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行合一

 求学106 2020-01-15

什么是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

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

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

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

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

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