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道]博山年俗:忙闲中期盼来年好运

 黄牛490 2020-01-15

博山年俗:忙闲中期盼来年的好运

 徐传国

春节,一年之岁首,即“年节”,俗称“年”,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年俗是“过年的习俗”的简称。有道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但年俗的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是一样的。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一进腊月,喜欢弄出年味的博山人便开始张罗着过年了:长辈们盘算着买这买那,青年人踅摸着新衣新袜,孩子们牵记着烟炮烟花......年味就在这盘算、踅摸和牵记中悄悄地弥漫开来......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二,年复一年,逐渐形成了属于博山的习惯和风俗。

博山自康熙三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共有杂记、镇志、志稿、乡土教材各一部,县志两部。对春节年俗各有记载:“立春日,迎春于秋谷,觞于范泉。元夜,以琉璃碗灯荐佛,并散门庭。又集峨岭下作三日酺。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正月,元旦拜天地,贺年。同上元,士民家门前各燃小瓷灯二盏。好事者醵钱赛会。十六日多谒庙祈福者。薄暮引烛走石桥。”“立春日,迎春于秋谷,觞于范泉。元旦祭天地、祀神祀先毕,长幼以次纳拜。亲族朋友亦互相往来,贺新年也。九日拜玉皇宫,放爆竹,童稚作蹴鞠戏。元夜以琉璃碗灯荐佛,并散门庭。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集龙泉寺,登南城。”“士大夫家岁时宴享,馈遗悉从简约。”“岁时腊诸习俗:元旦放爆竹、祀天地、祀神、祀先。长幼欢纳拜亲族朋友,示互相贺年。”“立春日,迎春于秋谷,觞于范泉。元旦祭天地、祀神、祀仙(先)毕,举家男妇悉拜其尊长。亲族朋友,亦互相往来贺新年。九日拜玉皇宫,放爆竹,乡人扮演作诸戏具。亦犹行乡傩礼也。十五日放灯三夕,各街路起彩棚,扮演乡傩,亦览者繦属。十六日,女儿相将作小姑戏。患疮痣者,并于是夕团艾为炷,灸县署前石狮,名为“疗疾”。然亦有验有不验者。”这些史料里的年俗,记录的侧重点虽然不一,但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并在继承中发展至今。

博山先贤孙廷铨在其《颜山杂记》中写到:聊述风土,见人情焉。阁老一语道破“人情”是年俗的缘由。博山的年俗,可用“始”“祭”“食”“合”四字来表达其特点。“始”,即一年之“岁首”,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祭”,指岁首祈年“祭祀”,活动都与“祭”有关;“食”,神鬼的祭祀和人们的节日都离不开“食物”;“合”,意味着一种家人必有的“团聚”。于是,博山的“年”充满了强烈的仪式感。

1990年的《博山区志》,关于“年俗”有详细的记载:“大年,即农历正月初一,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富有人家,一进腊月便开始忙活,打扫庭院,整理房舍,扎彩门,贴春联,磨麦罗面,打糕蒸馍,杀猪宰羊,置办各种年货,即所谓忙年。从腊月三十晚到正月初一早,家家户户灯烛辉煌,彻夜不眠,叫作守年夜。午夜时燃火头,放鞭炮,祭天地神,吃年夜饭,辞旧迎新。年夜饭吃水饺,因其形似元宝,取阖家团圆,招财进宝之义。五更时分,男女老幼穿新戴翠。幼者给长者拜年问好。长者初见幼儿给钱少许,叫作压岁钱,望幼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恙。兄弟、姐妹、姑嫂、妯娌、乡亲、朋友相互恭贺。正月初二,新婚夫妇同到岳家拜丈人丈母。之后,一连10数日亲朋互相探望。建国后,旧历年改叫春节。正月初五叫破五。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各项营生。元宵节即正月十五,又叫灯节。从十四到十七,博山主要街道张灯4个晚上,即十四试灯,十五、十六正灯,十七末灯。居民家庭每晚挑油灯遍照庭院,意在驱散凶邪,得到光明幸福。张灯期间,风平灯明叫收灯,意味吉利。据说收灯与否象征一年的收成好坏。十四象征夏季作物,十五象征早秋作物,十六象征晚秋作物。灯节期间,街道、村庄居民敲锣打鼓,玩杂耍,跳秧歌,舞龙,跑狮,踩高跷,划旱船,扮芯子、车灯,走街串巷,叫作扮玩,又叫闹元宵。元宵节,群众食以糯米面为衣,以糖、青红丝等做馅的应节食物元宵。建国后,元宵节成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节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元宵灯会,盛况空前。

博山方言有一个词:新正大月。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上古时,各朝代以哪一个月为第一个月都不尽相同。每更改月份次序,都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月的“正”是“改正”的意思,应读为“zhèng”。周朝时,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每年开头的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名“政月”。秦始皇(嬴政)正月出生,取名为“政”。“正月”的“正(zhèng)”与其名字同音犯忌,下令把“正月”的zhèng改读为zhēng。后来,正月也称“新正zhēng”,正月初一称为“正zhēng旦”。

博山人的年,自腊月初八祭送了灶王爷就算开始了。进了腊月门,闻见过年味。农历的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秦时以十二月为腊月,后世沿袭。古代在这个月举行腊祭,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进腊月的第一件年事,是过“腊八节”。腊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古时,冬季有两项重要的祭祀,一是年终农人为报答八位农神保佑农业收成的祭祀,叫蜡祭,再是周朝天子对天宗先祖及五祀的祭祀,叫腊祭。到了汉朝,两种祭祀逐渐合二为一,成了腊八节。

原蜡祭是用五谷为祭品,后来演化为用五谷杂粮熬成粥来祭农神了。每到祭祀活动,人们都会喝到腊八粥,于是,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还有送粥的习俗,即把粥送给穷人等。在腊八节这天还有泡腊八醋的习俗。既把扒好的蒜放在米醋里面浸泡起来,等到春节沾着腊八醋吃饺子用。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号要在腊八日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清楚,通过外欠和外债可以看出盈亏。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给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欠债的该准备还钱了。

腊八日这一天,博山人都要像过大节一样,吃包子(水饺)。家有女孩的讲究人家趁着这是一年最冷的时节,给孩子“穿耳洞”,博山方言叫“扎耳朵眼儿”。这一天如若有雪,还储腊水,以备夏季虫蚊咬了涂抹之用。

关于腊八节,还有流传着一些民谚:

过了腊八就是年。

喝了腊八粥,就把年货办。

腊八腊八,冻下下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七腊八,冻死叫化。

正月初一叫“过年”,这之前,自腊月二十三起,是“忙”,称之为“忙年”,之后,自正月初二始,是“闲”,称之为“闲暇日”。直至二月二“龙抬头”才算叫“过完了年”。

年前的忙年都是为了年后的清闲。如若哪家在正月里摊煎饼、蒸馒头,会叫人笑话的,所以家家要储存一个正月够吃的食物。从腊八节到小年前,人们主要忙着添置些日常用品和过年用的物品。离春节还有六、七天的腊月二十三,被称之为小年。小年就要来临了。北方的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辞灶王爷、打扫卫生、购买年货、祭祀先人。小年的到来,使得忙年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民以食为天”,祭祖之前先祭祀食神——灶王爷,也叫辞灶。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便有了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主家提前买好买新灶王爷像和糖瓜;用秫秸杆制作灶马。辞灶的前一天,家人要将灶间的尘灰暴土打扫干净。祭灶时间一般在下午或傍晚进行。男主人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糖果、甜点,及清水、料豆、秣草,用糖瓜祭祀意在用糖把爷的嘴粘住,不让灶王爷上天说坏话。主人把旧灶王像请下来,把新请的灶王爷临时挂好,然后点香祭拜。主家祈求:“今是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是一家之主,灶王爷一年辛苦了。灶王爷吃上供品,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少说闲话,多进美言......”烧过三柱香之后,全家人要给灶王爷磕头。然后,把灶王爷像取下,将糖瓜(麦芽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后,将灶王爷像,以及灶马,以及钱粮点燃,使其升天。将新灶王爷临时放置背静处,待除夕张贴。祭拜仪式便全部结束。

按照博山的风俗习惯,小年这天,全家人要在一块吃顿水饺,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平平安安。所以,对博山人来说,出门在外或者远在他乡的家人,不管多么忙都要在腊月二十三赶回家,和家人一块过小年。

因为过年的食物大都是为年后准备的,越临近春节做好,就越容易保存,所以,吃的东西大要在小年前后的大集上买,小年到春节这段时间做。俗话说:“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不闲手;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 小年过后,推碾、拉磨、摊煎饼、蒸馍馍……年味也就更浓了。大户人家人多嘴多,一家人忙得更是黑白连轴转了。

小年后的忙年才更算是忙年。因此,这时的大集就成了一年中最为热闹的年集。年集,指腊八之后至阴历年底的集,尤指春节前倒数第二个集或春节前两个集。此时的集市,成了年货市场,人们开始办年货,所以俗称年集。年集所卖,除了平时的商品,多是围绕过年的衣食,以及替换的用具等。商品种类、数量和赶集人数比平时增加。因是年集,又有新市增加,如年画市、爆仗市等。

即使已经买好年货的人,也要到年底的最后一个集上看看,或者捎棵葱,或者买块姜,都在为年后的清闲做着充分的准备。年集上鞭炮摊位是所有摊位中最热闹的地方。博山人买鞭炮,最起码要两大串,一串祭祖用,另一串除夕放。喜欢放爆仗的有钱人家,有的要买上一小铁车鞭炮。人群中,买的欢心,卖的开心,在讨价还价之间,对年有着满足的期待。这个时候,再大的集市也被熙熙攘攘的赶集人挤得水泄不通了......博山有一句很有趣的民谚:年三十打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及诸神上天向玉皇汇报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腊月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祈福,称为接玉皇因此,腊月二十四成为大扫除的日子。叫做扫尘日,也叫迎春日。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一是为了迎接玉皇大帝的到来;另一方面,按民间的说法,谐音,春节前扫尘有除陈布新,辞旧迎新的涵义,其用意一是干干净净过年,二是把一切晦气扫地出门。其实,从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在清扫环境、清洗用具、擦拭家具。

腊月二十六、二十七,为洗浴、洗衣日,除去一年的晦气。有“二十六洗疚疾,二十七洗邋遢”的说法。清洗,是为了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被称之为为“洗福禄”。因有“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娘舅”的说法,所以,多选在这个时间理发,以便出了正月再理。

博山人的忙年,除了忙着“干净”,更多是忙“一口吃的”,博山人叫“年下菜”。民间有“腊月二十五,炸豆腐;腊月二十六,割猪肉;腊月二十七,杀公鸡;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之说。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从初一到初十五,甚至更长时间所吃的食物。

博山家庭年下菜:酥鱼锅、烧锅、豆腐箱、春卷、卷尖、瓦肉、煮肉、炸肉、炸广东肉、炸豆腐、炸鱼、炸绿豆丸子、炸豆腐丸子、肉丸子、炒苤蓝丝、炒豆子咸菜、松肉、松鱼、发皮肚、发蹄筋、发海参等。

博山家庭年下席菜:卷尖、芹菜拌肉(冻粉)、松花蛋、炒苤蓝丝、瓦肉、酥鱼锅、炝皮肚、参汤、豆腐箱、炸春卷、炸耦合、汆蛋包、炸肉、炸广东肉、拔丝地瓜、琉璃山药、汆丸子、甜饭、瓦块鱼、糖醋鲤鱼、炒肉片、烩菜等。

博山家庭年下饭:饽饽、馍馍、煎饼、花卷、糖角、糕团、年糕、甜饭、包子(水饺)、挂面、茶汤、油瓤火烧、元宵等。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有一件最为重要的事,那就是祭祖。春节祭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去墓地上坟祭祀,为单户行动,在除夕或前二日下午进行;另一种是将祖宗和逝去亲人的亡灵请回家祭拜,并与家人一起过年,谓之请家堂。请家堂又分请老家堂和请小家堂。请老家堂,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大年三十,备好各色酒菜,摆好家堂轴,焚香烧纸,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请小家堂,是一个家庭中的大事,过程和老家堂相似,把逝去的长辈,于大年三十请回家一起过年。请家堂共分三个步骤,一是迎家堂,二是守家堂,三是送家堂。请家堂是在除夕开始,一般正月初一晚上送小家堂,初二上午送老家堂。

随着人们居住的分散,加之挂家堂的要求比较烦琐,这种形式已经不多见了。现在最为常见的是,一家人备上酒菜、带着钱粮到祖坟上给已故的家人上坟。摆放酒、茶、馒头、鱼、肉、鸡、豆腐、点心、水果等供品。然后上香,点香时,如果烧一整香,抽取两根扔掉,然后点燃整支。烧炷香,以四根为一组。点燃第一炷香,先拜祖先,说明什么祭祀日,并请要祭祀的人来吃饭。一炷香烧至约1/3时,可点燃下一炷香。待最后一炷香燃烧到1/3以下时,祭祀人,按照辈分和年龄大小向着坟墓方向磕头。磕头前,可说些感恩的话,以及家庭的重要事情,求祭祀的家人放心和保佑。磕头完毕,将祭祀用的酒在食桌前撒出一口朝坟墓的圈,在圈内烧钱粮和冥币。钱粮要事先用真钱“打”过,边烧边请祭祀的人来拿钱,并说些别不舍得花之类的话。烧完钱粮、冥币等,开始收拾供品。祭祀人可吃点供品,最后有意把一点供品撒在墓前,意在让野兽等吃了,不怕坏祖坟。最后放鞭炮、压坟头纸。另有新坟三年不压坟头纸、不放鞭炮的说法;在祭祖日的前三日内,均可祭祖;孕妇、儿童,可不参与祭祀活动;祭祀时间在下午,12点之后,三点前为佳,不能延迟到日落;祭祀时,不能在墓地说些抱怨、不好的话。不说赞美或不赞美墓地的话语。

远在他乡,无法回家祭祀的,可在居住地附近的十字路口,摆放简单贡品,烧香祭拜。

年三十,除了祭祖,还要扫除、贴春联、包饺子。早饭后,男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大门口,甚至清扫门前街巷。清扫完毕,在大门和屋门上端端正正贴上春联。春联,亦名“门对”“对子”,即过年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对联。春联由“桃符”衍变而来。桃符先是把捉鬼人神荼和郁垒兄弟俩的桃木人形象挂在门口驱鬼避邪。后来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左)和郁垒(右)的名字代替桃木人。再后来,在长条木板上写上对偶语句,同时开始将词语写于大红纸上,为春节时专用,正式称之为春联。贴春联的同时,还在影壁墙、房门、部分器物上贴福字。用红纸书写的对联,贴在门上就更增加了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这个时候的孩子们已经忍耐不住地放起了鞭炮,零零散散的鞭炮声告诉人们,接近一个月的忙年后,除夕来了。

腊月二十三送走的灶王爷要在年三十晚上接回来。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人间无神管辖,俗语称“灶王爷上了天——乱架子了”,其间,人们行事格外小心。另外,众神上天,百无禁忌,民间也利用这个机会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人们可以操办大事。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接新灶王的仪式,比较简单,先将灶王爷像贴在原处(靠近炉灶且安静的地方),背面要实墙。在家门口烧钱粮和一把豆秸,在灶王像前烧香磕头,燃放一串鞭炮,仪式即可结束。

一切办妥,还要在院子摆放供桌、供品,开始供养天爷爷地奶奶,以及诸神灵。用纸裱糊的三角形香炉贴在大门的两边,一般燃烧三炷香,有的讲究人家甚至燃香到天亮。此时,敬天地以及诸神图的是安静,如若有人前往,看见门口烧香,也就不再近门打扰。因为春节,裱糊的纸香炉要用红纸,但有一例外,如果家里有人去世,要用蓝纸裱糊香炉,并且要连着三年。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是讲究。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

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包饺子要和面,“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除夕”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 “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除夕夜,全家要守岁。过去守岁,人们只是就着一桌子菜,把酒话桑麻,现在是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年的到来……

相传,“年”是一怪兽。每到除夕,便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们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传说有一位白发老人点燃竹子,爆竹声让“年”兽混身颤栗,大惊失色,仓惶而逃。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等到新年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家家燃起鞭炮,年算是忙完了,天亮就要开始过年了......

    春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热闹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过年。初一,大都在立春前后,也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或者刚刚到来。还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冬末的博山人,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自然会充满喜悦地迎接春节的到来。

春天来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古时的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百姓们盼望来年有个好收成,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

早前过年的第一件事便是燃放鞭炮。凌晨时分,鞭炮响彻了城乡村落,烟花照亮了大街小巷。人们过年放鞭炮原意是把糟踏庄稼、伤害人畜的怪兽“年”吓跑,不再让其危害人畜。所以“过年”又称“过年关”,这或许只是放爆竹的诠释而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燃放鞭炮带来的污染,今年又一次禁燃鞭炮,没有鞭炮的年,必将会让人们有新的过年心境和方式。除去燃放鞭炮,人们穿崭新的衣物、吃丰富的食物、传相互的祝福,以及参加节日活动才是过年的全部。

博山人新年的第一顿饭是饺子。人们有初一一天不动刀板的习俗,所以初一的饺子是除夕夜包好的。博山人有把包好的饺子放到户外冻上一宿的习惯。正如在还没有地暖的年代,博山人早早就发明了地炕一样,在没有冰箱的年代,他们早就知道冻了的饺子煮得既快又香的窍门。大年初一,煮好的第一锅饺子,主人先要捞出三碗供养给灶王爷。

包饺子时,有把一枚硬币包到饺子的习惯,谁能吃到,会有一年的福气。其实,不管谁吃到钱币,都是家里人,一家人都会高兴。一年快快乐乐的生活就这样从吃第一顿饺子开始了。吃过饺子,有的家里甚至还没有吃完饺子,邻舍百家、亲朋好友就开始拜年了。

拜年的由来,据说源自祝贺没有受到“年”的伤害。逃过了“年”这一难关,于是,人们穿着新衣、串门拜访、拜年祝福,家家以烟茶、糖果、瓜子、花生等招待,互相说些过年祝好的话。“过年话”都是祝福的话,要捡着好听的说,所以人们把平时“不疼不痒的恭维话”也就叫做了“过年话”。旧时晚辈向长辈要行跪拜礼,长辈备糖果相赠,并付给幼童“压岁钱”。如今短信拜年成了主流,此外,视频、QQ等网络工具也成为新的拜年方式,为此,拜年的时间也提前到了除夕,甚至更早的时间。人们在春节之后见面时,还能拜年,谓之“拜晚年”。

人们习惯把初一说成“闲暇日”。为了“闲暇”,这天忌讳很多:不扫地,不倒垃圾;人们以为动用扫帚会扫走运气,招致霉运,倒掉垃圾,会破财。如果脏得非扫不可,须从门口的位置由外向里扫。不动针线、剪刀;据说是二月二龙就要抬头了,怕误扎了龙眼,伤了龙身;忌烧、蒸、炒、炸、烙等炊事;烧与少谐音、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的字眼,这也是为什么在除夕前把吃的都准备好的缘故。正月不理发;人们以为在正月理发会妨舅。从理发妨舅的观念可以看出,舅舅或者“娘家人”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有多么地重要。习俗多是限制人们的一些行为,其实,也是增加人们对生活的敬畏和向往,甚至会增加诸多生活乐趣。初一这些习俗,3是让人们在春节这天有一个彻底的闲暇时间。

过了初一,接下来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人们习惯“年下走亲戚”。走亲戚从正月初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走亲戚的次序一般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也就是走“走丈母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等家。走亲戚要在主家吃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下菜多是为了亲戚来访准备的。走亲戚有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客人一般在十点左右到达主家;

带与吃喝有关的礼品;初二走丈母娘家(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七不出,八不归(七不出门,八不还家);三六九,往外走;亲戚进屋,主人让座,递烟、泡茶、端瓜子、糖果;如九点之前到,主家招待面条或茶汤等垫食;如客人带儿童,主家给压岁钱;主家设午宴招待来客;客人离时,主家要从客人带来的礼品中拿出部分作为回礼,并送至门主外;主家择日回访客人。

人们称岳父为“泰山”,丈母娘在人们的心中也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年后的第二天正月初二,被定为女婿走丈母娘家的日子,俗称“迎婿日”。这天,出嫁的闺女要夫婿同行,带着厚礼回娘家。定住婚期的准女婿更要去未婚妻家拜见岳父岳母。初二在家伺候女婿的有老岳父岳母的人们,会改日走丈母娘家,或者和儿女们一块“走老娘家”。

新女婿走丈母娘家所带的礼品最有讲究,一般是带烟、酒、糖、茶、水果,再割十几斤生猪肉,这叫六色礼。家庭条件差的也要买上烟酒糖茶四色礼。博山人有句俗语:“丈母娘疼女婿,一顿一个老母鸡。”初二这天,娘家会好好招待女婿女儿。女儿初二回娘家,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的习俗,这天不能在娘家住下。初二在娘家住宿,人们认为不吉利,话说回来,这或许是平衡婆婆的做法。习俗就是这样,限制不做或者一定要做,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生活。

有“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的说法。初二之后,走亲戚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较多亲戚和朋友的,亲戚要安排在前面走动,大都在初十之前,朋友可稍后安排。没有特殊情况,走亲戚没有超过正月十五的,人们习惯认为过了十五差不多就过完年了,这或许还因为人们准备的年下菜等不到十五就吃完了,十五之后走亲戚不好招待的缘故。亲戚朋友之间你来我往,述述家常,设宴招待,过年所做的事就基本成了喝酒。年下菜也就在这亲戚的走动中,见了盆底。走亲戚要带一些礼物,所带礼品主人并不全部留下,待客人离开时,主人会根据带来的礼品轻重或多少,从中回上一些礼品。 

现在的走亲访友有了诸多变化,过年亲戚之间的走动,有的轮流每年集合到一家拜年,有的一块到饭店吃顿年下饭,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的节日氛围。人们可以省出更多时间,在假期外出游玩。

正月初五,又叫“五马日”,也叫“破五”。五马日,也叫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从初一到初八,以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卜凶吉,如晴空万里则一切兴旺,据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破五这天,人们黎明即起,打扫卫生,燃放鞭炮,放鞭炮要边放边往门外走,意在将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预祝新的一年生意红火。商店、店铺可在初五这天开门营业,但饭店要在初六开业。和初一一样,不烧不烙,不能做饭,所以要吃包好的水饺;妇女一天不串门、动剪刀等;男主人倒掉从初一积下垃圾。

年初六,因取六六大顺之意,商店酒楼也多在这天开门营业。博山人有“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讲究,有些人把“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认为“七十岁不能单独出门,八十岁不再回老家”,大多数人还是定为正月“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不过现在人们节日休息就那么几天时间,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

正月初十左右,街上的锣鼓声渐渐响了起来,准备正月十五扮玩的人们就开始热身了。“博山锣鼓气势磅礴,内涵丰富,据说起源于李家窑。规范的锣鼓队是由一面大鼓,八面苏锣,六面手锣,一个点锣,四对大跋、六对饶,四对镲,六对碰铃组成的。一曲‘小紧风’起头,‘蓬莱阁’‘娃娃咚’‘玉芙蓉’‘鱼得水’‘闹花船’……,若干鼓谱由鼓手随心所欲敲起,其他乐器辨音相随。鼓乐动人心魄,催人心花怒放。”锣鼓一响,大街小巷传来了里孩子 “扮玩的来了”的喊声。

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又称“灯节”。相传,人们在射杀四处伤害人畜的凶禽猛兽时,误杀了一只困迷路而降落人间的神鸟,玉帝降罪要把人畜通通烧死。心地善良的玉帝女儿,偷偷来到人间,把消息告诉了人们。有个老人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天帝就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看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燃烧的火焰。就这样人们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灯节期间,人们上街扮玩:玩杂耍,扭秧歌,舞龙灯,跑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扮芯子、推车灯,等等,敲锣打鼓,走街串巷,大闹元宵。届时顷城出动,满城灯火齐放,观灯者人流如海,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博山的闹元宵,叫扮玩,也叫玩十五,其历史久远。李家窑的旱船,十字路的车子灯,三元的芯子,木器厂的高跷,西寨的龙灯......技艺高超,精彩绝伦、热闹非凡。除特殊年代外,玩十五成了山城人过年的盛宴。唐宋时期,在博山的“社火”活动中,已有龙灯舞的表演。明永乐年间(1403-1424),博山龙灯进入兴盛期,清康熙年间(1662-1722)已在辖区普及。当时西冶街,就因为元宵节期间多悬龙形灯和善舞龙灯而被誉为“闹龙街”。

早前从十四到十七,博山主要街道都要张灯4个晚上,即十四试灯,十五、十六正灯,十七末灯。灯节期间,风平灯明叫“收灯”,据说收灯与否象征一年的收成好坏。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于是,人们端着灯,照照脸庞,意在驱妖避邪、治愈百病;照照庭院,意在驱散凶邪,得到光明幸福;照照房间,意在防止夏日招惹虫咬。

元宵节这天,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状若圆球,寓意全家团圆。相传,吃元宵与一个汉武帝的善良又风趣宠臣名东方朔搭救了一个名叫元宵的宫女有关。“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故事的结尾给人以美好的团聚。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吃过元宵,人们祈盼的年就算是过完了。但是,直到“二月二龙抬头”咬着“蝎豆”,喜欢过节的博山人还在意犹未尽地说:“没过二月二,不算过完年。再拜个晚年:过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