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机制 前列腺异位(ectopic prostatic)也称前列腺型息肉、前列腺型上皮腺瘤样息肉、前列腺型腺瘤,可分为整个前列腺异位和前列腺组织异位。整个前列腺异位极其罕见,而前列腺组织异位较多见,常见于尿道和膀胱,也可见于睾丸、附睾、阴囊、阴茎、膀胱后间隙、结肠周围组织、直肠黏膜下层、脐尿管残留、脾脏以及女性阴道和子宫颈,多在影像学检查,手术中或术后病检偶然发现。前列腺异位的病因现在仍不明确,胚胎期环境因素的作用所致的发育缺陷,青春期前的性激素刺激等,可能在前列腺异位的发生机制上起着某种作用。Gutierrez和Nesbit认为可能有三种途径:
也有作者认为是前列腺畸胎瘤所致,更有作者认为不同部位前列腺异位有不同病因。 二、临床表现 异位前列腺组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具体症状常视具体部位而定:
三、诊断 异位前列腺缺乏特征性表现,且多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对于上述部位出现的原因不明的肿块,应考虑前列腺异位的可能。目前只有通过组织学检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才能确诊。 四、治疗 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原则,大多认为一旦发现,应手术切除。本病多为良性进展,迄今仅报道两例异位前列腺组织发生癌变。本病预后良好,未见术后复发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