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官能源 掘进工作面补充措施 工作面名称: 22701E运输巷 措施 内容: 过断层措施 编 制 人: 王文虎 区 队 长: 汲近刚 施 工单 位: 掘进一区 编 制日 期: 2019年12月28日 执 行日 期: 2019年12月 日
22701E运输巷N5#点前31m处揭露一落差H=1.9m,∠50°正断层。为确保巷道过断层期间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特编写本措施指导施工。 一、 施工方法经研究决定,巷道自现迎头退后9排放炮挑顶0.5m,超长锚索使用无齿锯切断,失效锚索及时补打,保证巷道内砂岩以上高度不小于1.5m,待穿过断层煤层正常后,巷道沿煤层掘进。当底板为砂岩,综掘机切割困难时采用放震动炮,综掘机截割成型方式施工。 二、加强支护措施1.自迎头开始:缩小循环进尺为0.8m,顶板锚索排距缩小为0.8m。截割前顶板永久支护距迎头的最大距离0.3m,帮部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距离1.1m;截割后顶板永久支护距迎头的最大距离1.1m,帮部永久支护距迎头最大距离1.9m。顶板锚索间排距为900×800mm,顶板第2、4根锚索使用φ17.8×6000mm的锚索,其余3根锚索采用φ17.8×4000mm的普通锚索,帮部锚杆间排距900×800mm,两帮肩角锚杆选用MSGLD335/20×20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其余锚杆采用MSGLD335/18×18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 2.顶板极不稳定时:在切割前打4棵MSGLD-335/20×2000mm 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作超前锚杆辅作临时支护,根据围岩破碎程度确定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的间距为600~800mm,与巷道轴线方向呈15~20°上仰角打在巷道轮廓线上。 3.过断层期间,顶板破碎严重造成巷道超高时,两帮最下一根锚杆距离底板超过0.6m时,必须补打一根MSGLD335/18×1800mm等强螺纹钢式树脂锚杆,挂双向拉伸塑料网至底脚锚杆。 4.巷道顶板为煤层时,必须将顶板煤全部放下来后再支护顶板,严禁托顶煤支护顶板。 附图:过断层期间临时支护图;过断层期间永久支护图; 过断层示意图 三、爆破作业 1.掏槽方式:水平楔形掏槽法掏槽。 2.爆破材料 爆破材料使用煤矿许用三级水胶炸药,Ф27mm、长度为400mm、每只重0.3kg。雷管种类为毫秒延期电雷管,电雷管必须编号,发爆器型号为FD200D型,使用专用电缆作为放炮母线。 3.光爆设计: (1)1-1断面光爆设计(下部一排眼循环进尺2.0m) A、一排眼:每眼装药量0.6kg,装药系数34%,眼深2200mm; (2)1-1断面光爆设计(下部两排眼循环进尺2.0m) A、一排眼:每眼装药量0.6kg,装药系数34%,眼深2200mm; B、二排眼:每眼装药量0.6kg,装药系数34%,眼深2200mm; 4.装药结构:正向装药结构。 5.起爆方式:采用FD-200D型发爆器进行爆破;采用一次打眼,一次定炮、一次爆破。 6.联线方式:串联连线 附: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 四、爆破管理(一)一般规定 1.专职爆破工:爆破工作必须有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有2年以上采掘工龄的人员担任,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资格证。 2.管理制度: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保险”和“三人联锁”制度。 (1)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爆破工、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在现场,三人都要检查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不准装药、放炮;放炮后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立即处理。 (2)三保险:站岗、设置警标、吹哨。 (3)三人连锁:放炮时,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警戒,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确认无问题后,下达放炮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检员,瓦检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炮口哨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物归原主。 3.爆炸物品: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爆炸材料,不能使用的爆炸材料必须交回爆炸材料库,严禁私自销毁。 4.放炮时控卡制度:爆破工必须如实填写放炮时控卡并签字确认,不得相互代签,上井后交工区,工区审查无误后,值班区长签字后,工区将时控卡当天交通防科。井下爆破实行安监员全过程监控制度。 5.认真填写放炮检查记录(洒水记录,一炮三检记录,残炮、哑炮检查记录)。 6.严格执行一次装药一次放炮,严禁一次装药分次起爆。 7.装药前和爆破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爆破: ⑴空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⑵爆破地点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0.8%。 ⑶爆破地点20m范围以内,未清除的煤.矸或其它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⑷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的瓦斯涌出.煤岩松软.透老空等情况。 ⑸工作面风量不足。 (二)火工品、爆破器材领取、运送 1.电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运送,炸药应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监护下由其他人员运送。 2.炸药、雷管必须装在用树脂材料制作的专用箱内,严禁电雷管和炸药混装或将雷管装在衣袋内。 3.爆破材料箱必须放置于火药硐室内。爆破工到达火药峒室后必须对当班领取的爆炸物品数量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将炸药.雷管分别存放在炸药箱.雷管盒内并上锁管理;严禁乱扔、乱放。 4.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煤矿许用炸药安全等级不得低于三级,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 5.爆破必须使用FD-200D型发爆器进行发爆。领用发爆器和爆破母线时,爆破工必须检查发爆器的性能是否完好和爆破母线是否有明接头。 6.发爆器必须统一管理、发放。必须定期校验发爆器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防爆性能检查,不符合规定的严禁使用。 (三)火药硐室 1.火药硐室规格:高×宽×深=1.8×2.0×1.5m。底板硬化铺木地板。 2.配备物品:炸药箱、雷管盒、竹签、炮线、炮棍、发爆器、放炮警戒牌、放炮正规操作流程、炮头箱、炮眼布置图、绝缘胶带、放炮制度及岗位责任放入火药硐室。炮泥备用量必须满足用量,由包头区长及工区技术员负责检查火药硐室内物品完好情况。 3.火药硐室位于二采瓦斯泵站以里50m处。 (四)起爆药卷装配运送 1.电雷管存取: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时,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电雷管抽出,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短路。 2.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⑴装配起爆药卷必须由爆破工进行,不得由他人代替。 ⑵必须在火药硐室内进行。严禁坐在爆炸物品箱上装配起爆药卷,装配起爆药卷的数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并以当时需要数量为限。 ⑶装配起爆药卷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冲击,防止折断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 ⑷电雷管必须由药卷的顶部插入,严禁用电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电雷管必须全部插入药卷内,严禁将电雷管斜插在药卷的中部或捆在药卷上。 ⑸电雷管插入药卷后,必须用脚线将药卷缠住,并将电雷管脚线扭结成短路。 ⑹起爆药卷装配以后,必须清点数目,放在专用炮头箱内。 (五)装药、连线 1.装药操作:装药前,必须先检查瓦斯浓度,清除炮眼内的煤岩粉,用炮棍插入炮眼内,检查炮眼的角度、深度、方向,装药时要一手拉脚线,一手拿木制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使药卷紧密相连接,不得冲撞或捣实。使用半卷药时,应用锐利有色金属工具切断使用,切断面要平整。 2.封泥操作:先紧靠药卷填上的炮泥,然后装填水炮泥,最后在水炮泥的外端再填塞炮泥。装填炮泥时,一手拉脚线,一手拿炮棍推填炮泥,用力轻轻捣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爆破、短母线爆破、非发爆器起爆。 3.封泥长度相关规定:炮眼封泥必须封满封实,封泥应用水炮泥以及不燃性的成品炮泥,禁止使用块状材料或可燃性材料做封泥。⑴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要用粘土炮泥填满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⑵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不得装药、爆破;特殊条件下需浅眼爆破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⑶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⑷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⑸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⑹超过1.3m时,水炮泥封泥量不得低于0.4m,水炮泥外用粘土炮泥封实填满,但最小封泥长度不少于0.2m。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严禁裸露、短母线爆破。 4.装药后:必须把电雷管脚线悬空,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母线与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综掘机械等导电体相接触。 5.爆破母线和连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爆破母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互相扭紧并悬挂,不得与轨道、金属网、钢丝绳等导电体相互接触。 ⑵爆破母线应随用随挂,不得使用固定爆破母线。 ⑶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⑷只准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严禁用轨道、金属管、金属网、水或大地等当作回路。 ⑸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6.最小抵抗线: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的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5m,在岩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0.3m。 (六)爆破前工作 1.停电:爆破前,必须保护好施工地点的机械设备、电缆和风水管路,并实行爆破停电制度,严禁未停电向外拉线。 2.放炮前站岗: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 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在规定地点设置警戒,在警戒线处设置警戒牌并拉绳。 爆破时具体站岗位置共1处(具体站岗位置由工区技术人员按照直线距离不小于150m,现场标定放炮站岗位置,并悬挂有“放炮站岗”字样的牌板)。 放炮前班组长、放炮员带领人员从迎头沿22701E运输巷向上清人,清至距离放炮地点直线距离不小于150m处,拉绳警戒,一人站岗,一人检查,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放炮命令,爆破前爆破工必须做电爆网路全电阻检查,严禁用发爆器打火放电检测电爆网路是否导通,经全电阻检查确认合格后,才准将放炮线与发炮器电源开关连接,准备起爆。安监员将放炮闭锁钥匙交给放炮员,放炮员接到班组长的放炮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秒,方可起爆。起爆后,必须立即将起爆钥匙拔出,摘掉放炮线并扭结成短路。 3.放炮后撤岗 放炮后,班组长,放炮员必须亲自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瞎炮、残炮等情况,如果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确认安全无误后,班组长安排人员撤岗,站岗人员在未见到撤岗人员前,严禁任何人员进入警戒范围。 (七)爆破后工作 1.安全检查:爆破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工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由外向里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必须立即处理。 2.放炮后检查瓦斯:工长安排瓦检员检查放炮地点20m范围内的瓦斯,瓦斯浓度不超规定方可进行放炮,并填写瓦斯检查记录。 3.放炮后洒水:放炮后,工长安排专人对放炮地点30m范围内进行洒水降尘,并填写洒水记录。 4.放炮后检查残炮、哑炮:放炮后,工长、放炮员检查残炮、哑炮,确认安全,并填写残炮、哑炮记录。 残炮、哑炮检查的方法:①上排眼爆破时,放炮后工长、放炮员首先进入迎头查看上部岩石破碎情况,发现残炮,哑炮现象时必须立即按照残炮,哑炮处理步骤进行处理。 ②下排眼爆破时,放炮后工长放炮员首先进入迎头检查下部岩石爆破情况,有明显残炮,哑炮现象时立即按照残炮,哑炮处理步骤进行处理;当迎头无残炮、哑炮现象时,开启综掘机缓慢出矸,出矸过程中遇硬岩时,立即停止出矸查看是否有残炮,哑炮,确认无残炮、哑炮后方可继续切割出矸,严禁强行切割硬岩。 5.放炮后撤岗:爆破结束后,爆破工报告工长,由工长解除岗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6.拒爆、残爆处理: (1)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15分钟后,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 (2)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工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 (3)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②在距拒爆炮眼0.3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③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④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⑤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⑥将拒炮、残爆、瞎炮的处理情况填写在现场的拒炮、残爆、瞎炮处理记录本上。 (八)爆炸材料退库 1.严格执行爆炸材料领退制度。当班剩余的雷管、炸药由工长、安监员清点核实,并在领退记录本上签字,退回药库,严禁交给下一班使用。爆破工和库管员对退库雷管、炸药数量确认无误,在领退记录上签字上锁。库管员留有雷管盒的一把钥匙,以备检查。 2.爆破工在做完炮头、定炮前、定炮后、放炮后对爆炸物品数量进行清点,做到领、用、退账目清晰,数目相符,安监员、工长核实、签字。 五、安全技术措施 1.敲帮问顶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施工过中必须经常性的敲帮问顶工作,并责任到人,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摘除危岩悬矸,确认安全以后,方可进行正常工作。 (2)敲帮问顶处以外5m范围内无障碍物,退路畅通。 (3)人员站位。敲帮问顶人员站在敲帮问顶地点以外1-1.5m永久支护完整的地点,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敲帮问顶。监护人员站在敲帮问顶人员侧后方1m处,观察顶板和退路。 (4)敲帮问顶顺序。敲帮问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板后两帮依次进行,敲帮问顶范围内严禁有其它人员进入。 (5)敲帮问顶过程中,顶帮遇到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用专用工具扁嘴端顺上方裂隙、层理处,将煤矸撬下。 2.放炮安全注意事项 (1)管线保护。放炮前,将迎头的风水软管、电缆线、瓦斯探头撤出放炮地点,防止放炮打坏。 (2)风筒防护。放炮前,用旧皮带将电缆、风水管路及迎头向外20m范围内的风筒进行保护,防止放炮打坏。 (3)综掘机防护。放炮前,将综掘机退出迎头不小于6m,将综掘机停电闭锁。迎头综掘机电缆、大灯、炮头用旧皮带及网子保护好防止放炮打坏。 (4)风筒。放炮时,严禁将迎头的风筒断开,风筒距离迎头不得大于5m。 (5)停电闭锁。放炮时,必须将迎头所有的电器设备停电闭锁。 (6)喷雾。爆破时使用远程喷雾、爆破前后冲刷岩帮、开启水幕。距迎头10m范围内安设1道炮区喷雾、30m范围内安设1道净化水幕、50m范围内安设1道净化水幕。要求喷雾覆盖全断面、雾化效果好,放炮时开启远程喷雾和手动水幕,并对30m范围内洒水防尘。 (7)放炮时,严禁一次装药分次起爆。严禁在残眼中装药爆破。严禁爆破后人员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无临时支护的空顶区域。 (8)残哑炮检查。放炮后,及时检查残炮哑炮,并及时填写放炮检查记录。 (9)放炮后,及时将崩坏的风筒进行更换。 六、风量计算: 1.每个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人数、风速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进≥100q瓦×K掘通(m3/min)= 100×0.31×2 =62(m3/min) 式中:q瓦—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0.31(m3/mim)。 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风量备用系数,取2。 ⑵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掘进≥67q碳×K掘通(m3/min)=67×0.09×2=12.06(m3/min) 式中:q碳—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取0.09(m3/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2。 ⑶按炸药量进行计算 Q掘≥10×A(m3/min)=10×20.1=201m3/min 式中:A—掘进一次爆破所需炸药量, 单位:Kg。 ⑷按人数计算 Q掘≥4×N(m3/min)=4×12=48m3/min 式中: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5)按最低风速验算 Q低≥15×S掘(m3/min)=15×11.28=169.2(m3/min)取值170(m3/min)。 式中:S掘—掘进巷道最大掘进断面积,取11.28m²; 2.风量确定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取最大值201m3/min, 即201m3/min为工作面需风量。 3.风量验算 ⑴按最低风速验算 Q低≥15×S掘(m3/min)=15×11.28=169.2(m3/min)取值170(m3/min)。 式中:S掘—掘进巷道最大掘进断面积,取11.28m²; Q低—掘进迎头最低风量。 ⑵按最高风速验算 Q高≤60×4×S掘(m3/min)=60×4×9.6=2304(m3/min) 式中:S掘—掘进巷道最小断面积,取9.6m²; Q高—掘进迎头最高风量。 经验算Q低<Q掘<Q高,即170(m3/min)<201(m3/min)<2304(m3/min)风速符合要求。 4.结论 经以上计算,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为201m3/min,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全风压供给风量不小于589m3/min,风机选用FBDNo6.3/2×22Kw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同时设1台同型号、同功率局扇作为备用局扇,备用局扇必须处于正常可切换状态,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并有切换记录。 未尽事宜仍按《22701E运输巷规程》、《22701E运输巷放震动炮措施》《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赵官煤矿 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 工作面名称: 22701E运输巷 编 制日 期: 2019年12月28日
生产安全风险专项评价 一、概况 2019年12月28日,掘进副总组织技术科、地测科相关人员及施工单位对22701E运输巷过断层方案进行现场安全评价,对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防范措施如下: 二、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专业管理部门对该措施进行如下生产安全风险专项评价,并采取专项措施进行处理。 (一)顶板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危险源: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防范措施:掘进中,施工人员应坚持经常性的敲帮问顶制度。施工人员进入工作地点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安全检查,及时摘除危岩悬矸,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后方准作业,敲帮问顶时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顶帮。 (二)爆破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危险源:放炮前,未对迎头的电缆、风水管路、风筒采取保护措施。 防范措施:放炮前,施工旧皮带将电缆、风水管路、风筒保护好。 2.危险源:放炮前,未按要求设置放炮警戒牌警戒。 防范措施:放炮前,严格按站岗位置进行布岗并挂好放炮警戒牌。 3.危险源:放炮前,未将迎头所有机电设备停电闭锁。 防范措施:放炮前,将迎头所有机电设备停电闭锁。 4.危险源:放炮时,未严格执行 “一炮三检”、“三保险”和“三人连锁”制度。 防范措施:放炮时,严格执行 “一炮三检”、“三保险”和“三人连锁”制度。 5.危险源:放炮后,私自撤岗。 防范措施:放炮后,爆破工报告班组长,由班组长解除岗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6.危险源:放炮后,未及时检查有无残炮、哑炮,造成事故。 防范措施: 放炮后,必须严格检查有无残炮、哑炮,按规定处理,并做好记录。 (三)施工环境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危险源:现场管线、物料乱。 防范措施:现场管线必须靠帮悬挂,物料上台上架,码放整齐,不得影响运输、行人。 (四)一通三防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1.危险源:未及时更换放炮打坏的风筒。 防范措施:放炮打坏的风筒及时更换。 2.危险源:煤尘积聚,风筒、瓦斯探头超距离。 防范措施:每班对巷道50m范围进行冲刷一次,每天对全巷道冲刷一次,防止煤尘积聚,风筒、瓦斯探头距迎头不大于5m。 三、专项评价总结 经专业技术部门进行专项评价,针对上述危险源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集团公司有关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能够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确保顺利施工 |
|
来自: 掘进专业图书馆 > 《21712运输联络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