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头发为什么总是粘在一起?(上)

 hercules028 2020-01-15


作者/科学公园 魏昕宇
湿头发为什么总是粘在一起?(上)
我们在洗头之后,总会发现湿头发一缕一缕聚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不知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其实,让湿头发粘在一起的原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蕨类植物和蜂鸟都离不开它。基于同一种原理,科学家们还改进了光刻技术,甚至制造出了新的纳米结构。
毛细加上弹性
为什么湿头发总会粘在一起?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先得来了解另外一种常见的现象:当把一根非常细的玻璃管(也称毛细管)插入一杯水中时,会发现管中水的液面要比管外杯中高出不少。没错,这就是毛细现象。
在中学物理课上,我们学到了毛细现象来自于水与玻璃管的浸润作用与重力的博弈(见《科学世界》2017 年第11 期“毛细现象”一文)。由于水能浸润玻璃,或者说水与玻璃界面的表面能小于玻璃与空气界面的表面能,因此,表面张力能够提供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与水柱高度无关,与毛细管的半径成正比。而毛细管内水柱所受的重力是由体积决定的,它显然应该与其截面积,也就是毛细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当毛细管的半径减小时,浸润作用带来的升力和重力都会降低,但后者降低得更快。于是,当毛细管足够细时,浸润作用的力量可以轻松压倒重力,让管内液面升得很高(下图)。

如果一种液体能够浸润管壁,那么管径越小,管内的液面就越高。不过,管内液面并不会超过管的高度而溢出。否则的话那将形成永动机。
通过简单推论即可得出:对于给定的液体和固体,毛细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与管的半径成反比。仍然以水和玻璃为例,计算表明,如果玻璃管的半径为2 米,管内液面的上升只有肉眼难以察觉的7微米。但如果把管的半径减小到0.2毫米,管内液面可以比管外高出7 厘米!也就是说,在越小的地方,毛细现象越是显著,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过,仅用毛细现象还不足以解决头发的谜题,我们还需要加入弹性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玻璃是具有很强刚性的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即使碎裂也难以变形。然而像橡胶这样的固体则是另外一番面貌,它们遇到一点点外力就很容易发生明显的形状变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弹性。
如果我们把观察毛细现象的玻璃管换成橡胶管,并且假定水仍然能够浸润管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首先,管内的液体在浸润作用的帮助下克服重力,使得液面比管外高出一截。但水分子还不满意,希望能够与橡胶进一步亲密接触。根据之前的分析,只要管子的半径减小,液面就可以进一步升高。于是,水分子就和橡胶管商量:你不是有弹性吗?麻烦你“收收腰”,让管子再变细一些,这样我不就可以和你更加充分地接触了嘛。橡胶觉得有道理,就照办了。于是,橡胶管的管壁向内凹陷,而管内的液面则进一步升高(下图)。这种现象结合了毛细现象(也可用表面张力或表面能的概念等效替换)与弹性因素,因此被称为弹性毛细作用。

弹性毛细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观察到弹性毛细管内液面慢慢上升,同时,管的半径减小。
读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领悟到,湿头发粘在一起正是弹性毛细作用的体现。头发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水浸润相邻的若干根头发时,它会促使这些头发通过变形而彼此靠近。这种变形的幅度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最终头发之间只被非常薄的一层水膜隔开,看起来就像是聚在了一起(下图)。

演示湿头发聚集成缕的模型。下方为液面,上方刷子上的梳毛相互粘到了一起。
当然,弹性毛细作用并不总是会带来如此惊人的效果。我们都知道,不管什么样的材料,使之变形总是要费一番力气,像橡胶这样的材料,一旦外力消失,它们就会迅速回到原来的形状。这说明让物体变形对应着更高的能量。在弹性材料构成的毛细管中,液面的上升不但需要克服重力势能的增加,还必须应对变形造成的能量增加。如果需要固体变形的幅度太大,能量需求太高,浸润作用就会有心无力,液面的升高也就到此为止了。好比说,湿头发再聚集也不过是一缕一缕的,不可能全部头发都变形汇聚到一起。
自然界中的弹性毛细作用
也许你不觉得聚拢在一起的湿头发过于碍事,但在自然界中,弹性毛细作用有时会给生物带来大麻烦。
设想有一根细长的杆子直立在地面上,然后完全没入水中。令水面缓缓下降,直至低过杆子的顶端,那会发生什么呢?乍看起来答案很简单,当水面降得足够低时,杆子的顶端就会从水中露出来。
但如果杆子足够细长,具有充足的弹性,且能够被水浸润,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当水面下降,从水中露出的杆子顶端想要与空气接触时,焦急不安的水分子们却又舍不得杆子离开。这一次,它们的解决之道是迫使杆子的顶端弯折过来,仍然被水浸没。这同样是弹性毛细作用的体现。面对这样的结果,水分子们很开心。
但那些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真菌,例如裂褶菌,却为此苦恼不已。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它们需要让自己细长的菌丝从水下生长出来,穿过水面与空气接触,这样才可以将孢子传播开来。但当菌丝生长得足够长,可以穿透水面时,弹性毛细作用却会迫使它们弯曲,阻止它们与空气接触。如果对此听之任之,恐怕裂褶菌早就断子绝孙了。好在它们自有对策,那就是分泌特殊的蛋白质,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以此削弱弹性毛细作用,从而让菌丝顺利地穿过水面。如果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干扰这些蛋白质的表达,裂褶菌的菌丝就很难从水下长出来。而当向水中再加入这些特殊的蛋白质时,一切又恢复正常了。
同样是释放孢子,蕨类植物却能巧妙地将弹性毛细作用当作动力。蕨类植物用于制造和储存孢子的器官被称为孢子囊,其外层分布着一段由特殊细胞所构成的环带,这些细胞的细胞壁特化增厚。在潮湿的季节里,环带细胞的内部充满水分。当天气变得干燥时,细胞中的水分挥发。为了保持水与细胞壁的接触,弹性毛细作用会迫使细胞壁向内弯曲。当多个细胞的细胞壁同时发生变形时,总的力矩的效果相当可观。环带就像收紧的弹簧一样,将原本闭合的孢子囊打开,释放出孢子(下图)。

蕨类植物利用弹性毛细作用释放孢子的原理:蕨类植物孢子囊外的环带细胞中原本充满了水(1);随着水分挥发,弹性毛细作用会使得细胞壁向内弯曲,由此产生的力矩能够打开孢子囊,将孢子释放出来(2);3为显微镜下打开的孢子囊与孢子,注意其中醒目的环带。
在动物王国中,也有不少巧妙利用弹性毛细作用的例子。例如以纤小美丽闻名的鸟类——蜂鸟,它们以花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蜂鸟的舌头细长,末端分叉并形成两个C 形的凹槽。它们舌头上的凹槽就像毛细管,当其浸入花蜜时,花蜜便会通过毛细作用流进舌头供蜂鸟享用。在2010 年,研究人员还发现,当蜂鸟的舌头从花蜜中拔出来时,由于弹性毛细作用,舌头末端的凹槽会闭合起来,将花蜜完全封闭在其中(下图),这使得蜂鸟能够更高效地取食花蜜。

蜂鸟取食花蜜的过程(1 ~ 3),蜂鸟舌头末端由两个凹槽状的结构组成。当舌头从花蜜中取出时,弹性毛细作用让原本舒展的凹槽闭合,同时分开的两个凹槽相互靠近。右侧为这一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尺为0.5 毫米。
由于生物离不开水,构成生物的材料又大多都是弹性材料,可以说,弹性毛细作用在生物界中无处不在。
(未完待续。原载《科学世界》2019年第5期)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