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痒痒痒 远离皮肤瘙痒有妙招

 南方菩提 2020-01-15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瘙痒常与某些系统性疾病相关,如肝胆疾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等。


尿毒症——全身痒

全身或胸背头部瘙痒是尿毒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轻者间断发作,每次持续若干分钟后缓解,而重者可以长时间发作,夜间往往症状最重,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

糖尿病——腋下或腹股沟痒

很多糖尿病病人明显会出现腋下和大腿根儿瘙痒,尤其是如果比较肥胖,腋窝、腹股沟和大腿根儿等部位容易出汗,且不易蒸发,特别容易发生感染,细菌和真菌容易在这些部位繁殖,引起皮肤瘙痒。

甲亢——四肢痒

四肢痒和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甲亢有关,它表现为胳膊和小腿一阵一阵地刺痒,这种刺痒可轻可重。

甲减——小腿痒

甲减属于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就变得缓慢,所以甲减引起的瘙痒,本质上是皮肤异常干燥引起的瘙痒。小腿瘙痒的甲减患者会出现肤色苍白、皮肤温度低、干燥、容易疲倦等症状。此外,还会有小腿肿的感觉。

恶性肿瘤——不同程度的瘙痒
痒与内脏恶性肿瘤关系密切。数据显示,有16%—30%患恶性淋巴瘤的老年人,25%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病人,25%—60%患癌症的老年女性,50%的直肠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

长期瘙痒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引起睡眠不佳、食欲减退和情绪不稳定。过度搔抓会使皮肤流血破溃,重者可诱发感染。出现瘙痒后,应尽早去医院就诊,找出病因,规范治疗,不可乱用药物。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妙招来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1. 保护皮肤清洁,但不要天天洗澡

在干燥的冬季,洗澡次数不宜过多,一般每周不超过3次,洗澡时水温不要过高,太烫的水会加剧皮肤干燥瘙痒的症状。洗浴时间不宜过长,皮肤表面容易脱水。

2. 不宜用力搓澡

用毛巾、洗澡巾揉搓皮肤,搓出来的“泥”,实质是是汗液、皮脂、新陈代谢而脱落的细胞,是皮肤保护屏障的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泥。

3. 浴后使用保湿产品

洗澡后立即涂抹具有保湿作用的乳液,让皮肤覆盖一层薄薄的油脂,防止皮肤干燥起屑,减少皮肤瘙痒的发生。

4. 内衣要宽松、柔软、舒适

贴身衣物最好是纯棉制品,以宽松舒适为好,避免摩擦。较紧身的衣裤及化纤制品的衣物会增加皮肤的敏感性,使其瘙痒。温度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体表温差过大。

5、合理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过咸、过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