的,这是典型的:责任病毒

什么是责任病毒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在组织中很难明确界限,这事到底是谁负责还是共同担责,共同担责的时候出了问题到底怪谁,应该如何承担,几乎所有的组织都存在这样的状况。---《责任病毒》

场景一

员工:“老板,你这任务交给我了,既然给我干了,那你是不是就不要插手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手伸太长了,下面的人不好干活的。”

场景二

老板:“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你把客户对接人给我,我来跟他联系。”

之后,员工就再也插不上手了...

场景三

员工:“老板,当初分工的时候,我负责项目策划,成本是同事A负责的,用户体验是同事B负责的,至于怎么卖、盈利是销售C负责的,老板你就说,我负责的这一部分行不行吧。”

只要出现以上任一一种情况,都是责任病毒的体现,小夕遇到了场景二形式的责任病毒。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为什么会产生责任病毒

因为恐惧!

当我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恐惧会发生,比如小夕作为一个新上任的领导,客户的满意度对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失去这个客户,直接影响到她的业绩,小夕害怕失败,为了防止失败,恐惧致使她觉得她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于是大脑开始调动杏仁核,杏仁核给了大脑两个选择“打”或者“逃”,在职场中的表现就是:我有、我没有。

【我有】就是我要去做、要去控制、要更多的授权,我要“打(进攻)”,承担争取成功的全部责任,即使明知无望,也要努力抗争,忽视警告和信号,然后陷入麻烦,无法摆脱,最后导致失败。就像小夕遇到客户投诉后,马上将下属拉到身后,自己挺身而出,维护客户,客户是维护好了,但团队管理失败了。

【我没有】就是我不管,我交给别人,这事于我无关,选择逃(躲避),尽量少承担争取成功的责任,专注他人还不是自己的责任,感到权利被剥夺,感受到脆弱,从而会导致失败。这就是小夕那位下属的心理了,客户本应是自己负责的,出了影响重大的问题,被领导扛住了,于是他就一步步的往后推,他所承担的责任就越来越少,进而出现无力感,导致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

小夕遇到的情况其实在职场中很常见,甚至个别时候我们自己也曾身在这种场景中,觉得领导啥都干了,自己使不上劲,很委屈又无能为力。 这种行为背后其实是有交际“潜规则”的:

  • 交流中只赢不输

我们在与人说话时,哪怕确实是自己错了,别人当面给你提建议,我们都会在交流中保持说:“不,没你想得那么简单”、“不是你这样理解的”、“我们试过,但不行”等。还有的人,当面跟你杠的很厉害,回到家他想了想觉得自己不对,然后第二天又给你来道歉,这其实是因为所有人的潜意识中都有一条叫做:正面沟通时只赢不输。

  • 永远尝试控制局面

市面上多到数不清的谈判类的书籍都是在教我们一个事情:如何控制局面。

人对于失控是有天生的恐惧的,譬如,小孩看不到父母,感受到失控,就会焦虑、哭闹。上文中的例子,小夕团队被客户投诉,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为了防止局面进一步恶化,失去控制,小夕采取了行动,希望能够把握控制权。

  • 避免尴尬

尤其是职场上,会有“大家都是同事,以后还要相处的”这种想法,有些问题能不说明就不说明,当面说太不好意思了。比如小夕接过这个客户后,对下属不满,觉得对方好像啥也不会,什么都要自己亲自弄,但又不好意思说重话,可不满的情绪会传达给对方,而下属觉得,领导自己啥都干了,有潜力也发挥不出来,郁闷。所以,往往会导致大量的误会不断的蔓延,然后慢慢形成一个疙瘩,在组织中不断的蔓延。

  • 自始至终保持理智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希望自己是理智的,所以我们很少爆发出我们的情绪,我们遇到情绪要爆发的时候,就绕开。

在这种四种“潜规则”之下,合作是非常危险的,意味着合作就是要把自己的责任交给别人,进而可能会失控,那么就很难保持只赢不输,合作意味着你要深入的沟通,就有可能带来尴尬。如果带来了尴尬就会产生情绪,你不能够再保持理智的沟通,所以,交际潜规则下的主导价值观是我们跟别人难以合作的最主要的原因。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责任病毒的危害

  • 危害一:侵蚀真诚而富有成效的协作能力

要么有力不使出来、使不上劲,要么就被迫承担更多的责任,协作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产生大量的摩擦、不高兴、生气。小夕跟她下属的合作就是典型的例子,下属使不上劲,没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小夕却被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 危害二:互不信任和误解的加深会导致整个组织机制的僵化

影响与其他公司、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

原因:如果你要分担责任,你就会分担控制权,分担控制权就打破了保持控制这个原则,如果你要分担赞誉和回报,大家说你做得好,这是你的成就,那么你就分担了只赢不输,你可能就把赢的那部分交给了别人,然后如果你深入沟通,你就难以保证避免尴尬,假如你情绪波动,你就无法保持理智,把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对组织的危害就逐渐的产生了。在组中当中,互不信任和误解的加深会导致整个组织机制的僵化。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公司在合作的时候会发生这样的对话:你别跟我谈别的,我只看合同上写没写。

  • 危害三:使组织决策能力萎缩

决策能力萎缩体现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老板说:我说了算,你们只要照着干就好了。

另外一种萎缩是:那就大家投票决议吧。

从众投票在组织内部并不是体现所谓的民主,而是因为大家僵持不下,只能选择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但投票的结果仅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决策。同样,老板说的我说了算,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决策,这两种情况是两个极端。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利用3个工具,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在开始提出解决方案之前,首先应该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能够产生良好的、有说服力的选择,同时不妨碍主导价值观,不触发我们的责任病毒。简单来说就是,大家能和和气气的把这事解决了,得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1)第一个工具:结构化的决策过程,用来打破“交际潜规则”

要理解这个过程,咱们得先知道一个概念:推理阶梯

指的是,每个人形成一个观念,一定不是凭空形成的,这个观念的成型是由思维方式一个梯子一个梯子爬上来的。--《可复制领导力》

  • 第一个台阶:选择数据

心理学上有一个“孕妇效应”,当你怀孕的时候,走在大街上会发现很多的孕妇。其实,你没怀孕的时候,街上的孕妇并不比你怀孕时候多。只不过因为你自己怀孕了,你就对这事敏感,你关注孕妇的数量,所以你觉得多。实际上,我们在形成观点之前,会看到很多的数据,在选择数据这一步,我们就已经开始不客观了。

  • 第二个台阶,诠释数据
  • 第三个阶梯:给数据命名
  • 第四个阶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理解和评估
  • 第五个阶梯:最后在心里达到一个行动,决定要怎么做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举个例子:

《三国演义》里有一节是曹操杀蔡瑁和张允,曹操在做决定要杀蔡瑁和张允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推理阶梯的过程,给他搭梯子的人就是周瑜和蒋干。

推理的关键节点:

①曹操生性多疑,在众多的数据中,选择了对蔡瑁和张允不利的数据,拿到信后,曹操想:你们要杀我?

②然后曹操在心里又对这个数据输入了一个意义,想着:万一他们真这么做怎么办?

③紧接着曹操决定自己的立场:干脆先下手为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④采取行动,说:推出去斩了。

整个推理的过程,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来自于曹操多疑的特性和其他人给他提供的不同的数据。这段我们后来都知道,当曹操斩完了蔡瑁和张允后,他立马就反应过来了,说“慢”,可已经来不及了,人已经斩了。

所以,人和人之间选择的不同,其实最大限度是来自于推理的不同,推理阶梯是不一样的。而推理阶梯的分叉是从数据开始的,如果双方都不能掌握一样的数据,那么最后的结论一定是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的。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为了避免出现推理阶梯的情况,正确的决策流程应该怎么做?

  • 原则1:把观点和个人分开

我们要尽量消除,观点代表人的特点。就是尽管是你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的,但你这个观点被归纳在团队的观点池里,供筛选,这个观点是否被选择,与个人的输赢无关,这一点可以打破只赢不输的潜规则。

  • 原则2:允许测试,可以发言

在所有的观点结果还是未知的时候,允许做一些测试的行动,向大家所有人保证说,如果你有异议,就可以讲出你的异议,我们对你的异议做出相应的测试,这一点能保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保持控制。

  • 原则3:兼收并蓄,不论多古怪

典型的场景就是头脑风暴,不管多古怪的想法,领导也觉得:挺好,记下来。如果领导能保持这样的开放之心,大家就不会觉得尴尬。

如果做到以上三点就打破了只赢不输、让他感受到了保持控制,不会让他觉得很尴尬,那么他就相应的能够保持理智,那么4条交际潜规则就得到了尊重。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2)第二个工具:思维方式的更替

我们要努力将固有的“交际潜规则”慢慢的在我们的思维方式中改掉,换成:

对于自己:我有多年、大量的数据经验,但我并不认为自己全能,我听到别人有更好的建议和想法,我愿意听一下。

对于其他人:其他人可能会看到我所未看到的事情,这可能有利于我的理解。

对待任务:运用集体的智慧,使我们做出最佳的选择。

要做到很难,但当我们遇到“交际潜规则”时,可以尝试给自己5分钟,试一试,慢慢的训练自己这一块的思维方式。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3)第三个工具:责任阶梯

办公室的江湖里,合作很难?3个工具,让你避免陷入“责任病毒”

责任阶梯的6个等级

不同等级关于责任承担的特点:

等级6:我干不了,不愿意承担责任;

等级5:我现在干不了,但我愿意学习,并承担一定的责任;

等级4:希望对方帮忙,但自己并没有完全放弃;

等级3:请对方指点,自我意识更强,更愿意承担责任;

等级2:上下级的关系越来越平等,两人之间处于一种商量的状态;

等级1:自己做主,为结果负责。

我们在职场中遇到的情况,大部分的人的选择不是等级1就是等级6,所以导致了大量的责任病毒的发生。小夕团队就是典型的例子,小夕的下属选择了等级6,小夕自己选择了等级1,实际上他们还有等级2、3、4、5可以选的,但小夕团队没有选,所以导致了下属离职,领导委屈的状态。

为了避免下次再发生类似的情况,小夕可以将这几个责任阶梯的等级,宣传给团队成员,甚至可以打印出来分发给团队成员,并要求以后按照这个阶梯一级级的操作管理,这样以后他们团队就可以避免非6则1的二元判断,进而消灭责任病毒。

写在最后:

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在于先认知,再行动,这篇文章就职场上常见的关于责任划分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当然不可能看完文章后,大家就能够做到。但借用作者的一句话:当你在职场中遇到委屈了,你想想是不是进入了责任病毒,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更换下思维方式,找到当下在你能力范围内的解决办法,并尝试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