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柴米贵,房价高不可攀,活着不易,居易更难。偏偏有人名叫白居易,字乐天。还一生福禄寿齐全。唐朝诗人中神一般的存在,千百年来都在启示后人,取个好名字有多么重要! “诗魔”白居易(772年-846年),河南新郑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享年74,官至二品大员。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 白居易聪颖过人,年少时“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16岁,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首都长安成名。 27岁高中进士,意气风发题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与一同登科,一同任职于翰林院的元稹结为一生的挚友。两人都负了初恋,元稹负了崔莺莺,白居易负了湘灵。初恋的失败,让两人一边沉沦于长安街头的风花雪月,一边怀着兼济天下的梦想开始波澜不惊的官场生涯。 与真正年少成名的刘禹锡、柳宗元相比,白居易少年求学苦、职场道路开端的又平凡,反而让他磨练了心性、收敛了锋芒,使他成功的避开了永贞革新的惊天政变,得以顺利地进入了实干的中年。 他手握长虹,挥笔人间疾苦: 《杜陵叟》: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秦中吟十首》: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秦中吟.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秦中吟.轻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秦中吟.重赋》: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5岁时抽空出版了千古名作《长恨歌》,奠定他在大唐文坛的历史地位。 …… 这期间的诗作大多直指朝政弊端、民生之艰。并带队元稹、李绅开启新乐府诗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大事写文章,真事作诗歌,揭露描写社会的负面现象。 令当时的皇帝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隐忍的皇帝借武元衡被刺事件,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是他职场生涯中栽的最大的一个跟头。同一年,永贞革新失败被贬的刘禹锡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却因写诗嘲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又被贬黜出去。 这时,白居易已经43岁,40不惑的年龄,自身和老友的贬谪之苦,未来的不可预料。命中注定的蜕变之地,江州,已在眼前,七律《咏怀》出炉: 自从委顺任浮沉,渐觉年多功用深。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妻儿不问唯耽酒,冠带皆慵只抱琴。 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没有了是非之心,没有忧喜之色。也就不再忧国忧民、不再专注民间疾苦 。 江州期间寄于身世感怀的《琵琶行》问世,诗歌领域已达独孤求败的境界。从805年开始,到815年被贬,前后写了差不多10年的讽刺作品。贬黜之旅 说“知命”,不作“苦悲吟”;不再试图“兼济天下”,慢慢转向“独善其身”。 没有了讽刺,没有了人间疾苦,没有了宏大的理想,用现在的话说,开始于活在当下。经过43岁那一年坎坷的白居易,后半生开始过得富丽堂皇、花团锦簇:高官、厚禄、华屋、美酒、美女日日环绕……,他蓄妓玩乐,日日纵情酒色。 公然写作《追欢偶作》:“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与人分享: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唐朝规定,正四品官,按规定可蓄女乐三人。但正四品的白居易蓄养的家伎除了樊素、小蛮、春草以外,专管吹拉弹唱的家伎还有上百人。 他还写了一首诗说,“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人生悲欢如梦,晚年醉卧红尘。洛阳闲居的养老生活,成了千百年来文人幸福生活的标本。 74岁,高寿而去,获皇帝写诗祭奠,被皇帝御赐的“诗仙”。 且读让人口齿生香的诗词,以我的视角,挑选了22首短小篇幅的…… 1、《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2、《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3、《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4、《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5、《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6、《忆江南词三首》 译文 江南的回忆,最让人容易想起的就是杭州:游走在天竺寺中寻找中秋盛开的桂花,登上郡亭枕卧其上,观赏起落的潮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容易想起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第一首为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7、《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小学生必背诗、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8、《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9、《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天上白云自在舒卷,泉水自流悠闲。 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 10、《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为了赏花,绕着寺庙周围的小路行走。 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鸟儿在婉转啼鸣,泉水叮叮咚咚,缓缓流淌。 11、《池上二绝》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12、《李白墓》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译文: 13、《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译文: ——: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悼亡诗。 14、《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译文: ——:白居易写刘禹锡 15、《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 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 16、《七夕》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译文: 17、《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译文: 18、《夜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9、《长相思·汴水流》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译文: 20、《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就描写了寒食扫墓的情形。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道尽生离死别的苦痛。 21、望月有感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 战乱灾荒祖先产业荡然空,弟兄漂泊寄居他乡各西东。 22、《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 ——: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