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里还是伦敦德里?走进北爱尔兰独立运动的焦点城市-上

 书虫游世界 2020-11-28

上一篇:北爱尔兰人做的中餐啥样?看到包子我笑了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的计划是伦敦德里一日游。伦敦德里也叫德里,是北爱尔兰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首府贝尔法斯特。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这个话题我们尽量不要在北爱尔兰公开提起,咱们在这私下说说就行了。17世纪以前,这个地方就叫德里,在爱尔兰语中是橡树林的意思。1613年从伦敦迁来的英格兰殖民者将这座小城改名为伦敦德里,这一名称在1662年得到皇家宪章确认,也就具有了法律地位。不过同整个爱尔兰岛一样,爱尔兰民族主义者一直在闹独立。1922年南方26郡成立爱尔兰自由邦时,包括这里在内的北方6郡仍保留在联合王国内,矛盾没有解决,只是暂时被搁置。由于土著的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而移民来的英格兰人信的是新教,二者存在宗教矛盾,这也是后来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在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要求下,市议会曾多次提出将伦敦德里之名改回德里,均遭到中央政府的否决。可是爱尔兰人不管那套,约定俗成地就称这为德里了,只有官方和联盟主义的新教徒坚持使用伦敦德里的名称,所以你会在很多地方看到“德里/伦敦德里”这样双重标注的信息牌,目的是不惹怒任何一方。

从贝尔法斯特去伦敦德里的公共交通有两种,火车、大巴都能到。大巴需要1小时45分钟,火车反而要慢一些,而且火车站离伦敦德里的老城也更远一些。我们查好8:30有趟大巴,早饭后便从住处出发前往欧罗巴汽车总站。这个地方就是来时机场大巴的终点,汽车站与南边的大维多利亚街火车站相连,我们昨天是从南边停车场的小门进去的,没想到今天再走发现小门被锁上了。绕到东边的正门,我一下子懵了,车站正门居然也被锁着。难道周日不营运?那我们的计划可要泡汤了。赶紧四下打听了一下,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叫我们别着急,说周日这门开得晚,让我们走北门。我俩绕到欧罗巴酒店北边那条街,看到有人进出的汽车站北门才算松了口气。

像昨天一样,买好iLink 4区的日票,乘212路,终点便是德里汽车总站。德里老城依福伊尔河而建,整个老城都在河西岸,汽车总站距离老城东门不远,而火车站却在河对岸的新城。

车站北边的花园里立着个和平火焰纪念碑,两颗心交织在一起,呵护着中间永不熄灭的和平之火。德里地处北爱尔兰西部与爱尔兰交界的地方,多年来一直是北爱独立运动的焦点城市。这个纪念碑5年前才树立于此,希望人们能守住这束来之不易的和平之火。

花园北边的红色建筑是德里市政厅。德里的老市政厅曾建在城墙内的钻石广场附近,在1689年的围城之战中被毁。眼前的这座新市政厅建于1890年,钟楼上的大钟仿造伦敦大本钟而建。作为市政府的办公地,这里经常成为北爱民族主义者的袭击目标,1908年除钟楼外的大部分建筑毁于大火,1912年重建,1972年又遭炸弹袭击,可谓历经磨难。

你看西面有好几扇花窗玻璃都用白板代替了,那是被毁坏后未能及时修复的结果。当然也有部分是被广场上飞来的足球击碎的。

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维多利亚女王雕像,它是在1898年为纪念女王执政60周年而立于此处的。

一楼的这间小厅里挂着历任市长的照片,旁边的一个房间布置成这座城市的历史介绍展室。

顺楼梯上到二楼,我们到市政厅的主厅去看看。

主厅内的管风琴建于1891年,是楼内最早建成且被完整保留下来的部分。

最值得一看的是大厅内的23扇花窗,它们讲述了这座城市古老而沧桑的历史。

下面这幅的左边描绘的是圣科伦巴(St Columba,521-597)于公元546年在德里建立的学校。右边的三颗星与红鹿为古代统治过这里的奥多尔蒂家族的族徽。

这个手举十字架的标志为另一个统治过德里的奥唐纳尔家族族徽。

这一幅则表现的是1688年12月7日,德里城中的13名学徒男孩在得知詹姆斯二世党人要率兵攻打德里后,迅速将所有城门关闭并锁死,与城中百姓一同抵抗的情景。此后便有了著名的1689年围城之战。被英国国会驱逐逃到法国的英王詹姆斯二世(James II,1633-1701)企图在爱尔兰东山再起,詹姆斯二世亲自统兵攻打德里,遭到德里民众顽强抵抗。经过几个月的围城后,大不列颠赶来的援兵乘船顺福伊尔河行进至此,才击溃了詹姆斯二世党人,解救出被围困在老城内的德里市民。

走出市政厅,西边就是城门。一条笔直的坡道通往城中心的钻石广场。

钻石广场中央矗立的战争纪念碑建于1927年,起初是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爱尔兰士兵,二战后又增添了纪念二战牺牲者的字样。整个纪念碑由英格兰雕塑家马尔希兄弟共同设计。纪念碑上的雕塑大部分由弟弟弗农·马尔希(Vernon March,1891-1930)制作。他是个雕塑天才,16岁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最年轻的参展者,其雕塑作品普赛克在首次参展中即被人买走。纪念碑上方立着的是手持桂冠和利剑的胜利女神像。

下方的两尊雕像分别代表海军和陆军。

继续西行,在城内的西南角有座教堂,是圣科伦巴大教堂。这是一座新教教堂,建于1628-1633年,采用17世纪爱尔兰流行的“殖民者哥特式”(Planter's Gothic),其实就是英格兰殖民者带过来的建筑样式。

今天是礼拜天,教堂内正在举行隆重的礼拜仪式,不对游客开放。

古城不大,所以再走几步就到西城门了,这里可以登上城墙,绕城参观。德里是爱尔兰唯一保存下完整城墙的城市,在整个欧洲都算保存相当好的。城墙建于1613-1619年,全长1.6公里,最早只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后来又增加了三座门方便进出。历史上这道德里城墙从未被攻破过,因此德里又被称为“处女之城”。如今城墙上的大炮仍保存完好。

站在城墙上向北眺望,近处的楼房外墙布满了涂鸦,那里便是“自由德里之角”,记录着北爱独立运动的几次重要事件,其中包括著名的“血腥星期天”。远处的那个带尖塔的教堂是德里的天主教圣尤金主教座堂,下一期我就带您去这两个地方一探究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