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皆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我是那种酷爱去大学校园运动跑步的人,说实话,不是我喜欢看年轻的女大学生,而是我喜欢他们的青春和活力。我没有怀着殷切的希望去碰见她们,但却总是参加而过,有时由于雄性荷尔蒙高速分泌与肾上腺素的飙升,我会忍不住的打量那些青春靓丽姣好的面容,大多时候,我投送的目光会得到一个微笑的反馈。那种感觉,犹如老男人,心中的花骤然开放。嗯,“春风一度送十里,果然不如你”。
昨日,运动过后欲健步离开校园,耳边一声清脆,听到内心呐喊“我终于毕业了”。顺着声音的传播方向,我打量了一下那个女孩。嗯,有种大学生该有的风韵。
回家,搜罗搜罗数据。看了看2017年大学生的毕业的人数,果然“叹为观止”。“大学”终究是个工厂,生产“平庸共同体”的最强流水线。

2017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如果你是即将今年夏天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前两年还没就业的年轻人,给你上个钟,鸣个锣,不要整日的情情爱爱,浑浑噩噩的玩耍了。酒吧,夜店,就那么让你魂不守舍吗?啤酒和傻B DJ 的low dubstep & low bass & low trance &low house 就那么让你嗨么? 醒一醒,人生有比有那更刺激,更你魂不守舍事情在等着你。
每个周末,都去大学校园跑跑步,看看大学生,我才知道我得朝哪个方向努力,才不至于落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让以后的年轻人将我拍在沙滩上”。有时,也想起王朔的话:“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你们不会年轻很久。”
别在人生最该奋斗的时候,恰好选择平庸堕落。那样的人生,真的不值得一过。
工厂流水线上走出的我和你都曾是“平庸共同体”。懵懵懂懂,前前后后每个考上大学,走进校园的青年,差不多都年20多年的书吧!毕业上了社会就被撩翻了三观,回头想一想,大学工厂到底给予你了什么样的教育?上了社会若干年之后,答案一目了然。
我们都是极其普通的生命产品,出厂设定——平庸。我们仗着求学的幌子打着莘莘学子的旗号,为了所谓的入流,博取认同,一头扎进“共同体”。感受了那左右相伴的温暖,可当你和所有人一样的时候,却忽然找不到自己了。
人就是这样,在一片内心贫瘠孤独的心田上,欲望让人不由自主的,栽培了“寂寞”。享受不了孤独,抗不住寂寞,寻求所谓的同类,一起开始望天坑,躺沙发,啤酒屋,一场“平庸之旅ing”always on the way。唯一值得且能够庆幸的是,你并不是唯一的旅客,想一想是不是值得,呵呵....

这趟“平庸之旅”开向哪里?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最重要的是大家都一样“平庸”就最好,只要共同平庸,如此便可心安理得。
“教育”是人关于“人类再造”最美最泡影的想象。如今的社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流水线”。我们则是国家教育机器的上生命产品,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被动的接受“改造”。出厂时,我们得到一纸文书,上面写着与你过往毫无关联的文字,标注了你的“生产地及生产日期“。可笑的是,保质期的字样并不存在。因为,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海量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以指数级增长。用不了几年,平庸的你,将更加的平庸。
那么,平庸的2次方 x 2 就是你人生的成长公式
带着一身的平庸离开校园,带着并不属于自己的“三观”初入社会。你天真的以为,离开校园的那一刹那就与书本无缘了,欢呼雀跃再也不用读书考试了。你天真的以为,社会上新结交的朋友都如你的老舍友老同学一样平庸一样傻一样没本事喜欢跟你笑哈哈打游戏厮混。你天真的以为,进入职场后遇到的每一位前辈都如你的老师一样,喜欢叨叨你,纠正你的毛病。你天真的以为,遇到的每一个心仪的对象都能如校园恋爱那样除了肉体碰撞后剩下的都是纯洁。于是,一切的误会,一切的困扰,一切的情绪作祟都围绕着“你以为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开始了....
多年的“集体堕落”让你上厕所撒个尿,都喜欢牵着另一个人的手去,不管多么陌生,只要一起进去,一起出来,你们就成了可以过命的闺蜜,因为你们一起“粪战”过,你们是所谓的战友。
从某种意义上讲,结伴而行,是多数人忍受不了寂寞和孤独的通病。这种病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战士,才能够自我治愈。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害怕,在我最想结婚的时候遇到平庸的你。于是,我宁愿孤独的做一个战士去征服世界,拥抱梦想,实现自我,也不愿征服平庸的你和你共度一生,因为比起我们的平庸,我更怕以后的孩子和我们一样”。
没错,其实这话是我自己说的。只不过,按上述那样的写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深邃”的感觉。想想,文学的装逼模式除了触景生情,打击读者痛点,引起共鸣,产生同理也就这样了吧。很多人谈论,我在文字造诣上存有一些小小的天赋,我说那都是被生活逼的,我并不喜欢这个物质世界,而我却可能喜欢欣赏这个世界上的某一些人、某一类人,原谅我没法爱屋及乌,因为人与世界,我撇的很清。有些人,就活是在上个世界却没有俗气。我喜欢游走在这社会的边缘,喜欢脚踏实地的用德行配上准确的身位,去挣点钱花,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
这就是我,仿佛在最不该睡醒的年纪,突然醒了,便不想在睡下去。我不知道,晚不晚,但我挺后悔毕业后那四五年,把时间都献给了酒精,拥抱了堕落。每当我回想起,那些个凌晨几点,清醒的人早已为明天的梦想修整身心熟睡时,我却在城市的环路上扶着车扶着树,声嘶力竭的呕吐胃里的酒水,旁边拉着工业建筑废料的大车不断飞奔,一声声轰鸣一辆接着一辆与我擦肩而过。就是这样的情形,不只一次的发生过,回头想想,我和我朋友的命都很大,但凡那大车司机喝点酒,我们的命还在不在?我得醒了,在这么平庸堕落下去,这辈子都要这样不堪的度过了。
说实话,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好孩子,可这个世界没人喜欢平庸的你。平庸是一种罪,说白了就是没真本事,还不去努力增进自己,强大自己,是一种虽生犹死的懒惰,是一种满嘴高大上想法却不去实践的胡搅蛮缠。
用大V撕蛋的原话讲:“没有看家本领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太监”。我觉得说的很对、很高也很硬。我不想做这个时代的太监,我自觉我这人根器不错,我裤裆里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春风摸过,她替女神跟我说:“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人得硬,得长点本事,得有点能力。”

下车吧,孩子!告别“平庸的旅行”。
不要以为,扎在人堆里你就不会寂寞不会孤独了,无意义的社交的活动,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你的生命。你或许成天喝着酒瞥着B,高谈阔论,聊的想法放到实际当中或许和赵括的兵法一样臭屁,你却浑然不知。
这个世界,是“物理”的世界,是需要人与之正确互动的,相互作用的。坦白讲,只有正确“出力”才会有正向反馈。而浑然不知的平庸,不会让人有积极的头脑想出实事求是的方法和结论的,所以更不要提“出力”是否正确,能否得到回报了。

这世界,就这样。你不行,你平庸,你没真本事,你Hold不住局面。那么你面对的世界,就是一个尔虞我诈,劣币驱逐良币,兵荒马乱的世界。
这世界,不会给任何保持平庸的人,留有任何翻身的机会。这世界,只要你不做出改变就永远和你一样平庸、无趣、孤独、寂寞死水一滩。
犯傻,真愣,试错容不过再三。平庸只会,把你的认知扼杀在孩童时代的摇篮里,因此,你没法懂得成年的人说的利弊,你只懂的对与错和是否喜欢。在我的文章里,一直有一个观点,我说了很多遍。有些人则觉得,把事情和人看得太透,难免太过悲凉。我说那是你的心智太弱,还要故作坚强,顶着人性光环,还想说屋檐太低了?

现实世界与真实世界,并不一样。
下车吧!虽然,下车后你会失去什么,但你在摆脱平庸的道路会得到的更多。那趟“平庸之旅”的车站上挤满了要上车的人,清醒的人下了车,盲目无知的人还在车上。他们终将与真实世界越走远远。
所以,上车的人,在逃避现实世界。下车的人,在寻找真实。
其实,每一个有自知的人都知道自身的局限和无知。都曾是那百万“平庸共同体”中的一员。只是进入社会后,有些人觉醒的比较早,能够认清这个世界的真正法则,以便更好更幸福的存活。
那些较早觉醒的人,知道懂得明白。单兵作战的能力和群体协同作战的能力,一样重要。他们离开群体能爆发更惊人的个人能力,他们进入群体配合团队写作,能整合更多的胜利因素。
脱离“平庸”的状态和那所谓的沙发啤酒“舒适圈”吧。在你还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别去叨扰他人的春秋大梦。醒了,就是醒了,还能再度沉睡,那就是真的有病。
趁年轻,多跑几步吧。这世界,兵荒马乱,没点本事,一味依附他人就像跪着挣钱,一样卑微。
赠言:这世界平庸的人越多,你越要努力。因为努力,只会让你更优秀更突出,只会让更加强大。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