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极罗斯海调查收官!都有啥新发现?

 袁承志dtau70na 2020-01-15

连日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开展综合调查,克服了大风、降雪等恶劣天气影响,获取了罗斯海水文气象、化学、生态、地质、地球物理、海洋声学等学科相关的基本资料以及大量珍贵样品。

虽然仅有短短的6天时间,但考察队员此行却“收获不少”,有南极最常见的磷虾,有记录“海底密码”的沉积物,也有巴掌长的海参,还有头大身小的海底怪鱼……这些样品对于考察队员有什么用处?他们在罗斯海又都在专注哪些研究?

首次在罗斯海开展中层鱼调查

“考察队此次采用中层鱼类拖网,在罗斯海海域采集到了大量包括侧纹南极鱼、南极磷虾、钩虾冰鱼、里氏副狮子鱼、钩虾等样品。”考察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刘阳说,这是我国首次在开展罗斯海中层鱼类等游泳动物生物量评估和空间分布调查。

侧纹南极鱼主要以磷虾为食,其本身又是海豹、海鸟、企鹅等生物的主要食物,在食物链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国外对侧纹南极鱼的调查研究有很多,而我国对此研究相对缺乏。”刘阳说。

南极罗斯海调查收官!都有啥新发现?

捕获的鱼类样品

考察队此次在罗斯海进行了两个站位的中层鱼拖网调查,共获取侧纹南极鱼成鱼样品6条,1岁至两岁的幼鱼20条。

“结合磷虾网在表层也捕获到大量侧纹南极鱼幼鱼,进一步验证了罗斯海区域为侧纹南极鱼的产卵场及育幼场,将来该鱼种可以作为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南极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关键鱼种。”刘阳说。

“这些样品回国后,我们将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掌握磷虾、侧纹南极鱼等关键种群的资源储量、种群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开展南极鱼类摄食、繁殖、生活史分析。”刘阳说。

“玩泥巴”的科学家

考察队员、地质调查现场负责人唐正被大家称为“玩泥巴”的人,他此次在罗斯海利用箱式采泥器获取了4箱“泥巴”样品。这些从海底挖上来的泥巴,有什么价值呢?

南极罗斯海调查收官!都有啥新发现?

箱式采泥器

罗斯海是南大洋深入南极洲的一个边缘海,它地处东南极和西南极的交界地带,其丰厚的沉积地层记录是了解过去南极与南大洋环境气候变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还记录了东西南极冰盖的差异演化。

“通过对沉积物样品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海底沉积物类型、物质组成、来源以及冰-海沉积环境,对揭示南极冰盖、南大洋翻转环流、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问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唐正说。

“沉积物采样无法得到现场数据,仅能根据现场沉积物描述对沉积物类型进行简单分类。”唐正说,我们根据现场取得的沉积物初步发现,其沉积物粒径基本为中细砂,表层生物扰动明显,含大量生物碎屑,并含有大量砾石。

“沉积物中有大量生物扰动现象,生源碎屑丰富,这说明生物泵的有机质沉降后,并未被氧化、消解,这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生长。”唐正说,“而大量淡水注入将导致底层水层化增强,不利于氧气通过垂直交换进入底层,有利于底层有机质的保存和底栖生物的生长。”

“沉积物中含有大量冰筏碎屑,说明近现代该海域冰川稳定性减弱,伴有冰山裂解和漂移。”唐正说,“但该处冰筏碎屑来自南大洋哪个海域,需要开展后续的物源研究。”

海底生物多

大家都知道,在幽暗的海底其实生活着很多的生物,但在南极冰冷的海底下,生物会不会变少呢?

1月7日,考察队员张舒怡向记者展示了几天来在罗斯海通过拖网、箱式采泥器等设备获取的底栖生物样品,海星、海参、海绵、海兔、海蜘蛛、海螯虾……丰富的生物种类让记者大开眼界。

“拖网样调查共获取大型底栖生物定性样品23类合计49种,主要包括棘皮动物门、多孔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类别,底栖鱼类拖网样调查共获取生物共计6属10种46尾,其中包括副狮子鱼属、雪冰鱼属、鳗鳞鳕属、须蟾䲢属等。”

南极罗斯海调查收官!都有啥新发现?

海底生物样本

张舒怡说,此次获得的底栖生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个别生物连她自己也难以分辨类别,这些生物样品在船上经固定保存后,将会被运回国内实验室进行详细种类鉴定及生物学测量。

“罗斯海作为是南极海域全球变化关注的特殊生境,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物种结构,特有种丰富。”张舒怡说,通过罗斯海底栖生物及底栖鱼类的连续调查,可以查明该海域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点,并从种群、群落水平探讨各关键类群分布格局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评估罗斯海区域生态系统状况,为预测南大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趋势及我国参与南极国际治理制订科学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赵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