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没事我们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谈论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问孩子这么贪玩,长大才能有出息吗?教授一脸正经的跟我说:孩子6岁前,养成这4个好习惯,将来会更优秀。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孩子必须从小培养的好习惯 有些孩子上小学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上中学还要父母给收拾书包,上了大学洗衣服只能用洗衣机,不会手洗,这样的孩子多么可悲。 如果孩子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将来你还指望他能独立的生活吗?可能连自己的无法养活。 杨锁就是一个例子,一个23岁的小伙子,因为从小娇生惯养而懒惰成性,父母去世后,他有活不干,有事儿难当,基本上是生活不能自理,村子里的人给他肉和菜,放臭了,也不知道吃,最后活活饿死在家中。 事实证明,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步入社会之后,孩子的生存能力才会更强,父母不让孩子干活就是害了孩子,建议多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做事不拖拉 做事拖拉是现在孩子惯性,多数家长以为这是性格上的缺陷,其实并不是,做事拖拉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若你家孩子做事总是“明日复明日”,出现恶性循环,长大后终将一事无成。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今日事今日毕”,做事不能拖拉,并且要提前定好计划,要求孩子严格地按计划执行,养成这种习惯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懂礼貌
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才更能受人尊重,麻烦各位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养成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礼貌待人是树立“自我形象”的最好方法,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条件,从小告诫自家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孩子礼貌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一个有礼貌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一定也是如出一辙,是一个动不动就骂人打人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脾气、性格也一定不会好。 四、每天坚持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是关联在一起的,孩子想培养这种能力很简单,但是一旦错过这个时间,想在培养就难了。 这个年龄就是6岁之前,6岁之前孩子的左右脑都在快速运转,一旦过了6岁,右脑就会慢慢停止运转,孩子会开始用左脑思考问题,这时想培养阅读能力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在6岁之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者是开发孩子的右脑,都会事半功倍,孩子阅读的经验,可能决定孩子一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父母别不在意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肯陪孩子会教导的家长,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幼年期所形成的习惯将会影响孩子一生,那些高考状元各行各业的人才难道是天生的吗?其实并不是,主要还是幼年期家长的引导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巨大,任何事情都会因为量变而产生质变,6岁前给孩子养成一下4种好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父母越早培养越好!
为了给孩子养成好习惯,我询问了多名老师,才知道 孩子习惯也可以用书,我给自己家的孩子买了一套《幼儿行为管理绘本》,你别说还真挺管用的。 看完之后每天晚上不用我督促就拽着我去刷牙,以前经常用手去触摸电器,但现在都不靠近了,让我大感欣慰他同时也非常庆幸能给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