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把这个事搁置这么长时间
说实话,得说声Sorry.。拖延症,人类永久病症
介绍一个善良的学霸,讲一讲关于“考研”的战略与战术
研究生一名 爱运动 很聪明
前言 把这个事搁置这么长时间 说实话,得说声Sorry.。拖延症,人类永久病症 介绍一个善良的学霸,讲一讲关于“考研”的战略与战术 研究生一名 爱运动 很聪明 备战 考研 备战一年,能改变你很多东西 比如一只手洗澡大法!见什么都能联想到学习…… PS:以下内容为个人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 经历不可以复制,但“我的经验,你可以拿去开展广泛的实践活动。 准备工作 选专业-选学校-选导师。最要紧的是先选专业,专业决定后两者。 (一)选专业,无非两种: 1.忠于本科专业。 2.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你就放手一搏,无非就是多吃点苦。当然不包括你对本专业就很感兴趣。 (二)选学校:这事儿急不来。 刚开始接触考研的时候你要先慢慢去了解,因为起初对考研的相关事宜都是盲人摸象阶段,而且主客观因素始终在变,eg:准备到一半不想考了;复习的不好等等。以下给出本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最稳妥:母校至上。 条件:为了文凭、只想留本校、你的母校就是211或985院校、你有志愿就在母校继续学习、你所选择的专业是你母校的优势专业,或声誉还不错、能和老师提前沟通等等不可捉摸的因素。 2.目标最大:专业排名前几的院校。 条件:有信心、老子就要考最好的、老子中意那个学校好久了等等不可捉摸的因素。 (三)选导师:可急可缓。 第一要素:学校政策 *有的学校是开学之后统一分配导师,比如我们学校,分配原则估计是抓阄……(所以你要是想考这类,在选择导师这方面先不用费功夫了。不如换种方式,在大四备考那段时间,多去听听你想要选择专业的课程,混个脸熟,慢慢认识该专业的各位老师,说不定哪位就是你的硕导咯!嗯,这是个捷径,不见得日后老师干什么都会分你一杯羹,但是最起码老师见过你,知道“奥,这学生听过我的课”,一方面会觉得你尊重他,另一方面有个好印象嘛!) *有的学校采取导师自主选择导生的分配办法。例如自主命题的院校,导师们在全国学术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针对这种导师,最好先了解导师的性格,选一个和你对路子的人很重要,当然这也关乎于日后你研究生生活怎样度过。eg:有的老师会让你帮忙出题,有的老师从来不管你,有的老师申请课题会带着你……。然后提前联系,如果你有人脉能获得老师的联系方式固然不错,建议发邮件给老师,内容要诚恳不卑不亢,但不建议过早联系,人家那么忙,石沉邮件海很有可能……) 总之,你要先打听好所选择院校主要采取哪种导师分配原则。 多说一句,不管是你选导师还是导师选你,前提是建立在好好复习基础上,没实习谈什么提前联系呢?如果联系不到,就踏踏实实复习! 初试 建议报考考研机构课程,一是教会体系和重点,不易跑偏;二是人多,有人督促。一千来块的报名费,说实话真的不贵,前前后后各种资料各种课程,认真学就划得来。 如果针对,辅导机构有诸多困惑,你也可以通过“助考之师 公众平台”联系到我。我帮助你,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案”。 个人经验出发,本人参加的是311教育学全国统考,初试科目为教育学、英语、政治。总分330,单科均过线。 (一)教育学: 分五科。 *不能只看教材!不能只看教材!不能只看教材! *大纲解析必备!历年真题必备! *自己做笔记! *最好在分析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搞到自主命题高校的历年题目,用来拓展思路,当然这是在你复习的不错的前提之上。 (二)英语: 嗨,如果你看到这里,我只想说一句:“单词早下手好吗?小可爱。”有的学校还会要求四六级通过,选院校时候要注意! (三)政治: 最好抓分的科目。 每年万变不离其宗,各种热点一网打尽。 出分 第一志愿学校高手云集,分高出天际,前面一票人分数只差一两分,记得当时学校只招几个人,但是我看那一串儿黑压压的名单,而我早就被远远甩出去,虽然分数过了国家线…但是我想肯定完了…… 复试:笔试、面试 (一)笔试 各院校会在网站公布笔试参考书目。大概在通知你可以来学校复试的一周以后进行笔试。题目都不会太难,如果准备不充分,最好能找到历年复试真题。 (二)面试 中英文自我介绍(脱稿)+回答问题 中英文自我介绍都要准备,各信纸一页纸即可,一定要把关于自己的明确信息在自我介绍最初体现出来,eg:姓名、毕业院校、专业、学习历程、获奖状况、选择专业的原因等等。因为老师们是不会等你自我介绍完毕的。 提问环节:(老师的心思你别猜哈哈哈) *不卑不亢有礼貌,心态最重要 *不要不懂装懂,这样老师和你都很尴尬的…… 这个我深有体会,如果对某个问题不怎么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就回答你了解的那一点点,要不就直接说:“老师我不太清楚,不过我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老师多数会提问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 *也有可能很奇葩,例如我同学被提问到,“你觉得你的毕业论文会对导师造成影响吗?”、“唱首歌吧!”等等。 (三)调剂环节:请别要脸 也是动用你所有人脉的环节。 你需要找到有调剂名额的学校 你需要找到有调剂名额学校的电话 你可能需要寻找到上届学姐或学长帮你询问信息 你这时可能需要询问你提前联系的导师,他(她)是否知道调剂的相关事宜。 …… 确定与第一志愿学校无缘后…… 请开始各种找调剂学校吧,每天盯着各种学校的调剂公告和名额,平均一小时打一波电话。 这时寄希望于调剂的人特别多,所以当你向调剂学校打过电话的时候,人家态度不好是很正常的,毕竟人家不是中国移动,没义务回答所有问题…,但是别气馁,继续打,早晚有人会接的。 保持手机时刻开机,我之前一同学是半夜接到电话通知可以参加复试的。 聪明的人和不聪明人 在做每一件事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聪明的人重效率看方法 不聪明的人爱死学贪捷径 我能帮你的 就是把聪明人的经验 告诉你 把一个个专业领域的学霸推荐给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