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 | 积极的沉默

 陆老师的后院 2020-01-16

书籍笔记部分摘录自《欢喜》

作者:梁冬 吴伯凡

诸事烦身

没能把笔记进度的跟上来

又TMD的食言了

所以,尽快补上

以后,每周一篇读书笔记吧

.....

多了没时间写

NOTE

如果一个女孩面对两个男孩,一个男孩还没等女孩把话说完便有了很多观点,说这个对,那个不对然后加以点评;另一个男孩会听女孩把话说完,隔一秒钟后才会提问,那么哪一个男孩比较有吸引力?聪明的女孩一定觉的后面那个“孺子可嫁”。

生活中有一类人,和他们聊天时,你的话才说到一半,他就打断你,然后滔滔不绝地提出他的想法。表面上看这个人反应很快,其实他每次说的都很肤浅。要是在谈判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人,你可以轻而易举制服他。怕就怕你一直在说,对方一直在听却没有反应,最后三下五除二把你拿下。他让你不停地说,结果他在某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着回应你。

在企业中,最怕的就是老板还没说完,员工就有很多反应,有的说这个做得不对,有的马上辩解说不是自己的问题,有的赶紧说这件事情跟自己没关系。领导站在上面往下看,十分清楚哪些人将来可以培养成为接班人、哪些人需要有计划地清理出团队。

西方有一个谚语:我们应该多听少说,因为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会听比会说更重要,因为听事实上是在积极地收集信息,同时在处理信息。如果一个人听到点儿信息马上就说,他已经不是在处理信息,而是在发布信息了。如果长期养成这种习惯,那他深度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降低

看起来那些马上作出反应、喜欢插话、急于知道答案的人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事实并不是这样,那些善于倾听、愿意观察和等待结果、愿意思考的人才是真的更加主动。在饭桌上吃饭就是这样,如果某人一直在说话,这个人是想让大家了解他,因为他光顾着说,就没有机会去了解别人。善于观察和倾听才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美国有一本书叫《朗读手册》,考察了朗读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它的背后就是这个逻辑。倾听能力非常重要,给孩子朗读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从而让孩子拥有更高的智商、情商和社交商。朗读不仅仅是语言教育,还是性格教育、人格教育。一个不能静听朗读的人,其成长空间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

积极沉默——方法论

每学习一种观点和概念抑或定义,都不是为了知晓,而是为了践行。脑海如果漂浮的道理太多,如果你不让它沉入心底,转化成行为,那些道理必将成为垃圾,毒害你一省。

尊重他人积极的沉默,并不是一味的沉默。也不是该你说话时,你变成哑巴。而是,要学会主动放低自己,在尊重他人观点的前提下,善于倾听。所谓 佛曰:众生皆有如来德相 一花一叶一如来。

静听忘我耳朵的数量,的确多余嘴巴,所以我们需要多听少说。而少,并不意味着不,是要振地有声,铿锵有力,讲道和理。当你选择用耳朵,静听的时候,你真的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安静。只有那时,你的思维才是最清晰,最清澈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