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以外的现代艺术流派你还知道哪些?快到这里来补课吧|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下

 书虫游世界 2020-11-28

系列1:最有品的贵族宅邸,也是藏品最丰富的私人收藏馆|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上

系列2:从蒙克到莫奈再到马蒂斯,一个人的生平决定了他的创作|阿尔贝蒂娜博物馆-中

当印象派在法国方兴未艾时,他的邻居德国却悄悄涌动着另一种艺术思潮:表现主义。这种艺术形式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而是着重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强调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人的灵魂。表现主义覆盖了美术、音乐、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德国当时最著名的美术团体就是1905年成立的桥社(Die Brücke),其核心成员为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四个学生: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卡尔·施米特-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1884-1976)、弗里茨·布莱尔(Fritz Bleyl,1880-1966)和埃里希·赫克尔(Erich Heckel,1883-1970),后来埃米尔·诺尔德(Emil Nolde,1867-1956)等人亦加入其中。之所以起名“桥社”,是想探索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他们与法国的野兽派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钟情于原始艺术,喜欢用非自然的浓重色彩表达强烈的情感。差异在于二者大胆用色的目的有所不同,桥社的表现主义受德国工业发展的影响,意在表达一种更为激烈的情绪,相比之下野兽派反而要平缓许多,只是为了达到美学上的目的。

桥社的成员最早就在凯尔希纳的画室碰头和创作,最初的作品多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当时也请不起职业模特。直到1906年,凯尔希纳才找到一位名为Doris的固定模特,下面这幅便是凯尔希纳1909年以她为模特创作的《裸女》。这幅画也体现出他的非自然用色特点。

1913年桥社因内部意见不合而解散。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凯尔希纳参军。下面这幅是他参军前的一幅作品《屋中的两个裸女》。

 

退伍后凯尔希纳被诊断出严重的安眠药和酒精依赖症,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于1917年搬到瑞士达沃斯居住。在那里他的健康有所好转,并绘制了一系列风景画。下面这幅《落日下的牛》创作于1918-1919年,画的就是瑞士的山坡和牛群。1933年他的作品被纳粹德国认定为“颓废艺术”,被禁止展览和销售。凯尔希纳在画风上深受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的影响,他的命运与梵高亦有几分相似。在饱受疾病的折磨和不被官方认可的痛苦后,他于1938年在自家屋前饮弹自尽。

 

施米特-罗特卢夫是桥社四位创始人中最小的一个,却是性格上最强烈的一个。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更原始的力量,常常以简单的形、均匀的纯色和偏红的色调给人以强有力的节奏。比如这幅创作于1912年的《静物与黄色郁金香》。1933年他的作品同样被纳粹政府禁止,本人被普鲁士艺术学院开除,但他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在战后成为柏林夏洛滕堡艺术大学的教授。1976年,施米特-罗特卢夫92岁高龄离世,成为桥社最后一位去世的成员。

 

埃米尔·诺尔德只在1906-1907年短暂地加入了桥社,1908-1910年他又短暂地成为德国分离派组织成员,据说他总是处理不好与这些组织的关系,不过他在艺术上的才华却是公认的。他能把自然、原始和心灵上细致的因素和力量,通过简明的形式和充满热情的色彩和谐地表现出来,正如他自己所说:“色彩是我的音符,用来勾画相和谐又相抵触的音响及和弦。”下面这幅创作于1914年的《月夜》给人一种诗意的乐感。

表现主义在德国兴旺发展,除桥社外,1911年来自俄罗斯的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和阿列克谢·冯·亚夫伦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1864-1941)等人在慕尼黑创办了“青骑士社”(Der Blaue Reiter),随后来自纽约的利奥尼·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871-1956)等亦加入其中。“青骑士”一名源自康定斯基1903年创作的一幅画,他认为青是一种有灵性的颜色,青色越深越能唤醒人们对永恒的渴望。青骑士社成员的共同特点是都十分注重表现自然现象背后的精神世界。在他们当中,亚夫伦斯基是较年长的一位,早年曾向俄国最著名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伊利亚·列宾(Ilya Repin,1844-1930)求教。1894年他来到慕尼黑并结识了同样来自俄罗斯的康定斯基。亚夫伦斯基绘画的特点是用色大胆丰富,例如这幅1910年绘制的《戴花帽的女孩》。我第一次看到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戏剧人物,但评论说可能是个日本艺伎。那时包括亚夫伦斯基在内的许多欧洲画家都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画中的女孩头戴一顶颜色艳丽的大花帽子衬托出面庞的娇小,低眉抿嘴似乎要以扇掩面却令娇艳欲滴的樱桃小口更加呼之欲出,寥寥几笔即让人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热烈激情。画家勾勒人物使用的黑色轮廓线让我想起西班牙画家格雷柯(El Greco,1541-1614)的笔法。

费宁格出生在纽约,16岁来到德国,最初是一名漫画家,为欧洲和美国的几本杂志绘制连环画和插画。1907年才开始严肃的美术创作。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他的某些绘画作品似乎仍保留着些许漫画的感觉。这幅《绿桥》绘制于1909年,画中人物都是小脑袋大身子的夸张比例。此画在2001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42万英镑成交。

 

1914年随着一战的爆发,青骑士社的两名德国成员先后走上战场并在之后阵亡,几名俄罗斯人则被逐回俄国,社团也随之解散。1923年康定斯基、亚夫伦斯基、费宁格和瑞士人克利(Paul Klee,1879-1940)重新聚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社团:青色四人社(Die Blaue Vier)。此时的四人在艺术上已经有了各自的发展,聚在一起不再因为共同的绘画风格,而是抱团取暖,结伴展出和推广。此时的康定斯基在德国包豪斯艺术学院(Bauhaus)教书,在此过程中他也在不断探索,逐渐抛弃了表现主义,转向抽象艺术。他深入研究了各种几何元素,在教学与创作中更多地使用圆、半圆、角、直线和曲线。1926年出版了理论书籍《点、线到面》,强调各元素之间绝对和相对的位置关系以及和谐性。这幅创作于1929年的《内部的联盟》就是他那一时期的作品。

  

还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现代艺术家值得一提,他就是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父亲一心想将他培养成一位受人尊敬的拉比,因此送他进入犹太经学院学习,但是他对绘画更感兴趣,跑到巴黎寻求发展。不过早年受到的犹太教育和在俄国的生活让他获取了大量民间传说和诗人的情怀。他的作品不属于任何流派,而是综合了野兽派、立体派和象征主义等多种风格,对后来的超现实主义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画就像一场奇异的梦,常常有幽灵一样的人物飘在空中,巨大的舞者和玩偶般的房子。他形容自己梦幻般的作品“不是一个人的梦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看到的这幅《风筝》创作于1926年,画中放风筝的人飘在房顶,院子里的鸡竟然是透明的。

 

那个时代最终成名的犹太艺术家并不多,除马克·夏加尔外,就要数来自意大利的阿美迪欧·莫蒂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与夏加尔一样,莫蒂里安尼22岁时也到艺术之都巴黎发展自己的绘画事业,并结识了毕加索等画家。不过他的艺术道路并不顺利,1917年的第一次个人画展在开幕几小时后便因警察认为他绘制的裸体人像有伤风化而被迫结束。他在生活上也十分不顺,模特女友珍来自天主教家庭,她的父母反对她与犹太人结婚,尽管珍在1918年为他生下个女儿,但父母仍然反对,尤其是他们听说莫蒂里安尼酗酒后。当珍再次怀孕时,二者不顾父母反对坚持结为夫妻。不幸的是,莫蒂里安尼于1920年1月24日死于结核性脑膜炎,那时的珍已有8个月身孕。丈夫故去的次日,珍回到娘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从五楼的窗户上跳楼身亡,带着她未出世的孩子。这幅创作于1918年的《着衬衫的年轻女子》很可能就是珍,莫蒂里安尼创作的人像有个特点,脸部都会被拉长。

说了半天法国和德国,其实奥地利也有个著名的新艺术运动团体,那就是维也纳分离派(Wiener Secession)。1897年奥地利艺术家协会的一些成员决定冲破传统束缚,与学院派分离。他们自成一体,起名“分离派”,其中包括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等,首任主席是现在被誉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关于分离派和克里姆特,我在后面几天的游记中会有专门的更详细的介绍。这里只提一下我们在此看到的一幅克里姆特创作于1899年的作品《纽墨菲》,纽墨菲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自然女神。克里姆特在创作中吸收了古埃及、古希腊和拜占庭的艺术风格,作品极具装饰性,这幅画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

这里的另一位奥地利画家为威廉·东尼(Wilhelm Thöny,1888-1949)。他出生在奥地利东南部城市格拉茨(Graz),20岁时前往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并在那里加入慕尼黑新分离派。一战后他回到家乡,创立了格拉茨分离派,并成为首任主席。出于对现代都市艺术氛围的向往,他于1931年移居巴黎。1933年他首次造访纽约,便被那里吸引,回到巴黎后创作了许多纽约的城市风景画,最终于1938年迁居纽约。他在纽约曾举办过几次画展,1948年的一次展览前,存放着上千幅他的作品的展馆仓库失火,令他的作品几乎丧失殆尽。这次打击令他一蹶不振,于次年病逝。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他于1936年创作的《纽约-东河》。

 

最后我们说说西班牙的两位大师: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和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关于这两位大师的生平和艺术道路,我在《两牙行》中有较为详尽的介绍,这里只说说他们在此展出的几幅画。

胡安·米罗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这一流派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处于一战结束后的混乱时期,许多艺术家开始厌世和逃避现实,他们将各种奇异的元素非理性地排列在一起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哲学思想。这些画作往往如梦境一般,神奇怪诞,由于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影响,梦境又往往能体现出某种现实意义。这幅《鸟和昆虫》创作于1938年,放大的昆虫如鸟般大小,与小鸟一起在空中翱翔,营造出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

这幅米罗1949年创作的《太阳前的女人》则表现了一个张开双臂拥抱太阳的女子,寓意迎接希望。

毕加索与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于20世纪初开创了立体派。这一流派的画家先将一切物象加以破坏和肢解,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各种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的组合,将多视角观察到的物象抽象地呈现在同一个画面上。这幅毕加索创作于1947年的《戴绿帽子的女人》就是典型的立体派作品。

 

这幅创作于1952年的《地中海风光》展现了立体派笔下的风景画特点。

 

毕加索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创作时期,画风也一变再变。从古典风格到立体派再到新艺术,从印象主义到象征主义再到后印象主义,从现实主义到表现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他不想受任何约束,像个孩子一样随心所欲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毕加索年老后曾感慨道:“我花了一辈子学习怎样像孩子那样画画。”1967年,86岁高龄的毕加索绘制了这幅《裸女、鸟和笛子演奏者》,展现了孩童般天然淳朴的绘画笔法。这种绘画形式被称为“稚拙艺术”(Naïve art)或叫原始主义(Primitivism),是一种模仿儿童的返璞归真的绘画方式。毕加索做到了。

最后一个展厅展示了毕加索的多幅作品,可以说是对这一现代绘画展览的完美收官。从莫奈到毕加索,其实无论是哪位画家采用哪种风格,目的都是要表达一种内心情感及自己对世界的独到见解和主观认识,我认为这就是现代绘画的特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