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的港湾

 朱鹊 2020-01-15

​以上说的潜意识以欲望为中心人群的顺逆境,及顺逆境中主要的心理行为状态。

下面说一下,以管理欲望的精神为中心人群的顺逆境,及顺逆境中心理、行为的大致表现。





人在年少时,受父母、亲戚、邻居的批评、打骂、训斥较多,身体行为常被限制,精神中吸收了较多的负面能量,从而影响了潜意识的走向,形成了内向性格。因为负面能量较多,影响了接收者的情绪,激活身体的荷尔蒙成份不同,能抑制身体生长发育,所以精神者的身体相对较为矮小,精神与身体相互作用,那么精神者就形成一定成度上,厌恶自己身体又自卑的心理倾向。各种患者所能觉察到的心理症状,如抑郁症,狂躁症,自杀、自残、自虐等。由厌恶自己心理倾向而产生的行为,都在精神者人群的范围之内。不是说精神者一无是处,恰恰相反,精神者才是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精神者杀人是为了道义,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怒杀西门庆;而欲望者杀人往往是为了钱财与权力,如董卓、曹操的篡权夺位,曹丕、曹植的兄弟残杀。

精神者遇到困难往往从自己找原因,所以有精神症状的往往是精神者;

欲望者遇到困难往往从外部找原因,所以欲望者精神症状少,精神病人多。

    精神者痛苦的极端多自杀,欲望者痛苦极端多身体病亡或精神病。

(精神症与精神病是不同的,精神者的精神症状如,狂躁、抑郁、虐、自残自杀的精神倾向,本质是自己潜意识中本我与精神超我的搏击,精神企图改变身体,而身体生存的本能在反抗,,就如自己的领导下达的命令,不能违背,去做又十分困难,正在与领导讨价还价,的过程。

超我精神为明,本我生存为暗,正是都为潜意识,所以当事者只知痛苦确找不到原因,只知自己内心有阻力,确不知来源于哪里,当痛苦最终和解时,就是本我与超我以适中的方式达成一致,本我与超我相互让步又互有所得,这时体内脏腑、枝节都有改变,这正是人类进化的根本,你说能不痛苦吗?!

事后,心中顿悟,豁然开朗。

因此,精神者脱离了年少,成长的过程是一路吸收外界困难改变自身,增长心智的过程,其表现方式为痛苦,但在社会变革中能起主导作用。社会动乱,疾病横行,战争频繁,整个社会处于病态痛苦之中时,精神者发挥吃苦的精神,领导指挥社会的进程。

反之,欲望者在社会变革后,社会稳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释放心智的过程,其表现方式是愉快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