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有不同地区形成各自的早期神权、王权模式为主的不同“文明”,但是它们之中在此后代代相传的“文明”则是始于中原龙山文化及其后继者的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王朝的“王权 ”与“皇权”模式国家。这从中华的“国家”、“国民”与“国土”的五千年来基本一脉相承可以说明;从作为“国家文化”(或“大传统”)的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五千年”沿袭发展可以佐证;从都城的“求中”、“一门三道”、“大朝正殿居中”与“左祖右社”格局、都城中轴线及都城、宫城四面辟门等是“中”、“中和”的核心理念“物化形式”可以再现。五千年来这些不断裂文明的物化形式由少变多,反映了“中”与“中和”理念越来越强化、深化。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思想根源是“中”、“中和”理念,这是“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与中华民族历史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五千年文明 不断裂 考古学 “中” “中和” 国家认同 作者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郑州450001)。 一、“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起点” 二、“国家”、“国民”与“国土”之“不断裂” (一)“国家”之“不断裂” (二)“国民”之“不断裂” (三)“国土”之“不断裂” 三、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物证” (一)古代都城规制理念一脉相承 (二)帝王陵墓 (三)礼制建筑与礼器 (四)文字反映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 结语:从“中和”到“国家认同”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