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路电影 | 西游伏妖篇 渡的了自己,度不了众生

 陆老师的后院 2020-01-16

当你读过一本书、看过一场电影后,也许书中的情节、电影里的桥段并不完整,但是在感知过程中的情绪被大脑记录下来。所以,真正流传下来的大众电影,都是会打动人的。

看了伏妖篇,原来星爷依旧,悟空依旧,八戒依旧,悟净依旧。

悟空依旧火眼、依旧暴戾

悟能依旧好色、依旧贪婪

悟净依旧沉默、依旧惜字如金。

票房可能又要超越奇迹了。但是星爷低调,他不说。随着成绩而来的,是毁誉参半的两极评价。可那又怎样...它就是《西游》,是每个人——自我心中的一本游记,记录了一切降魔、伏妖、感动人心的故事。

生性一凡人,贪财贪色贪生

修禅三境界,悟净悟能悟空

西游,本就是行走在路上的故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它理应有它自己本来的面目,理应有一种“公路”的情怀,理应遇到,理应洞彻痛悟后随缘放下,便可了无牵挂。

从《西游降魔篇》到《西游伏妖篇》,明线是降妖除魔,暗线是度人。

佛法度人,何法度妖?

人性度妖

一路降魔,一路伏妖。驱魔人玄奘怀揣儿歌三百首,用爱感化妖魔。

一路争吵,一路打闹。驱魔人玄奘念念不忘的是“段小姐”。

三千世界众生沉浮,一念之差善恶殊途

1.沙僧解救落水儿童,被当作人贩活活打死,生怨化做鱼怪作恶百姓。

2.猪八戒被妻子和情妇用九尺耙打死,化身美男发誓杀光天下爱慕美色的女子。

3.孙悟空与天比齐大闹天庭,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失去自由、心生积怨。

什么是妖? 心中有怨,便是妖。

什么是魔? 执迷不悟,失去自我,便是魔。

其实在原著《西游记》里的世界是极其黑暗的,妖魔鬼怪异常恐怖,全书除了降妖伏魔,还有师徒四人一路上祛除自己心魔的故事。

所以说,星爷的《西游》算是与原著最为接近的故事。师徒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除魔打怪,一次次磨砺,一次次的分崩离析,见证的都是自己。

你我皆凡人,活在尘世中

是什么让我们聚在了一起

如果有人问《西游伏妖》要怎么做才能超越《西游降魔》,我没回答你。

但我可以说:

解铃还须系铃人,能超越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

星爷的谱写故事,从来都是“简单”的。而简单的故事,才真正考验细节的打磨和所想传达的观念。

悟空打死——试图矛盾

爱情纠缠——玄奘、段小姐、白骨精小善

杀怪打BOSS——蜘蛛精、红孩儿、九宫真人

故事脉络有板有眼,观众并不难懂。

而真正难懂的是,如何切身体会他们的心路历程。让自己有所成长

我只是周星驰,你只是徐克

我们干属于我们自己的事

打碎固有的认知,破除一切偏见

《西游伏妖》一次次拷问是现实。

  1. 唐僧能不能有武功?

  2. 悟空就一定得是听话的猴子?

  3. 唐僧为什么不能爱女人?

  4. 白骨精一定是祸害人的妖精?

  5. 妖怪可不可以有善心?

求佛取经之路,本就是对自我的救赎和度化。

如果师徒四人,早已大彻大悟没有人性缺点,又何必上路?

心中早有真经 奈何众生不觉

心中抱有正念 故无所谓畏惧

心中自有如来,遇鬼杀鬼,佛挡杀佛。

从小长大到现在,到认识各种神,各种宗教,我什么都信,什么也不信。

回过头来,我只相信催生人心血液流动的正念。

要学会颠覆,学会把自己的三观打碎,打到支离破碎,打到他们能够流泪重生。

等到重生后,那一切的思想一切的觉悟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念头”。

故事的结尾之处九宫真人放出终极技能震慑悟空和唐僧。

我靠,后台好硬,连佛祖都请来了。我靠,两个佛祖,但那又怎样?事已至此,打破他们,干翻他们,只有击倒他们,才能有机会死里逃生。

说到这里,我想本片的主旨

“这世界善恶是非共存,做人要心存正念

才能去伪存真,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就该是这样吧

自我爱——众生爱

《西游伏妖》里女主依旧是——段小姐

她被悟空打死后,幻化成金箍,套在了悟空头上。这一情节的铺设,让师徒俩之间有了天然的悲情。金箍的存在,无时无刻都让唐僧想起段小姐。

玄奘永远无法忘记悟空打死段小姐的那一幕。

痛,就证明爱依旧存在。

月光下,玄奘他独自一人雕刻佛像,只不过,这佛像不是如来,而是心上人。 

伏妖篇很好地解答了当面对确定命运,无可奈何时,当失去,措手不及时,该怎么办应该收下你的梦想,收下你的灵魂。

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皆苦

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

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可是

“当那熟悉的音乐再度想起,在那物是人非场景里,我念的依旧是你”

“当世事变幻沧海变桑田时,在那西行艰难的路上,我依旧放不下的还是你”

爱情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