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一起用的维生素B1、B12,真的能混合注射吗

 健康快乐有财 2020-01-15

在神经科,有一种很常见的给药方案: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混合后肌内注射,但是也有人说这两种药物是不能一起注射的,得分开才行。那到底哪种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药的理化性质。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又被称为硫胺素,是生物体内许多酶的辅酶,对糖代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1还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胆碱酯酶活性升高,乙酰胆碱被大量消耗,使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和消化功能减退,影响胃肠、心肌的功能。

维生素B1易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在碱性环境中易分解。当pH在3.5时可以耐受100℃,pH大于5时逐渐失效。

所以常用的溶媒为葡萄糖注射液而不选生理盐水。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药物配伍时容易变质。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有4种,分别是甲钴胺、氰钴胺和腺苷钴胺和羟钴胺。

维生素B12是粉红色晶体,水溶液在酸中较稳定,在强酸强碱环境中易分解。日光、氧化剂及还原剂都可以破坏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能够直接参与人体神经细胞组织间的甲基传递,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修复损伤神经,常用于神经炎的辅助治疗。

与氰钴胺相比,甲钴胺对神经组织具有更好的传递性,故在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时多单用甲钴胺而不与维生素B1联用。

临床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的注射方式是怎样的?

查找3种维生素B1注射液的说明书,均提示肌内注射,提到“注射时很少出现过敏反应,如果采用注射给药,在注射前要用10倍的稀释液0.1ml做皮试,不宜静注。

对于重型脚气病,症状好转后可口服。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也在【注意事项】注明“本品不宜静脉注射”,但是对成人重型维生素B1缺乏症,【用法与用量】为每日3次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症状改善后改口服。

而FDA批准对于维生素B1处于临界水平的成人患者可用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也可以静脉注射

查找维生素B12的说明书,说明书建议肌注以及用于穴位封闭,却没有提及静脉注射。提到“肌注时偶可引起皮疹、瘙痒、腹泻及过敏性哮喘,但发生率低,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

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能混合注射吗?

联用时,临床上的注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分开肌内注射,二是混合肌内注射。混合肌内注射因为应用方便更为广泛一些。

根据医疗卫生学术期刊 1987-2014 年期间的维生素B1 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ADR病例一共46例,以肌肉注射为主,19例是维生素B1注射液单独肌肉注射,24例是混合肌肉注射,其中大多数是与维生素B12混合,2例是口服片剂,1例是静脉注射。

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联用并无配伍禁忌,但是混用或单用均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可能为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存在着个体差异所致。

该文献认为维生素B1的缺乏在临床上以亚急性表现为多,最好以口服为主。如要肌注和静注,必须皮试,如果临床表现是急性的和严重的,可以缓慢地静脉注射,但不应静脉推注,因国内有过敏性死亡的病例。

并且,由于与维生素B12混合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文献建议能分开的最好分开而不建议混合注射

另外,除了维生素B1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谢伟、于光宏等人研究发现,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分开注射患者的疼痛感觉更轻,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最后还是建议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分开注射,且注射前皮试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谢伟,于广红,王桂玲,李辉. 维生素B_1和B_(12)不同注射方法对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04):86-87.

[2] 陆林杰,姜洪旭,李爱红. 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征文维生素B_1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评价分析[A]. 中国药学会.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2014:5.

[3]谢伟,于广红,王桂玲,李辉. 维生素B_1和B_(12)不同注射方法对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04):86-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