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1-15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 (2014-07-16 21:29:23)
分类: 道家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

三尸圖 ­

上尸彭琚 ­

上尸彭琚,小名呵呵,在頭上,伐人泥丸、丹田。令人頭重眼昏冷淚,鼻中清涕,耳聾齒落,口臰面皺。惑人好車馬,慕聲色,視惡垢同青蟲。穿鑿枯人真元,使人形悴,髮白壽短。令人迷昧睡著,錄人罪名,奏上上元天官。若能服鍊,得精氣固,實靈藥入口,大道不遙,九天非遠。如未間,常以庚申之夜,不寐而殺之,及懃服朱砂芝草,陰尸自然消化也。

中尸彭瓆

中尸彭瓆,小名作子,好惑五昧,貪愛五色,在人心腹,伐人絳宮中焦。令人心迷健忘,少液氣乏,隨邪倒見,荒悶煩燥,口乾目白。穿鑿人齒,日夜尅害人五臟六腑,成諸疾病。睡多惡夢,鬼交精脫,小便赤白。滑泄嘔逆多痰,耳鳴虛汗,為事恍惚。白日昏沉,每夜驚魘,催人早死,圖人祭祀也。如能恬淡五情,服丹餌栢,無能為害,當免形腐而已。

下尸彭矯

下尸彭矯,小名季細,在人胃足,伐人下關,傷泄氣海,發作百病。牽引意賊,慕戀女色,勇懃嗜慾,觸事虛耗,不能禁制促命。令人夜與鬼通,背生向死,流浪精氣。令人髓枯筋急,肉燋意倦,身虛腰重,腳膝無力,頻度小便,與邪氣波流,漸成大患。五勞七傷,惑亂染著,尸注不絕,要人死往鬼道,希期飲食祭祀也。如服水銀、湯藥、丹砂、真鈆,其陰尸之魄,自當消滅,而得形全身安也。




  出典 ­



  汉末道教创兴起后,也将辟谷 ­


之术也纳入其修仙方术之列,并从宗教神秘主义的神学角度加以重新神学化阐释。"三尸九虫"是道教对人体内部寄生虫的称谓.唐代《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绘制有三尸九虫的形状,其中有的与我们现代观察到的蛔虫,绕虫基本一致.道门认为三尸九虫作祟会使人速死,为了除去三尸九虫,求取康强长寿,道教养生家探索出种种方法,形成了中国古代道教医学的寄生虫学.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尸,亦称三虫、三彭,又名青姑、白姑、血姑。上尸名彭琚,好宝物,中尸名彭瓒,好五味,下尸名彭矫,好色欲。而且上尸居脑宫,中尸居明堂,下尸居腹胃,三尸常居在人体,是欲望产生的根源,是毒害人体的邪魔。由于三尸是在人体中是靠谷气生存的,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谷气,那么三尸虫在人体中就不能生存了。 ­



  古人所说「去三尸九虫」,或称「三尸虫」泛指人体内的各种寄生虫致病之原因,此在人体中的寄生虫因为在古代的卫生不佳情况环境下,肠虫为害甚大,常被看成是疾病祸首,寄生虫在人体内,消耗营养,危害健康,在《后汉书》中记载着华陀传授「漆叶青黏散,予弟子樊阿」,说是「久服去三虫,利五脏,使人头不昏」樊阿用之而「寿百余岁」。 ­



  名称 ­



  《太清玉册》卷八,上尸彭琚又名青姑,伐人目,居人头,令人多欲,中尸彭瓒又名白姑,伐人五脏,居人腹,令人好食五味,下尸彭矫又名血姑,伐人胃命,居人足,令人好色。 ­



  《长生胎元神用经?去三尸九虫方》人身体有九种寄生虫,伏虫,蚘虫,寸虫,肉虫,肺虫,胃虫,鬲虫,赤虫,蜣虫。别有治方。 ­



  《道藏》卷八十二 庚申部三尸篇说到,人身中有三尸虫,居三丹田 ­



  上尸虫名为彭候,在人头内,令人愚痴呆笨,没有智慧。 ­



  中尸虫名为彭质,在人胸中,令人烦恼妄想,不能清静。 ­



  下尸虫名为彭矫,在人腹中,令人贪图男女饮食之欲。 ­



  上尸虫能给人托梦,人之种种梦境皆上丝虫所为,丝虫盘驻脑中,睡梦之中人们分不清是自己语言还是为尸虫所惑。尸虫还会假说是你的亲戚长辈,演绎各种梦境。 ­



  尸虫能通过人打哈欠时自耳入脑内,影响人的精神。许多自称神仙附体之人,打哈欠时尸虫入脑,掌控其语言神经,于是该人变不由自主,听其使唤,装神弄鬼。 ­



  尸虫有严密分工,上尸伐人脑,令人昏沉欲睡,神不由己。中丝虫及下丝虫分别盗取人体五脏之气。下尸虫可由会阴出入身体,可使人产生淫欲,最喜外阳之气,当人们好色心动之时,肾气发,元气外泄(虽未遗精亦有),尸虫最为高兴。 ­



  人体表现的诸多病症,皆为尸虫吸人元气、脏气而导致,其中道理,一言难尽。 ­



  尸虫能言,做人语。 ­



  信仰 ­



  在道教的信仰中,“三尸”代表人体内部的三种“恶欲”。修道者要走上成仙之路,必须铲除和消灭“三尸之根”。同时,道教利用三尸在人体内的活动,解释人的种种邪恶怪异之梦,因而成为一种最具道教特色和十分奇特的梦说。唐人《酉阳杂俎》卷八曰:“道门言梦者魂妖,或谓三尸所为。”“魂妖”具体即指“三尸”,据说三尸藏匿于人体之中,作祟于人体有关脏腑和神魂,使人意乱精迷,因而睡眠中出现虚幻的梦象、梦境。又说三尸借梦记人之过,向天帝报告,使人遭殃和减寿。为三尸立名,这是道教思维把想象中的三尸之虫进一步人格化。很显然,这个彭姓与百家姓中的彭氏没有任何关系,不然,彭姓之族未免受辱而太冤枉了。在我们看来,这个彭姓之彭实来自彭字的一种古义。《说文》曰:彭,鼓声也。鼓声彭彭,引申为强壮有力。《广雅》:彭彭,盛也。《韵会》:彭彭,壮也。《集韵》:彭彭,强盛貌。 《 诗·大雅》“四牡彭彭”,《诗·鲁颂》“以车彭彭”,《传》云:彭彭,有力有容也。三尸之以彭为姓氏,表示三尸是三种强壮有力的东西。如果具体化,实指人体三种本能性的强有力的欲望。试看彭倨之“倨”,其字义通“踞”,再联系彭倨“好宝物”,这不就是一种贪财而私的占有欲吗!彭质之“质”,义谓物质,再联系彭质“好五味”,实指食物,这不就是一种贪食而馋的食欲吗!彭矫之“矫”,字义通挢,义谓举起或昂起,再联系彭矫的“好色欲”,实指性器官的兴奋或勃动,这不就是一种贪色而兴奋的性欲吗!在《三尸中经》我们看到,中尸“令人好做恶事,噉食物”,也讲到食欲。又说下尸“令人下关骚扰,五情涌动,淫邪不能自禁”,亦明显属于性欲。 在《三尸三恶门》中,三尸分别被归于“色欲门”、“爱欲门”和“贪欲门”, ­



  治疗 ­



  道门用于制伏三尸九虫的养生术主要有:存思法(守一,守庚申),服食法(饮食,服药 ,服气,服符,辟谷),等等。 ­



  所谓「守庚申」,是指修道者在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的一种炼养方术。道教认为,人身上有三尸神,每于庚申之夜上天庭说人之是非,所以要守候着,不让它上天庭去说坏话。守庚申这一道教修练术由已久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言道:「道家有言三尸,或谓之三彭,以为人身中皆有是三虫,能记人过失,至庚申日,趁人睡去,而谗之上帝,故学道者至庚申日,軏不睡,谓之守庚申,或服药以杀三虫。」 ­



  服食是道教一类重要的养生术.一般认为,服食是道教中人通过食用药物以求长生的法门.通过细致的考察,我们发现,服食是道教养生中一类十分常见的现象,其外延可以是药物,还可以包括日常食物,特殊饮食,气,符 等.道教服食养生家对去三尸九虫格外关注,他们认为驱除三尸九虫是服食养生的先导.《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卷中引葛仙公云:"诸修长生之道,当先去三虫,下伏尸,乃可将服食,休粮绝谷耳."同经所记之"仙人下三虫伏尸方"也认为,三尸与人俱生,上尸喜好宝货千亿,中尸喜好五味,下尸喜好五色,常欲令人死.道士,医师,如果只知道按方治身,而不知伏尸在人腹中,去之固人药力,那么药物就起不到疗效.还有《三洞珠囊》卷三《服食品》引真人涓子云:"必欲服食者,当先去三尸.三尸不去,虽断谷绝五味,虫犹不死,人体重滞,所梦非真,颠倒翻错.邪欲不除,由于虫在其内,摇动五神故也."基于这些认识,道教服食家们积极探索,曾尝试分别用饮食法,服药法 ,服气法,服符法,辟谷法去除三尸九虫,他们认为这些方法均有良好的效果. ­



  治疗 ­



  饮食去三尸法见于《三洞珠囊》,该书卷三《服食品》提到服食饭来绝三尸,"服饭,百害不能伤,疾疾不能干,去诸思念,绝三尸,耳目聪明,行步轻腾也".道门更多的是用服药法除三尸九虫,比较早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度水火,以此丹涂足下,步行水上.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虫皆即消坏,百病皆愈也." ­



  方剂 ­



  老君去尸虫方 ­



  贯众,五分杀伏虫.白雀芦,十二分杀尤虫. ­



  蜀漆三分,杀白虫.芜荑五分,杀肉虫. ­



  雷丸五分,杀赤虫.僵蚕四分,杀鬲虫. ­



  厚朴五分,杀肺虫.狼牙子四分,杀胃虫. ­



  石蚕五分,杀蜣虫. ­



  右件九味,细锉,熬令香熟,捣罗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以轻粉浆服五丸,日三服.加至十丸,三十日见效.六十日百病愈,众虫尽,病差.凡服此丹药,先须斋戒,至心饵之,无不效也.斯经诀,耳目验矣.甲子日,为秘之秘之. ­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中用"六甲符"去三尸九虫就有神灵的影子,符箓派道士在制作道符时虔诚地呼唤神灵下降佑福,"叩齿三通,稽首叩头,呼六甲神名,云某奉受灵符.谨请甲子神王文卿,从官一十八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戌神展子公,从官一十四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申神扈文卿,从官一十六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午神卫上卿,从官一十八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辰神孟非卿,从官一十四人,降下缠吾笔.谨请甲寅神明文章,从官一十六人,降下缠吾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